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

来源:中国医药经济技术研究网
摘要:在1万多种的传统中药中,当归﹑川芎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当归和川芎是活血化淤药。在陈可冀等[1]对活血化淤药的分类中,当归属于和血类药物(指有养血、调和血脉作用的药物)。川芎属于活血类药物(指有活血、行血通淤作用的药物)。...

点击显示 收起

     很多传统中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在1万多种的传统中药中,当归﹑川芎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当归和川芎是活血化淤药。在陈可冀等[1]对活血化淤药的分类中,当归属于和血类药物(指有养血、调和血脉作用的药物)。川芎属于活血类药物(指有活血、行血通淤作用的药物)。此分类方法经中国全国活血化淤学术会议讨论通过并获推广应用。

    对药川芎和当归组成的佛手散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病[2]。二者也常被用于复方中如生化汤、血府逐淤汤等。本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对当归﹑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使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的经验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机的统一。为阐明其疗效﹑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

    1当归川芎研究概况

    当归RadixAngelicaSinensis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3]。川芎RhizomaChuanxiong为伞形科植物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疮疡肿痛、癥瘕腹痛、跌仆肿痛等[3]。二者有共同的功效,比如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疮疡肿痛等。同时当归还可以补血,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还可以润肠通便。川芎能行气祛风,可以治疗头痛,风湿痹痛等。

    当归和川芎存在共同的有效成分,如藁本内酯、阿魏酸等。此外当归中还有当归多糖、当归挥发油(除阿魏酸以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4,5]。川芎中还有生物碱、川芎素、酚性物质、有机酸、苯酞内酯及其他成分[6]。

    2药理作用研究相似点

    近年来对当归和川芎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扩血管、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脏器的缺血损伤、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等方面[7~10]。

    二者都能活血化淤。活血化淤与血淤证研究一直是传统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活血化淤类中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活其血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血液物理化学性状、血小板及凝血系统功能、微循环等生理功能)、化其淤滞(抗心肌缺血、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1,11]。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环障碍以及血流变性和黏滞性异常而导致各组织器官水肿、炎性渗出、血栓形成、组织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都可以概括在血淤证的病理实质中。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脑、肾、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认为这些病是血行不畅或者血流淤滞而形成的。通过对当归和川芎药理作用的研究,二者能发挥上述的作用起到活其血脉化其淤滞的作用[12]。

    川芎和当归提取物(ELCAS)能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激活ERK信号传导途径,促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保护对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受到氧自由基的损伤。结果表明为ELCAS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证据[13]。

    阿魏酸是中药当归、川芎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抑制巨噬细胞活化、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拮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广泛药理作用。阿魏酸能通过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而显着抑制有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SMC增生。结果显示阿魏酸将有可能成为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14]。

    藁本内酯是当归、川芎有效成分之一,藁本内酯的药理报道较多,但大部分是用当归油或川芎油等含藁本内酯的混合物来完成的,因而其药理研究均不够深入和细致,这是由于藁本内酯的不稳定性而导致其纯品的制备和保存较为困难而造成的。从已有的研究报道看,藁本内酯对心脑血管、循环系统及免疫功能等均有较强的药理作用[15]。当归挥发油中的藁本内酯能够通过减小氧化应激和抗细胞凋亡来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脑的伤害。腹腔注射藁本内酯能够在缺血损伤小鼠的脑组织中降低丙二醛(MDA)的水平、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酶歧化物(SOD)的活性水平。此外藁本内酯在缺血损伤的小鼠大脑皮层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其能增加原癌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16]。

   3药理作用研究的不同点与侧重点

    3.1当归药理作用研究的侧重点虽然当归和川芎都能治疗经闭痛经,二者常和其它药构成复方治疗。比如生化汤、血府逐淤汤等等。根据近年来对当归川芎单味药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当归在治疗痛经方面比川芎效果好,可能是对川芎在这方面的物质基础研究的不是很清楚所致。

    痛经病机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对痛经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是由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17]。西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子宫肌痉挛性收缩,组织缺血而引起的。这一观点正与中医学“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病机相吻合。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抑制平滑肌收缩及镇痛的作用,临床上多以当归为君药或臣药,配以调和气血之品,随证加减;或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及当归丸口服用于治疗痛经,取得较好疗效[18]。

    闫升等[19]研究发现当归油(含藁本内酯70%)无论对正常未孕离体子宫还是对经缩宫素处理的离体子宫,都可呈剂量依赖性地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作用。杨瑜等[20]将当归根饮片水提醇沉所得总浸膏分离后得到4个部分,分别以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结果表明,总浸膏及其4个洗脱部位均有镇痛作用,其中水洗脱部分镇痛作用尤为突出,强于阿魏酸钠、总浸膏和另外3个洗脱部分,提示当归中起镇痛作用的主要物质除阿魏酸钠外,在极性较大的水洗脱部分仍含有镇痛活性更大的物质。

    中药的作用是多靶点的,除对子宫的作用外,还具有多方面作用,而且对痛经的疗效亦是多方面作用的综合反映。当前对当归的药理研究仅探讨了对离体子宫作用这一小部分,对于配伍前后其它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也有不足,一是诊断标准不一致,尚待进一步规范;二是疗程不统一;三是缺少客观化指标等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3.2川芎药理作用研究的侧重点头痛之症,外感内伤皆有之,但头痛日久或痛位固定,痛如针刺,均是淤血头痛之象,故活血化淤是治疗头痛的常用方法之一。当归川芎能活血化淤,能活血通络止痛。二者在治疗头痛经常和其它药物配伍,比如治疗淤血头痛的《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关于二者在治疗头痛的侧重点,“头痛必用川芎”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活血祛淤,行气,祛风之效。性善走窜,周而复始。故前人说它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川芎其性善散,走而不守,“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内透、外达,无所不至”(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但川芎这种上下内外无所不至的功能并非川芎一味所能及,而是通过配伍所得。近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能麻痹神经中枢,有镇痛,镇静之效。头痛必用川芎是指无论在外感或者内伤头痛中,川芎是首选药,这与它的性味,功效分不开。川芎素注射液[21]能减轻偏头痛程度和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提示川芎素注射液对偏头痛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川芎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5-HT,阻止颅内外血管异常收缩,打断血管异常舒缩的恶性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另外,川芎素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拮抗内皮素,双重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管舒缩至正常;能减轻先兆期颅内血管收缩致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使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保护,还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因此,川芎素注射液是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4当归与川芎药理研究的不同点

    4.1当归润肠通便当归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生品质润,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油炙后能增强润肠通便之功[22]。油炙法是将净炙或切炙的药物与一定量的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又称酥法。当归经油炒后多糖、阿魏酸、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均有所升高[23,24]。当归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是补血有效成分之一,阿魏酸为活血有效成分,此类成分含量升高,与油当归偏用于血虚肠燥型便秘的观点相一致。当归饮片经油炒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略有下降,但多糖含量升高较为明显。这可能与油当归用文火微炒,使当归成分有所变化,从而对多糖类成分起到助溶作用有关。研究证实多糖是补血有效成分之一,此结果也符合油当归主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的传统用药经验。

   4.2当归抗辐射损伤在抗辐射损伤方面,当归多糖有其独特的优势。洪艳等[25]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照射对照组(B)、照射+当归多糖组(A),检测3组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和IL-2及血清抗体产生能力,结果表明,预先给予当归多糖的受照组(A)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及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可见当归多糖对放射性损伤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3当归补血功能当归功能补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能促进骨髓造血。实验表明[26],当归多糖(AP)可通过保护和改善造血微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刺激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使其分泌较高活性的红系造血调控因子,进而促进红系造血,这可能是当归“补血”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之一AP可能通过促进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表达和分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3等造血生长因子,促进人早期造血细胞发生,这可能是当归“补血活血”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之一。

    4.4川芎解热作用杨金蓉[27]采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腹腔注射川芎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结果发现,川芎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川芎挥发油引起家兔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增高,通过DA-5-HT链环的作用,最终使体温调定点趋于正常。

    5讨论

    活血化淤药物具有以下作用:抑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感染性疾患;调节免疫功能,加强机体免疫,提高抵抗力,用于感染性疾患;抑制免疫反应,用于免疫性疾患或器官移植等;抑制组织异常增殖,治疗恶性组织增殖(肿瘤)或良性组织增殖(息肉、瘢痕)等。为拓展活血化淤方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近年来对活血化淤药当归和川芎的研究表明,它们对肿瘤﹑跌打损伤、更年期综合征、银屑病等都能发挥作用,能保肝利胆、美容、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长期以来,关于川芎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川芎嗪和阿魏酸研究上[28],但是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川芎中川芎嗪的含量非常低(<0.0001%)[29,30]。川芎药理作用是否应该涉及有关川芎嗪的作用值得探讨。

    最新研究表明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不仅作用于子宫肌层,而且在降低神经性和炎症疼痛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可以开发成能有效治疗多种疼痛包括原发性痛经的药物[31]。从中医观点看,血虚者常兼血淤,血液盈余则流畅,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艰涩成淤,而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证,常取当归、川芎为配,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以川芎活血行气,于补血药中加入行血药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其效甚捷。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除了从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出发外,还需要加快相关的复方的研究。加强单味药或者复方的药理作用要加强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以揭示用药的内在规律,是揭示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原则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有可能使中医药理论得到验证和新的拓展,为中医药走入国际化而开拓新的道路。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当归和川芎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理将会更加明确。

作者: 2009-2-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