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朱盛山:21世纪中医药的现论与优势(上)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有人说,中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药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直面入世,更多的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具有博大精深科技内涵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医药的理论能否融合世界医学。中医药在21世纪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优势。中药,天然。...

点击显示 收起

       
    2001年11月10日23时中国加入WTO。有人说,中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药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直面入世,更多的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具有博大精深科技内涵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医药的理论能否融合世界医学?中医药在21世纪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优势?
    “返朴归真,重回自然”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中医,古朴;中药,天然。中医中药就成了绿色健康的象征,似乎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中医药。中医药热起来了,中医能辨西医不明之症,中药能治西药难治、不治之症。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反思能让人们冷静。目前,全世界天然药品、绿色食品有多少?中国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是多少?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有多少宝?有什么宝冲医药应当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多大的贡献?中医药能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什么服务?已取得了什么成果?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国家有多少?中国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优势?我国中药进口高于中药出口,有人说,我们在捧着祖宗留下的金饭碗求乞。为了扩大出口,扩大市场份额,让欧洲同意我们的产品上市,让“FDA同意我们的产品上临床”,我们一方面要迎合西方新药审批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一方面要坚持传统中医药理论,这岂不矛盾?如此相互掣肘,势必形成内耗。
    笔者认为,反思能让人们清醒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中医药现代化搞了几十年为什么没有引人注目的创新、突破和进展?为什么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这不能不说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有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也是最普遍最集中的是中医药理论的发展问题。
    一、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和身体健康,在获取食物的同时发现了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互相交流传授。由于古人总结的疾病种类和应用药物增多,出现了用几种药物合剂治病,于是形成了复方(方剂)。在古代哲学与科学是一体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观察手段非常粗糙,哲学就替代科学成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主观臆测去探求事物本质,揭示生命及疾病防治规律。
    现存最早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战国),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思想方法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治则等作了系统的阐述,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张仲景著《伤寒论》,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有关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从整体观点出发,以六经辨证辨伤寒,以脏腑辨证辨杂病,创造了辩证施治、理法方药一整套理论体系。
    两千年来,经络学说、瘟病学说、辨证施治理论和方剂配伍规律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在学科水平上没有重大创新和实质性突破。特别是自18世纪以来,“继承不够,发展不力”。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振兴中医药事业颁布过一系列的指示文件;但由于墨守成规,囿于传统,严重地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的实践阵地和市场占有份额一度缩小。近些年来,由于疾病和健康意识改变及回归自然热潮涌动,尤其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列为国家重中之重项目后,除各项实验研究现代化外,对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呼声越来越高。
作者: 朱盛山:21世纪中医药的现论与优势(上)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