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张麟:还中药“绿色”面目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绿色壁垒制约中药出口作为中药行业的上游产业,中药材是中成药的基础原料,其本身的品质决定了中成药的品质,这一点已越来越受到诸多中药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在我国目前的中药材供应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多数中药材没有产地、主要成分含量及采收时间等方面的标记,中成药存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

点击显示 收起


    绿色壁垒制约中药出口
    作为中药行业的上游产业,中药材是中成药的基础原料,其本身的品质决定了中成药的品质,这一点已越来越受到诸多中药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在我国目前的中药材供应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多数中药材没有产地、主要成分含量及采收时间等方面的标记,中成药存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阻碍了中成药进人国际市场的步伐,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际中药市场中,我国仅占很小的份额,而且这些份额的65%以上为原料药保健品;从1998年开始,我国中成药的进出口贸易就开始出现逆差,到2001年全年逆差达3.9亿美元。
    影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原因有很多,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绿包贸易壁垒,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制定的一系列环保贸易措施,是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目的是让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受到一定限制,从而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份额。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占90%,涉及数千种商品。
    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从法律角度拟定或正在拟定植物药类产品的行业指南或传统医药产品管理等法规,使中药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开始变得有法可依。所有这些法律与法规的宗旨是保证产品的质量、疗效及使用安全,其巾使用安全为第一目的。前段FDA要求本国消费者停止服用13种中国中草药制剂,理由是重金属超标等,就是源于绿色壁垒。
    我国加入WTO后,中药的国际贸易将以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目前,国际上虽然尚无植物类中药的国际标准,但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均制订了食品、蔬菜及茶叶重金属的周允许摄入量和农药残留限量。美国、欧盟及我国传统出口中药的东南亚地区均对中药提出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的指标,并有提高的趋势。
    由我国外经贸部制定并颁布的《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以下简称绿色标准)已于200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中药的第一个进出口质量标准,也是我国中药的第一个绿色标准,对推动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确保植物药进出口品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标准的实施,对于中药研发生产企业而言,也是一个促进生产发展的好机遇。目前,植物药还没有国际标准,建立我国自己的绿色行业标准将有助于以 WTO通行准则保护本国市场。虽然这一标准还不是强制性标准,但是,毕竟达到“绿色标准”是中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能进一步提高中药的出口能力,像同仁堂、天士力等企业从中药材原料做起,其目的正是为了提升中药的品质,更好、更快地进军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绿色中药发展有规可循
  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中药出口至少面临着三方面的制约:一是部分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导致中药成品的质量不理想;二是一 些中药改片加工技术陈旧,炮制规范不统一等;三是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我国生产的中药难以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因此,中药产业要有大的突破,制定中药的国际化标准和绿色标准,推进加工技术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
    中药要冲破“绿色壁垒”,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先通过GMP改造。例如在浙江绍兴,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就在发展金荞麦的基础上,准备在浙江省内大面积发展前胡、白术等中药材种植,在栽培品种、管理技术、农药指数等方面予以严格控制,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同时着手对公司的7个车间进行GMP改造。不久前,该公司还与德国的马博士集团有了“亲密接触”,打算以合作方式出口产品。
    浙江亚东制药公司2002年投人800多万元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投资额占当年赢利的三分之一多。目前,亚东制药已通过国家GMP认证,跻身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另外,新昌制药厂、新光药业有限公司等制药企业也都在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提升产品档次上下功夫,以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中药要冲破“绿色壁垒”走出国门,实行GMP认证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还必须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同时,先人一步实现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增强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丸、散、膏、丹、汤的传统加工方法,在高效、快速、微量化、给药便利、便于贮藏、携带等方面下功夫已势在必行。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根据国家的规划,中国绿色中药事业的发展进程是:提出绿色中药的科学概念一制定标准一建立推广、生产体系一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就现在国内的情况来看,绿色中药事业现已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3个纲领性文件(“绿色标准”以及《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实施管理办法》、《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标识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实施;对绿色中药标识进行商标注册;与100多个国家的相关机构以及国际组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争取“绿色中药”标准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与采纳。2002年2月,英国中医药供应商协会签署备忘录,承诺该协会成员仅从中国进口拥有绿色标识的中药。
    据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周超凡介绍,目前,绿色中药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力度,迅速提高社会各界及广大消费者对绿色中药的认知程度,加快绿色中药社会化进程;在全国省级地区建立授权代理机构及绿邑中药产品检测系统;有计划地在重点地区建立绿色中药示范生产基地;加快与各国及国际组织的谈判,促进中药产品进入世界市场。
    绿色标准可成行业标准?
    2l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2l世纪是药用植物主导全球的世纪。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必须从战略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来认识绿色中药事业。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增加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广大中药企业对产品质量认证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广大消费者则希望权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随着“绿色”的观念在国内外同步流行,消费者对于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危害的认识日益深刻,达不到绿色标准的中药产品,将得不到消费者的信赖,在国际市场上更会举步维艰,即使入市后也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上药用植物的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中药有可能通过“绿色标准”这一通向国际市场的通道,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预测,这一标准三四年后有可能成为中药进出口的强制性标准,并可能过渡为全行业标准。他们建议国内中药生产企业及早制订对策,否则产品不仅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甚至有可能失去国内市场。
    据权威人士分析,“标准”虽然尚未强制执行,但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加深,中药国际贸易将以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才能销往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进入中国的国外植物药也将遵循这一标准,因而其产品将比国内企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被调整为全行业标准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提出指导性意见,在相关项目如GAP基地建设上配合推行“标准”,并争取政府给予多种形式的援助。同时,所有医药企业应首先申请那些易于控制品质和加工过程的品种进行“标准”检验,挂上“绿色中药”标识,以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医药经济报》讯  张麟

作者: 张麟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