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退黄合剂直肠滴注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住院最常见的原因,可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40%~50%。高胆红素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严重的可致胆红素脑病,遗留永久性后遗症,更多的表现为亚临床状态的胆红素神经中毒,对远期精神行为也可产生一定影响。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采用退黄合剂直肠滴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住院最常见的原因,可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40%~50%。高胆红素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严重的可致胆红素脑病,遗留永久性后遗症,更多的表现为亚临床状态的胆红素神经中毒,对远期精神行为也可产生一定影响。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采用退黄合剂直肠滴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88例均为本院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①病例纳入标准:皮肤中-重度黄染;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 μmol/L。②排除病例标准: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102.6 μmol/L;肿瘤或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严重阻塞性黄疸;合并有严重消化道、心血管等疾病。

  入院后按入院顺序编号,编号加出生天数,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出生时体重(3 092±456)g,胎龄(37.9±4.8)周,发病年龄3~28 d,平均(22.55±5.11)d;总胆红素浓度236.45~568.50 umol/L,平均(313.28±44.31)μmol/L;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出生时体重(3076±467)g,胎龄(38.7±5.2)周;发病年龄4~28 d,平均(22.07±5.71)d;总胆红素浓度221.78~454.92 μmol/L,平均(301.98±41.75)μmol/L。2组发病年龄、性别、出生时体重和胎龄、总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予以常规退黄治疗。①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 mg/(kg·d),分2~3次服,连用5d。②减少游离未结合胆红素:出生后1周内发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即给予白蛋白1g/kg加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3次。③光疗:按《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光疗标准,达到标准的患儿每日给予8 h双面蓝光照射,连用3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退黄合剂直肠滴注,退黄合剂含茵陈15g、栀子4g、大黄2g、黄芩4g、薏苡仁6g、郁金4g,水煎2次后浓缩过滤至25mL,每日1剂,直肠滴注,连用7d。直肠滴注时患儿取左侧卧位,臀部略抬高,药液温度控制在38℃左右,直肠滴注完毕静卧1~2h,滴注期间停止哺乳。

  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由专人负责观察,记录黄疸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前后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血常规、尿常规。治疗过程中每日用微量血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血胆红素的浓度。

  4.结果

  4.1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皮肤、巩膜黄染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降至86 γmol/L以下;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巩膜黄染及体征明显好转,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86~170 μmol/L;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皮肤、巩膜黄染及体征好转,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171~221 μmol/L;无效:症状、体征、血清总胆红素无变化,甚或加重。

  4.2临床疗效

  治疗组46例,治愈41例,显效2例,有效3例;对照组42例,治愈32例,显效4例,有效6例。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8,P<O.05)。

  4.3 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

  2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O.05);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值每日平均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P<O.01);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O.01)。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x±s μmol/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日平均下降

治疗组  46  313.28±44.31   78.89±20.64   50.36±22.14

对照组  42  301.98±41.75   109.73±24.56  37.82±17.69

  4.4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均能坚持全疗程用药,治疗前后血常规和尿常规无异常变化,21例光疗患儿中有2例发热。对照组23例光疗患儿有7例发热,1例腹泻,1例铜绿症。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132,P<O.01)。

  5.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属中医“黄疸”、“胎疸”范畴,所用退黄合剂为《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味而成。取茵陈清热除湿利胆退黄为主药;辅以栀子引肝胆湿热由尿腓泄:大黄通腑泄浊;佐以黄芩、薏苡仁清热祛湿加强栀子功效;郁金行气解郁加强茵陈利胆退黄功能。一般中药煎剂多口服用药,味苦难咽,新生儿不易合作,影响中药煎剂在新生儿疾病方面的应用效果。小儿直肠黏膜血管丰富,直肠静脉和乙状结肠静脉与下腔静脉相连,直肠给药,药物吸收较口服快,且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肝脏代谢即发挥作用。本结果显示,采用中药退黄合剂直肠滴注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加快黄疸的消退,且用药途径简捷,无痛苦及不良反应,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