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韩玉强:金匮肾气丸中桂枝肉桂考

来源:中医药导报
摘要:肾气丸方出《金匮要略·。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凡五处。在此五处中,肾气丸处方出现两次,一见于《中风历节病篇》。均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组成,其处方用药是一致的。...

点击显示 收起

  肾气丸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后世医家称之为补肾之祖方,并在此基础上加减衍变出补阴与补阳的许多方剂。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凡五处。在此五处中,肾气丸处方出现两次,一见于《中风历节病篇》;一见于《妇人杂病篇》。均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组成,其处方用药是一致的。然而对于方中桂枝一药,医家多有不同观点:柴中元等认为方中桂枝即现在的桂枝,而彭怀仁等医家则主张为现今之肉桂。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应为现今之肉桂。从本草文献的记载推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约在东汉末年。在药物学著作方面,《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定稿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仲景时值东汉,在药物的选用上。自然受该书药物学成就的影响。据学者统计,《伤寒杂病论》共用《本经》所载药物1 36种,占该书药物使用总数的80%以上。其中使用桂枝的方剂有70首之多。但是查阅本草文献,桂枝在《本经》以至唐以前本草著作中却查无此名,《本经》里面只有牡桂及菌桂的记载,“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生山谷。《名医》日:生南海。案:《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桂也。《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尔雅》云:棂,木桂。郭璞云:今之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菌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生山谷。《名医》日:生交址桂林岩崖问,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案:《楚词》云:杂申椒与菌桂兮;……”而查阅较早的文献如《五十二病方》及《黄帝内经》,亦无桂枝的记载,只有桂的名称。《五十二病方》记载:“睢(疽)病:治白莶(蔹)、黄蓍(芪)、芍乐(药)、桂、量(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在《黄帝内经》中有两首方剂含桂,即“寒痹熨法”中“用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口父)咀,渍酒中。……”(《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和“马膏膏法”中“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灵枢·经筋第十三》。
  在这些经典著作中少有桂枝记载,而仲景却已熟练运用,这种方剂用药与本草记载相脱离的情况是不合常理的。众所周知,方剂与本草记载的药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发展关系,方剂是在由单味药到多味药的反复运用中形成的。方剂的药物组成一般不会选择同时期没有使用过的药物。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桂枝一药的使用频率可以看出,张仲景已经对该药物熟练运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张仲景绝不可能在前人或同时代人对桂枝一药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即能对此频繁而熟练的运用。
  2从本草记述药用部位考证
  现代中药学中的桂枝与肉桂,均取材于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桂枝为当年生细小嫩枝,肉桂为树干或多年生粗枝之皮,其药用部位明显有所不同。而在查阅本草文献记载后,考证“牡桂”、“菌桂”或“桂”的药用部位为辨别关键。
  2.1牡桂《本经》未描述其药物形态与药用部位,但是在条文后附有东晋郭璞注:“今之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一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从这句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学者认为“牡桂”即为肉桂树之皮,并有肉桂、桂枝、桂心等异名。

  2.2菌桂《本经》亦未详细描述其药物形态及药用部位,后人在辑述时引用《别录》的记载,于菌桂条下注云:“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所谓“无骨”,即是指桂树之皮,“正圆如竹”,是描述桂皮晒干之后的形状,卷如竹筒。
  2.3桂《本经》里无此药的条文记载,在《别录》里查阅到对此的描述。在“桂”条下注云:“十月采皮,阴干。”亦明确说明其药用部位为此树的树皮。另外,《本草纲目》中亦记载“桂,此即肉桂也”。
综合上述几种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药用部位皆为树干或粗枝的干燥树皮。
  3从古籍文字的辨别
  《内经》、《本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散佚与辑佚、传抄与注释等,在这些辑佚与传抄过程中,难免会有笔误的产生。另外,由于中国历史及汉字文化的特殊性,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避讳、通假等现象。因此,从古籍用字方面做一些考证也有助于对药物做出辨别。
  首先,从桂枝与桂皮人手考证,有人研究马王堆医书,发现长枝作“长支”,《素问》、《灵枢》中,四肢作“四支”,《伤寒论》中芍药作“夕药”,茯苓作“伏苓”。《千金翼方》卷19有大桂皮汤。也有将鼓、鼓二字混同使用的例子。而“皮”和“支”的字形近似,因此可以推断“桂皮”讹为“桂支”,并进一步与“桂枝”混同了。    
  另外,关于菌桂、箘桂、筒桂的推断。菌桂在《本经》里面没有药物形态的描述,《名医别录》中有“无骨,正圆如竹”的记载;同时,日本学者真柳诚研究发现,仁合寺本《新修本草》所记不是菌桂,而是箘桂。《本草纲目》中亦有筒桂的记载。    《别录》中的记载是指其形状卷曲,如同竹筒;而《纲目》的筒桂也是从形状而言,此外,“箘”亦有竹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断箘、菌为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名称如何,其药用部位均为树皮。
  4从方剂的组方及功效推理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五处:①《中风历节病篇》“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②《血痹虚劳病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③《痰饮咳嗽病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④《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⑤《妇人杂病篇》:“问日: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日: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从这五处可以看出,虽然病名不同,但症状有相同之处,即小便不利;病机皆为肾气不足,因此治疗上就要补益肾气。
  肾气是由肾精生化而来。从本方药物组成上可以看出,滋肾填精药与温补肾阳药并用,即为补精化气。使得肾精足,肾气充。因此,其药物配伍以现代的肉桂更为合理,更加切合病机。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可以推测张仲景方中所用“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干及粗枝之皮,即今所用之肉桂。且有“牡桂”、“菌棒”、“桂心”及“桂”等异名。

作者: 2010-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