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眼科学

巩膜及脉络膜团状结核误诊一例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摘要:结核菌素皮内试验1∶10000U阴性。眼部B超探查,玻璃体内可见12mm×8mm的机化光团,密度不均,巩膜受压。5cm包块与巩膜组织融为一体,其深部内容物呈灰色团状豆渣样,质地脆,巩膜及脉络膜已破坏不能修复,因包块性质不明,即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病变巩膜处可见结核性肉芽肿,周边为上皮样细胞及Langerhans巨细胞浸......

点击显示 收起

  患者女,20岁。因右眼球包块2周,伴疼痛1周,于1998年3有18日来院就诊,拟诊右眼结膜下囊肿。患者2个月前出现右眼视物不清、变形,1个月前鼻侧出现渐进性黑影。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青霉素药物治疗无效。患者无外伤及慢性病史。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1,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2。眼球突出度:右眼14.76 mm,左眼13.00 mm,眶距96.00 mm。右眼外上方运动稍受限,眶缘处未扪及肿块及结节;球结膜中度充血,距角膜外上方约4 mm处的结膜下可见约1.5 cm×1.5 cm黄白色肿块,上方界限欠清,余边界清,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似脓点样,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直径约6 mm,光反射存在;散瞳后可见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盘边缘清,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水肿,在+14.00 d镜下见颞侧视网膜约1/3象限呈实体性脱离,下方视网膜可见小片状陈旧性出血斑。左眼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结核菌素皮内试验1∶10000 U阴性。眼部B超探查,玻璃体内可见12 mm×8 mm的机化光团,密度不均,巩膜受压。胸部正、侧位摄像未见异常。于同月25日行肿物穿刺,染色检查阴性。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氟哌酸等敏感。诊断:右眼结膜下囊肿合并感染。给予环丙氟哌酸治疗无效。于同月30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结膜下囊肿探查术。术中见包块穿刺抽液处已形成3 mm×4 mm溃疡面,球结膜缺如,自缺口处分离结膜,结膜与球筋膜无粘连,可见约1.5 cm×1.5 cm包块与巩膜组织融为一体,其深部内容物呈灰色团状豆渣样,质地脆,巩膜及脉络膜已破坏不能修复,因包块性质不明,即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病变巩膜处可见结核性肉芽肿,周边为上皮样细胞及Langerhans巨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可见抗酸杆菌。视网膜及视神经未见异常。病理诊断:右眼球巩膜、脉络膜结核。

  讨论 眼部组织除晶状体外均可感染结核杆菌,婴幼儿及青年人少见。本例患者入院诊断为右眼结膜下囊肿,后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全身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及穿刺液抗酸杆菌染色均不支持结核病诊断而导致误诊。因此,对此类患者除仔细检查眼部外,还应进行不同浓度的结核菌素皮内试验,并对穿刺的部位、方向及深浅进行调整,对穿刺后伤口愈合不佳者应注意结核病存在的可能性,以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患者术后口服利福平、异烟肼,3个月后复查结膜伤口愈合良好,安装义眼无不适感,全身检查无异常。

  作者单位:王建英(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夏园玲(550004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曾宪筠(550004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作者: 王建英 夏园玲曾宪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