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程宏: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比较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指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单味定量包装,供药剂人员遵临床医师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给病人直接服用。它不需煎煮,即服即冲,改变了中药饮片的粗、大、黑形式,使传统中药汤剂摆脱了煎煮麻烦、携带......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单味定量包装,供药剂人员遵临床医师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给病人直接服用。它不需煎煮,即服即冲,改变了中药饮片的粗、大、黑形式,使传统中药汤剂摆脱了煎煮麻烦、携带不便、口服量大等缺点,而变得简单、快捷、方便,是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尝试。然而,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并不完全相同。
    一、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差异。
    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和七情配伍方法。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往往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和整体作用上。现代研究表明,在传统“共煎”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
    中药“共煎”能改变饮片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研究显示,糊化淀粉对芦丁、槲皮素等酚性药物有增加溶解度的作用。在1%葛根淀粉糊化溶液中,芦丁的溶解度为纯水的3.8倍。在同样条件下槲皮素可达6.5倍。糊化淀粉能增加酚性药物溶解度的原因,是由于在长时间的“共煎”过程中,形成了“淀粉——芦丁”的复合作。一项对“甘草与附子配伍煎液中甘草黄酮含量的研究”表明:二药配伍煎煮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甘草单煎液,其单煎液含量为1.18%,配伍煎液含量为1.85%。又有对4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中栀子甙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黄柏、黄芩、栀子4味中药,采用传统方法水煎后总栀子甙的提取率为97.4%,而4药分别单独提取后合并的样品中,总栀子甙的提取率仅为64.3%。
    中药“共煎”能改变药物的口感  黄连、黄柏与大黄、甘草合用能改变小檗碱型生物碱的苦味。有人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12个含黄连的方剂,各按记载的方法调制。结果证明,方中含有大黄、甘草的汤液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苦味均消失,而不含大黄、甘草的汤液中,有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强烈苦味。其原因是:大黄、甘草与黄连共煎过程中,生成了黄褐色的鞣酸小檗碱和黄色的双小檗碱——单甘草酸盐的胶状沉淀。这种沉淀是一理活性物质,它不仅消除了小檗碱的苦味,还增加了其溶出度,服用后能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不属配伍禁忌。而中药配方颗粒的同类药药单独提取混合后,苦味无明显改变。
    中药“共煎”还能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增强其疗效  实验证明,附子在单独使用时,其强心作用既不明显,也不持久,且有一定毒性。但在传统共煎的“四逆汤”中,尽管干姜、甘草无强心作用,但配伍后,附子的强心作用增强持久,毒性下降。而单服附子的毒性是“四逆汤”的4.1倍。实验还表明,将干姜、甘草与附子分前后再混合,或各单煎后次序给药,其毒性仍相当于单独服用附子。“四逆汤”中附子毒性降低的原因是附子中的生物碱与干姜、甘草在共煎过程中产生了化学变化。
    中药“共煎”能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在黄连单方与复方耐药性强弱的比较实验中,单方细菌耐药性远远高于复方。例如单独的黄连与黄连解毒汤在同样条件下接种细菌培养,细菌能在黄连高于实验浓度32倍的情况下生长,而黄连解毒汤仅是4倍。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更复杂。
    中药配方颗粒其实质是一种中药制剂——即散剂或颗粒型的于浸膏冲剂。
    与传统中药饮片生产工艺相比,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较复杂,生产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对其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环境及质量控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味中药配方颗粒就相当于一个新的中成药。一个普通的饮片加工厂要保质保量生产400种常用中药配方颗粒从硬件还是软件都要加强才能胜任。
    质量标准是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形式,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有很大区别。由于中药有效成分较复杂,对传统饮片给中药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困难。中药材及饮片主要通过“性状、“显微特征”等传统物理方法鉴别;而使用薄层、化学及紫外等现代科技方法鉴别并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者很少。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冲剂,对它的管理侧重于通过薄层、化学、紫外等现代科技方法来监测主要成分及含量。并通过测定装量、粒度、水分、溶化性等专项技术指标,控制其剂型质量。其生产环节的质量则由国家GMP认证来保证。因此,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难度远远高于原药材及饮片。

作者: 程宏: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比较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