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神经外科学

脑CT静脉成像及临床应用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摘要:摘要脑CT静脉成像(CTvenography,CTV)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脑静脉血管成像技术,随着扫描方式、参数选择、对比剂应用以及重建技术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应用于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上,并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脑CT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以及与脑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resonancevenography,MRV)及传统血管造影进行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脑CT静脉成像(CT venography,CTV)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脑静脉血管成像技术,随着扫描方式、参数选择、对比剂应用以及重建技术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应用于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上,并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脑CT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以及与脑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及传统血管造影进行比较。

  脑静脉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发展很快,脑MRV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与原始图像及常规SE图像对照,MRV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直接显示脑静脉(窦)受累及其继发的脑改变,易于治疗后随诊,这些是常规血管造影所不及[1,2]。但脑MRV对运动敏感、易受伪影影响,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些限制。因而,临床上仍需要一种更可靠、使捷、无创性检查方法来显示静脉系统异常。

  虽然常规CT增强扫描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脑静脉结构,但由于扫描速度的原因,在静脉血管内对比剂达峰值所获得清晰薄层CT图像的数量不限,不能包括整个脑范围[3]。螺旋CT克服了上述缺陷,应用三维重建最大强度投影法来显示脑静脉系统,称脑CT静脉成像。目前,此技术仍在探索中,但在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4-7]。

  一、脑CTV的技术特点

  螺旋扫描中,正确选择扫描螺距和的扫描层厚对控制扫描时间,覆盖扫描范围以及提高图像质量是重要的[8]。脑CTV可选择1mm准直器宽度和2:1螺距(床速为2.0mm/s)行螺旋扫描。扫描方向从颅顶至颅底,范围约达12cm。这一距离包括所有大的静脉窦。扫描期仅为60s。扫描线平等于鞍结节与枕大孔后缘连线。

  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例如碘必乐(300mgI/ml),总量90ml,以3ml/s速度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内注射,扫描延迟时间为40s。对可疑有动脉异常的病人可采用25s扫描延迟,并从颅底向颅顶方向扫描,这有利于动脉和静脉的同时显示。

  应用逐级相减方法[4](graded sudtraction method)有不删除血管结构的条件下,去除骨性结构,以便血管重建。首先建立一个由-500HU~4000HU之间所有像素组成的基本三维模型。再从基本模型中选定骨模型的阈值,并确定骨模型中不包括任何血管结构。从基本模型中减去骨模型,用最大强度投影法产生第一时相的血管模型。应用工作站的“扩充”功能,通过单像素层增加骨模型的厚度。检查扩充后骨模型以确定不包括血管结构。从血管模型中逐级减去连续扩充的骨模型。逐级相减去除残留的骨结构,保持了静脉窦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评价每次相减后血管保留情况,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次相减。此过程连续进行,直到获得可以接受的静脉图像。如果观察到血管结构减少,应反转最后相减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1~2骨模型像素扩充后,就能获得达到诊断质量要求的静脉模型。

  从节约时间和减少操作者偏差的角度,由于Willis环动脉较细小,而且三维血管重建能够旋转以避开血管之间重叠的影响,进行CTV成像时一般无需去除动脉结构,可使其与静脉一起成像。另外,同时显示动脉有利于发现动脉病变,发动脉瘤和动脉梗阻等。

  从颅顶向颅底的扫描方式对显示脑静脉系统是重要的,特别有利于显示海绵窦、岩上窦及蝶顶窦。这种扫描方向增加了注射开始到海绵窦扫描成像时间,并减低了Willis环相对于海绵窦的对比剂密度,而且保持上矢状窦在峰值强化期成像。

  二、脑CTV显示脑静脉系统的能力

  选择适当的技术参数,脑CTV能很好显示脑静脉系统:上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及大脑大静脉和大脑内静脉的显示率可达100%;下矢状窦、基底静脉、丘纹静脉,小脑中央前静脉、岩上窦及海绵窦的显示率都在90%以上;终静脉、隔静脉、小脑上蚓静脉显示率达70%~80%;岩下窦和蝶顶窦也可达50~60%以上[4]。

  三、脑CTV的临床应用

  (一)脑静脉血栓 脑CTV对静脉血栓诊断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但几组报道显示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Casey等[4]报道的9例(6例)CTV检查,均发现了静脉血栓或血栓再通征象。在全部较大静脉窦血栓的病人中,横断面原始图像有典型的CT表现,如Delta征(即空三角征),充盈缺损或异常静脉侧支。三维最大强度投影法脑CTV显示静脉窦血栓征象为伴有窦壁强化的充盈缺损,异常静脉侧支引流和小脑幕强化等。在所有检查中都能看到较大的受累静脉窦内血栓残留或窦壁的强化。在6次检查中(4例患者、2次为随诊),脑CTV对上矢窦血都作了诊断。这些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其它静脉窦的受累:1例有单侧横窦血栓伴乳突炎;1例表现蝶窦炎和右Ⅲ和Ⅳ颅神经麻痹,脑CTV显示右海绵窦侧上方盈缺损,经MRI和MRV及脑CTV随诊得以印证。Hagen等[5]对20例临床怀疑脑静脉血栓的病人行脑CTV检查,其中6例横断面和多平面重建显示充盈缺损或Delta征而得以诊断。上述作者报道中均未发出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病例。细致的脑CTV图像,尤其是三维重建,能减少症状发作1~2周发生血栓再通病例CT病假阴性诊断的发生。在脑CTV上,充盈缺损的鉴别诊断与增强CT是相同的。这主要包括大的蛛网膜颗粒、纤维束以及硬膜窦内分隔所致的充盈缺损[9]。一般非血管所致的硬膜窦充盈缺损的临床意义通常比血栓小得多,经综合分析原始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可以与之相鉴别。三维脑CTV可以减少正常解剖变异误认为Delta征的可能性,对于上矢关窦高位分开的病例尤其有帮助。偶尔,硬膜下病变,例如硬膜下血肿、脓肿、转移或颅顶突出等可致硬窦移位变形而类似于血栓形成的表现。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高勇安张轶群(综述)李坤成(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