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环球中医药
摘要: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问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轻者临床上仅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重者则有全身乏力,咀嚼无力,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现代医学的治疗多采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

点击显示 收起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问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轻者临床上仅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重者则有全身乏力,咀嚼无力,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的治疗多采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目前缺乏十分有效的根治手段。中医学将其归于“睑废”、“痿证”、“虚劳”等范畴。中医工作者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近十年主要中医药治疗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1  辨证论治
1.1从脾胃论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脾胃功能失常或素体脾胃虚弱,升降异常,运化失司,肌肉筋脉失于充养而发为痿症。许多医家主张从脾胃论治,主要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为主。
    徐升等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日久由虚致损,并渐而延及他脏,但主要病机仍为脾胃虚损。故立“补脾益损,兼治五脏”治疗大法,选升阳举陷之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主张在用药时重用北黄芪,轻用陈皮,酌用岭南草药如五爪龙以及千斤拔、牛大力等,并注意随症灵活加减,久煎久服,效不更方。陈国中等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胃气虚、清阳下陷。应遵循“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治则,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以补中益气汤为主。
    乞国艳等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或在此基础上加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见效快、缓解完全、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明显优于单用激素和单用中药;单用中药虽见效慢,但远期疗效优于激素组。李方等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纳呆加焦三仙,大便溏加山药、莲子肉;阳虚畏寒加肉桂、附子;痰多加半夏、茯苓。董婷等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采用泼尼松“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疗效相近。刘建萌以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治疗。
1.2从脾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内寄元阴元阳,脾运化生精微的功能需要肾阳的温煦;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之充养。两者相互资助,互相为用。若一方阳气虚损,必及另一方,导致全身阳气虚衰,肾精不足,气血亏虚,而见疲乏无力,行动迟缓,而发为痿症。
    邓毓漳认为本病病因当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重点在于脾肾。其中脾肾两亏型治宜脾肾两补,选用补中益气汤合拯阳理劳汤加减,药用: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当归、柴胡、升麻、肉桂、五味子、山茱萸、杜仲、炙甘草。段竹联等认为重症肌无力均以脾肾阳虚、气虚为主证,补益脾肾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合金匮肾气汤加减治疗。况时祥以健脾补肾为主,自拟补脾益肾方,由黄芪、党参、陈皮、升麻:白术、柴胡、当归、制附片、何首乌、菟丝子、生地、肉桂、仙灵脾、甘草组成。亦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吴青等用健脾补肾中药。基本方: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当归、山药、黄精、胎盘片、枸杞、山萸、大枣、甘草,随症加减。鲍文晶等运用黄芪复方治疗脾肾虚损型重症肌无力,方药主要由黄芪、太子参、白术、枳壳、枸杞、何首乌、升麻等组成。王和贞等以补肾温阳为主,佐以益气活血通络,药用:制附片、人参、鹿茸粉、菟丝子、肉丛蓉、枸杞、山茱萸、黄芪、茯苓、山药、红花、鸡血藤、炙甘草:呼吸困难、语言不利者加柴胡、升麻、枳壳;饮食呛咳者加竹茹、威灵仙、姜半夏、僵蚕。
1.3 从肝论治
    肝主藏血.为罢极之本,肝血亏虚,血不养筋则宗筋弛纵不收.旰血不足则肾精亏损,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肝风挟痰阻滞经络,气血痹阻,筋脉肌肉失养而弛缓痿废,而变为痿证。
    以尚尔寿教授为代表。他认为肌无力本在肝、在风,筋脉失养,风痰阻络。自拟疏风通络为主的复肌宁粉(片):明天麻、全蝎、蜈蚣、地龙、牛膝、杜仲、黄芪。补肾镇肝熄风为主的复肌宁1号方:胆星、菖蒲、麦冬、伸筋草、牡蛎、珍珠母、僵蚕、牛膝、佛手、黄芪、党参、桃仁、钩藤、姜半夏、陈皮、杜仲炭、焦三仙、焦白术。两者合用,随症加减。
    张宏伟等以调肝为主治疗,药用:白芍、当归、杜仲、天麻、鸡血藤、桑枝、川芎、甘草。并随证加减:肝气怫郁,疏泄不及者加柴胡、枳壳;呼吸不畅者加桂枝;湿热蕴肝,肝强气逆者加半夏、茯苓;寒滞厥阴、络脉闭阻者加细辛;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刘天锡用养血补肝,益气养阴之法治愈1例。李玉杰从滋肾柔肝,健脾除湿、祛风湿、通经络”为治则,用益气活血柔肝汤治疗,总有效率达92.3%。“肝肾同源”,故把此治归于从肝论者。
2验方治疗
    王春生等认为本病以肝脾肾虚为主,兼有血瘀,故采用培补脾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方法。拟参龟培元冲剂,主要药物:人参、黄芪、白术、龟板、何首乌、山萸肉、穿山甲、陈皮。陈金亮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以元气不足、阳气虚乏为主要病因病机,络气虚滞为病理环节。在选药组方上侧重于扶阳、益气之品,治疗以“扶元振颓、温理奇阳”为主。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并主张待临床症状改善之后,改服重肌灵散。以El服参茸强力散,药用:由鹿茸、人参、淫羊藿、马钱子、麻黄、菟丝子、枳实等组成。总有效率达92.50%。
    闫洪琪等用天麻、全蝎、蜈蚣、地龙、牛膝、杜仲、黄芪等药物自制天麻牛膝强肌胶囊;用人参、羊肉、山药等组成,参蓉复肌胶囊,二者合用治疗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5%。
3针灸治疗
    黄景璇取百会、阳白透鱼腰、攒竹、四白、太阳、丝竹空为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跗阳、交信等为配穴针刺。李雪红针刺取脾俞、关元、大椎、百会、肝俞、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胃俞、肩髑、曲池、解溪为第l组穴,取阳白、鱼腰、丝竹空、攒竹、承泣、中脘、脾关、梁丘、阳陵泉、合谷为第2组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穴位注射取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髀关、足三里、阳陵泉。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穴位。李伟洪等治疗脾胃虚弱型重症肌无力,取穴:攒竹、鱼腰、列缺、照海、足三里、三阴交、外关。李华岳取中脘、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合谷、太白、阴陵泉。并根据临床分型随症加减。徐化金等取足三里(双)、隐A(双)。先针隐白穴,得气后转针尖向上顺着足太阴脾经循行方向平刺0.5~1寸左右,用捻转补法。行针的同时嘱患者反复用力睁眼。然后再针刺足三里穴,采用补法。并在留针期间,在上述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钟。温针结束后,在病侧上睑部用梅花针在局部皮肤反复叩刺,然后用艾条在叩刺部位灸10分钟。也有报告用眼针疗法,取患侧脾区、肾区、上焦区,不用手法,留针20分钟,针后加灸5分钟,左右交替。
4小结
    有关重症肌无力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报道很多。关于其中医病机的看法,多种理论并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论治,都有一定道理,其中,以从脾胃、脾肾及肝(肝肾)着手治疗为主。在临床探索中形成了许多验方,可以指导其他医家临床使用。基于经络学说,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者也不在少数,在注重全身调整的同时也注重局部治疗。
    大部分文献只对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报道甚少,尤其对于中药治疗本病的具体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基础上,提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整体研究水平。
    目前临床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不严谨,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的观察研究极少,科研水平有待提高。(2)关于本病的分型标准,各医家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如能统一,将会在本病治疗上更加规范。(3)各文献报道采取不同的疗效评定标准,有些为自拟标准,影响了疗效评定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有待建立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4)虽有医家对中医辨证与西医0sserman分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中医在辨证分型上仍没与西医分型完全相联系,如能建立起西医分型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统一,可能会更好的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 王养富 2012-3-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