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经络与血管关系纵横谈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来看,笔者认为,在经络理论形成的同时,肯定有一对一的特定的物质结构,那就是血管。经络学说的形成,起初可能是以血管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指导,然后加以抽象概括而成。至于现代所探讨的经络实质,则是古人对经络认识以外的新东西。1从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看经络与血管的关系祖国医学......

点击显示 收起

    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来看,笔者认为,在经络理论形成的同时,肯定有一对一的特定的物质结构,那就是血管。经络学说的形成,起初可能是以血管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指导,然后加以抽象概括而成。至于现代所探讨的经络实质,则是古人对经络认识以外的新东西。

    1  从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看经络与血管的关系
    
    祖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文献《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贯穿于全书的理论核心就是经络藏象学说。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灵枢·脉度》:“脉之直行者为经,支而横者为络。”明李梃《医学入门》:“经者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为十二,实出一脉。”由于这一特定线上有“血气”循环往复,周流不已,所以又说:“经者,血气流行,经常不息也。”《十四经发挥》:“络脉者本经之旁支,别出以联络它经者也,本经之脉,由络脉而交它经,它经之交,亦犹是焉……夫十二经之有络脉,犹江河之有沱潜也。”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进而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在古典经络文献中,多认为“血脉即经脉”,“血络即络脉”,“经隧是经络的通道”。
    
    经络学说,则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证候辨证、运气学说、药物归经等理论保持着高度的和谐统一,完整地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诊断和确定治法。所以《医门法律》说:“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以说,没有经络对全身气血的运行,就不可能有人体的生命活动;没有经络学说,就不可能产生中医理论体系。

    2  从《黄帝内经》对经络形态的描绘看经络与血管的关系
    
    作为中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经络理论,与中医学理论形成有着相同的根源,也是以经验、宏观物理表征为基础的。从《黄帝内经》对经络形态的描绘中,笔者认为,经络则是血管。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对经络描述:“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经水》中则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可见,古人描述的经脉,其实体是具体而清楚的。
    
    指动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又“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动腧》亦云:“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这是在人体几处比较易于触知的大动脉,其所谓“气口”、“手太阴”则系中医诊脉之处,为桡动脉分布,足少阴则相当于内踝后动脉,足阳明是相当于足背动脉,足太阴相当外踝上动脉。
    
    指静脉《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诸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可见,这里古人描绘的经脉指的是静脉,静脉与动脉不同,因它的分布较浅表,肉眼也可在体表看到纵横交叉的“青筋”,所以在针刺方法上有一种刺静脉出血法,即刺络或称“络刺”。《灵枢·官针》:“四日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杂病》:“……腰脊强。取足太阳胭中血络”。

    3  从经络的生理功能看经络与血管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医籍中,古人把经络看成是人体内具有“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所以“不可不通者也”。《灵枢·本输》:“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营于身者也。”这说明了经络的主要作用就是“行血气”。《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气去络人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灵枢·经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本藏》:“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针灸大成》:“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血脉之道路也”。一致说明了经络是受血,使血脉充行的一种装置,是“血脉之道路”,显然经络是指血管了。
    
    而经络互相贯通,循环往复,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这还可在古典文献找到更具体的说明,《灵枢·痈疽》:“余闻胃肠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素问·经脉别论》则日“肺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这不仅说明了经与络的密切关系,而且更说明了血液的来源与肺循环的作用。

    4  对当今经络实质研究思路的探讨
    
    正确看待古典经络理论基于经络理论的疗法的有效性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肯定,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经络理论是在科技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在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通过“比类取象”的方法形成的。笔者综合《内经》的理论,认为古人描述的经脉,其实体是具体而清楚的,其特性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行气血;2)如环无端; 3)内属于腑脏;4)外络于肢节。认为在经络理论形成的同时,肯定有一对一的特定的物质结构,那就是血管。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推论,古代的经络学说和现代的神经、血管学说肯定都还各有其不完备之处。
    
    当今对经络实质的研究不应该是验证古典经络理论,而应该是完善与发展有学者认为,“经络现代化研究的初衷是要弄清楚经络的本质,进而建立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经络理论,然而几十年的研究表明,经络既不是已经发现的某种结构或某个系统或某几种结构的特异组合体,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经络可能是某种尚未发现的特殊结构。“笔者认为,在经络理论形成的同时,肯定有其特定的物质结构,那就是血管。至于现代所探讨的经络实质,则是古人对经络认识以外的新东西。所以,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是一无所获。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
    
    经络大都联系一定的穴位,穴位可说是经络气血通达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内经》称之为“气穴”,又解释作“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针灸等治法则通过穴位来调整气血而解除病痛,故《素问·气穴论》:“以溢奇邪,以通营卫。”针刺目的,古人认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考察是否达到这一目的的标志,就是“得气”,产生酸、麻、重、胀等主观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称为循经感传现象。而有研究证明,经络上的穴位与神经、血管、淋巴、肥大细胞、感受器等的配布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几者功能的累加和,而是诸因素在整体系统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功能、行为、属性的统一体。所以,经络的物质基础也就不可能是单一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液晶组织等,而可能是已知的神经、血管、体液等,以及或许还在目前尚未知的诸因素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
    
    可见,在经络实质的研究中,就需要对古典经络理论中的内容作出正确判断,研究其精华,分析其实质,切忌断章取义。因此,在经络实质研究过程中,应以现代医学为基础,不能拘泥于古典经络理论,不应该是验证古典经络理论,而应该是将其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范郁山  姚春  曾绍球

作者: 经络与血管关系纵横谈 /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