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显微外科学

皮瓣移植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19例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摘要:自1985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19例,取得较好效果。缺损原因系虎口部及手部外伤、烧伤、感染等。2例外伤后清创时即行皮瓣移植,余均在后期进行。所移植皮瓣分别应用胸腹上肢的随意皮瓣或带蒂皮瓣、食指背侧皮瓣和游离的第一趾蹼皮瓣、足背皮瓣、趾短伸肌皮瓣。...

点击显示 收起

  自1985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19例,取得较好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男16例,女3例,年龄17~56岁。缺损原因系虎口部及手部外伤、烧伤、感染等。2例外伤后清创时即行皮瓣移植,余均在后期进行。所移植皮瓣分别应用胸腹上肢的随意皮瓣或带蒂皮瓣、食指背侧皮瓣和游离的第一趾蹼皮瓣、足背皮瓣、趾短伸肌皮瓣。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3~24个月随访,拇指屈伸良好,外展在75°以上,对指功能好。

  讨论

  虎口部软组织缺损应用中厚皮或全厚皮移植存在着感觉差,成活率低,二次挛缩和不能修复腱性组织缺损等缺点,而皮瓣移植可避免上述缺点,但对于皮瓣选择、移植方式和时机均需慎重考虑。

  一、皮瓣的选取和移植方式: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总结分析认为宜根据其缺损的面积、组织和附近组织情况及移植后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功能练习情况来选择和决定移植方式。

  食指背侧皮瓣因其为就近转移,易成活,感觉好,可优先考虑,但因受面积限制和邻近的原因,故对于缺损面积大或食指背侧本身亦受损者则无法选择。前臂内、外侧带蒂皮瓣常需牺牲主要动脉,背侧筋膜蒂皮瓣对美观影响较大,故对手部血运差,尺、桡动脉有受损者不宜选择,并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加以选择,交叉臂部及胸腹等处的随意皮瓣,因其移植后感觉差,且固定时间长,增加患者术后生活的困难度,所以选择时应多加考虑,但它为随意型,面积限制小,对缺损面积大者,尤其合并手部皮肤缺损者亦可考虑,但应注意其长宽比例。带蒂的腹壁皮瓣及腹股沟皮瓣亦具有面积大、皮质相近的特点,且含有知名血管,尤其是腹股沟皮瓣,供区部位隐蔽,蒂部可修窄而成皮管,术后护理相对简单,优于其它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在很大程度上亦可解决上述皮瓣的缺点。尤其是第一趾蹼皮瓣,其形状与虎口相似、皮质相近,供区隐蔽,不影响美观和功能,且有可供吻合的大管径血管和神经。但其血管变异较大,术前宜详细检测,同时不能带肌腱,面积亦受到一定限制,故对于有拇指肌腱损伤者,可选用趾短伸肌皮瓣,需较大面积者选用足背皮瓣。但该两皮瓣影响足背皮肤,故应针对患者职业作考虑。

  综合临床分析,在选带蒂皮瓣时,可以腹肌沟皮瓣、食指背侧皮瓣为首选,游离皮瓣则以第一趾蹼皮瓣为首选。

  二、移植手术时机问题:本组2例急诊移植,4例感染皮肤坏死创面待到炎症控制,肉芽生长后移植,余都在疤痕切除后移植,均成活。认为对于创伤所致缺损,可在彻底清创,切除可能坏死之皮肤,估计出缺损面积而行皮瓣移植。对已感染的创面宜在炎症得到控制,周边界线清楚,肉芽生长后移植。而业已形成疤痕者,应在鼓励患者充分练习,疤痕得到一定的软化后再移植;并充分切除疤痕组织,松解完全,以避免二次挛缩,本组有1例曾在外院切除疤痕,移植皮瓣,但移植后再度挛缩。

  另外,在分离松解过程中,应注意松解拇内收肌,且应用克氏针将拇指固定在外展75°~90°位置上2~4周,待皮瓣愈后开始功能练习。同时术后的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血管危象,严格的抗感染及扩血管等对皮瓣的成活亦很重要。

作者: 龙绍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