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李明等:浅析中药调剂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来源:摘自《现代中医药》
摘要:中药调剂系指按照中医处方要求,将中药饮片调配成供临床患者使用的过程,它具有临时调配方剂的特点,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理论和实践的辨证统一,也是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药调剂工作量大,涉及专业知识面广,技术性强,因此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与安全用药。现就中药调剂中影响临床疗效的......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中医处方要求,将中药饮片调配成供临床患者使用的过程,它具有临时调配方剂的特点,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理论和实践的辨证统一,也是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药调剂工作量大,涉及专业知识面广,技术性强,因此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与安全用药。现就中药调剂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几大因素做以浅析。

    1.处方审核
    审核处方是中药调配过程中第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中药调剂人员的首要职责。长期以来,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中药调剂多是照单配药,不能进行正确而全面的审方。因此,用药不当或差错事故难以发现和纠正,直接影响了调剂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卫生部新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药品时要认真审核处方。

    正规的中药处方应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书写工整。一般应进行以下几方面内容的审核:

    1.1项目审核
    指前记、正文和后记内容是否填写齐全。前记: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正文: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后记: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人员签名等。

    1.2规范化书写
    包括处方开列的各味药物的名称、用量、剂数、脚注、用法等是否清楚明确,品名有无重开或写错。

    1.3配伍审核
    中药配方中有无“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不合理配伍,处方剂量配伍是否适当,以及有无特殊处理的药物等。剧毒药物是否为专用处方,有无医生双签字,是否为安全用量等。有无短缺药品等。

    处方审核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要求药师有较全面的中医药学知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只有仔细审方,才能按照医生处方中的用药意图进行正确的药物应付,为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把好第一关。

    2.处方应付
    中药处方应付是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和传统习惯调配中药。处方应付必须符合《中药药典》和局、部颁《标准》的标定要求,但由于各地区历史用药习惯形成了一套自己地区的处方给药规律。因此,调剂人员在对处方正确全面审核的基础上,必需具备基本的中医药知识。应付错误,必然导致药效迥异甚或差错。

    2.1生熟运用要分清
    调配时,处方中未加脚注或炮制品名时应给炮制品,写生品名时给生品。如写草乌给制草乌,写生草乌给生草乌等。但处方中开列有代赭石、龙骨、牡蛎等矿物类药物,未注炮制时应付锻制品,若注明生用才可予生品。因此类矿物性质药物,煅制后易于分解、煎出药效成分。对于石决明、石膏这类矿物药则相反,如处方开列石决明、石膏,应付生品,注明煅制才可付给煅制品。调剂人员对此类药物的处方应付必须掌握,不可生煅不分,影响疗效。

    2.2药用部位要明确
    有些药物药用部位不同,作用亦异。调剂人员不可概念不清,应付混淆。如瓜萎,分全瓜萎、瓜萎皮,瓜萎仁等。它们虽属同一个植物,但全瓜萎能宽胸散结,瓜萎皮则止咳化痰,理气宽胸,瓜萎仁润肠通便。

    2.3处方别名、并开要掌握
    调剂人员除掌握中药的正名外,还应掌握处方常用名。处方常用名包括别名、处方全名及并开药名等。如理解不准确,就会发生不应有的差错。如处方中开“番红花”应付西红花,而不是红花;开“赤参“应付丹参,而不是红参;开“二冬”应付天冬和麦冬;开“知柏”应付知母和黄柏等。

    3.调配剂量
    中药的“量”与疗效有重要关系,医界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中药方剂依“君臣佐使”配伍组方,各药剂量变化会导致处方功能、主治发生变化。剂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但在调剂中屡见主观估量,“抓药”代称的现象,造成配方总量、单剂量不准确。据杨义莲等报道,调查样本中中药配方剂量准确者仅占21.1%,不准确者78.9%。中药调配剂量对处方疗效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同一味药,剂量不同,作用亦异。以肉桂为例,小剂量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大剂量则有补。肾阴,散寒止痛之功能。有些药物剂量不一,还可导致作用相反,如红花少量养血,大量则破血;黄连少用健胃,重用则清泻实火。还有些药物有双向调节作用,如黄芩、黄连、黄柏之类,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这些都说明了药物“量”与“效”的关系。

    3.2有些方剂中单味药剂量变化,会使整个方剂主辅换位,药效属性发生变化。如张仲景的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更是因各药用量不同,其所治病证方剂名称都不相同。

    3.3某毒性中药,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应严格掌握。如马钱子,细辛等,用量不足,疗效不显,用量过大,极易中毒,故应慎选剂量,以防中毒发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6年5月10日在《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的文件中要求,中药饮片调剂每剂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因此,在调剂中必须遵循处方称量,规范调配操作,确保方剂功效。

    4.炮制处理
    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便于调剂、贮藏和提高药物疗效。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各异。中医认为“酒浸外提,姜制发散,土炒健脾,醋制人肝止痛,入盐走肾软坚。”如土炒白术,长于补脾止泻,焦白术,补脾而不滞气;生甘草味甘偏凉,可泻火解毒;炙甘草味甘性偏温,可温中祛寒等。如醋制元胡索,其有效成分生物硷可与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熬时易溶出,能增强止痛作用。因此在配方时应根据处方意图付药,应付炮制品者,一定要依方调配,不可混用、代用。此外,中医用药还讲究“逢子必捣,逢子必炒”的原则,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具有增加疗效的作用。因此,如遇到预先不宜捣碎的完整类药材,如大枣、莲子、砂仁、豆蔻等,也必须在调配时临时捣碎。这些都是在中药调配时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5.脚注执行
    中药的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写中药处方时在某味药的右上角或右下脚处所加的简明要求。其目的是指示调剂人员对饮片应所要采取的特定处理方法。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用法等。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中药脚注的特殊处理,直接影响着药物疗效的发挥。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脚注的要求,认真执行,切不可有丝毫懈怠。有的处方虽未加脚注,但如果是需特殊处理的,仍应按炮制规范的规定处理。

    如生矿石类、动物角甲类,其饮片质地坚硬应另包先煎,这样可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制川乌、制草乌等有毒饮片可先煎,可降低乌头碱含量,减少毒副作用。薄荷、木香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降低疗效,故应后下。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复花、辛夷等包煎,可减少绒毛混入煎剂后刺激咽喉。阿胶、鹿角胶、饴糖、蜂蜜等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影响疗效。因此上述各类药物调剂时应执行脚注,单包注明用法。

    6.药物质量
    药物质量是决定能否提高疗效的保证,中药饮片由于种类繁多,成份复杂,采收、加工、贮存保管不当,极易出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变质现象,也有由于药源紧缺,利益驱动导致劣药伪品混入等,这些直接影响着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甚至病人的安危。如麦冬、杏仁等走油;白菊花、橘红等变色,可使药物疗效下降发生副作用;银柴胡,主治骨蒸潮热,退虚热;山银柴胡则有毒。还有如炮甲片以矾水或盐水浸泡以增重,水半夏充半夏,芸苔子充菟丝子等。所以,不仅是检验人员,药房调剂人员更应把好手下这一关,坚决杜绝把伪劣、霉变、虫蛀等药物调配出去,以保证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安全。

    7.调剂复核
    调剂复核是中药调剂工作中最重要的把关环节。处方调配完毕,应由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高年资药师按处方要求逐项复核。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llj,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首先应复核处方的前记部分,包括科别、姓名、性别等。其次对处方药味是否漏配、多配、脚注是否执行、配伍禁忌、毒剧药品的剂量以及医师双签名、剂数与处方是否一致等进行核对。并注意有无以生代制、临时炮制、是否已将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单包并注明用法,毒麻药物是否处理得当等,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若不重视复核,把关不严,将会影响到临床疗效乃至患者的生命。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昧药组成,具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的功效,若漏配桂枝则成为三拗汤,其发汗解表作用小于麻黄汤,重在宣肺止咳平喘,药效及主治证出现差异。第三,要注意饮片质量、真假优劣,尽管中药饮片已经过购人、库房等环节的验收,但由于技术人员业务素质、鉴定设施等原因,难免有假劣药物混入,因此复核是调剂的把关环节,处方调配完毕,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药。

    8.发药交待
    发药交待是指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或文字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明确地、详细地告诉病人。它对于病人正确执行医嘱,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避免或减少药品的毒副反应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有资料统计世界近1/3的患者死亡与用药错误有关。因发药交待不周或交待错误而致死人命的资料近年也有报道。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药剂人员必须明确发药交待的必要性,以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药师发药时应呼叫患者姓名、询问年龄、单位、住址、处方剂数等,便于和处方对证,准确无误后方可付药。并就煎煮方法、服药剂量、时间方法、禁忌等注意事项及用药常识给患者交待清楚。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煎服药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兑服等不同方式,其疗效目的也不同。补益药在早晚空腹为宜,易于吸收,消食药宜饭后服以助消化;镇静安神药宜睡前服药以助睡眠等。

    《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就是为病人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技术服务。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药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照方发药、审查药物用量用法等常规内容上,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掌握更多的药学知识,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调剂工作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调剂质量做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影响到病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危。中药调配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剂工作。在中药调剂操作中,要认真把好审方、调剂、复核等关键环节,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才能确保调剂质量,从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李明等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