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聂惠民:《伤寒论》方药解析--阳虚兼水气证(二)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6)慢性肠炎:属脾虚泻泄者,可加大白术、茯苓的用量,并可增入薏苡仁、山药等,健脾利湿之品。兼见面热、心烦者,为阳气与水气相持的虚热表现,可加白薇。中医辨证:脾阳虚弱,痰湿内阻,水气上扰而致眩晕。处方:茯苓20g,白术12g,桂枝10g,炙甘草6g,陈皮10g,竹茹10g,泽泻12g,生姜三片,大枣7枚,水煎温服,进药七......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临床应用

  (1)慢性气管炎:以咳清稀痰、苔白薄、舌淡、脉滑作为投药指征。可酌加贝母、紫苑等化痰止咳之品。痰湿特盛者,可合入二陈汤。

  (2)眩晕:属脾阳虚弱,痰湿中阻者,以心下逆满、头眩晕、欲吐耳鸣作为用药指征。可酌加半夏、薏苡仁、葛根等品。眩晕重者,可加泽泻。

  (3)心功能衰竭:心脏病属心脾两虚,水饮停聚者,可加人参、麦冬、五味子、丹参、附子等;若水肿明显者,可加泽泻、猪苓、泽兰叶等强心利湿之品。

  (4)喘证:喘咳为重,脉沉弦、苔白水滑,可酌加苏子、薏苡仁、款冬花、白果等化痰平喘之品。

  (5)老年性气管炎:慢性咳嗽,痰稀且多,心脾虚湿盛为主者,可增入党参、半夏、陈皮等。

  (6)慢性肠炎:属脾虚泻泄者,可加大白术、茯苓的用量,并可增入薏苡仁、山药等,健脾利湿之品;若阳虚寒盛者,可酌加干姜、附子等,温中散寒之品;若兼腹痛为重者,可加煨木香、白芍等。

  (7)带下:属脾虚寒湿为重者,可加山药、炮姜、芡实等健脾利湿散寒之品。

  (8)胃脘痛:属脾虚湿重者可用。若痛甚,可加元胡、香附、高良姜散寒止痛;若呕逆,可加法半夏、生姜、陈皮、竹茹等,降逆止呕;若脾气虚甚,可加党参、黄芪等益气补脾。

  (9)胃下垂:以心下逆满,胃内有振水声为用药指征,可加升麻、柴胡、枳壳等升阳益胃之品。

  本方偏于辛温,适用于阳虚所致的痰饮证,若阴虚火旺者应慎用。同时中满、苔腻,或有水肿者,甘草的用量宜减少或不用,因“甘令中满”。兼有高血压者,可加牛膝、红花、茜草;兼见脉结代者,去白术加五味子;兼见面热、心烦者,为阳气与水气相持的虚热表现,可加白薇。本方据药理及临床研究,具有健胃、利水、镇静、强心、镇痛等作用。

医案选录

  医案一:耳源性眩晕

  吴某,女,46岁,1985年9月初诊。眩晕二月,阵发加重,甚则天旋地转,不能坐立,泛呕欲吐,倦怠困乏,耳中蝉鸣,纳谷尚可,大便溏薄,形体略胖,颜面虚浮,脉沉滑,舌质略淡,苔薄白而润滑。西医诊断:耳源性眩晕。中医辨证:脾阳虚弱,痰湿内阻,水气上扰而致眩晕。治法:温健脾阳,化湿止眩。宗苓桂术甘汤合橘皮竹茹汤化裁。处方:茯苓20g,白术12g,桂枝10g,炙甘草6g,陈皮10g,竹茹10g,泽泻12g,生姜三片,大枣7枚,水煎温服,进药七剂,诸证皆减,守方化裁,调治月余而愈。(《聂惠民医案》)

  医案二:水气上冲证(心脾阳虚)

  陈某,女,52岁。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坚如羊屎,伴有口渴,但又不能饮。自觉有气上冲、头晕、心悸、胸满,每到夜晚随上冲之势加重,而头目昏眩更甚。周身轻度浮肿,小便短少不利,面部虚浮,目下色青,舌胖质淡,苔水滑。辨证:此属心脾阳虚,水气上乘阳位,水气不化,津液不行,则大便秘结而小便不利。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故心悸、胸满、目眩。水邪流溢,则面目浮肿。治法:温通阳气,伐水降冲。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6g。服两剂头晕、心悸与气冲等症状均减,这是水饮得以温化的反映。二诊乃于上方更加肉桂3g,助阳以消阴;泽泻12g,利水以行津。服二剂,口干止,大便自下,精神转佳,冲气又进一步减轻。三诊转方用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合方……服至三剂,诸证皆除,面色亦转红润,从此获愈。(《伤寒论诠解》)

  医案三:慢性胃炎

  牛某,女,51岁,工人,1986年3月初诊。患胃脘痛数年,中脘疼痛,胀满不适,自觉有气上冲逆,胸中堵闷,时有嗳气,口干不欲饮,稍饮则停于胃中,纳谷不佳,两下肢肿胀,小便短少,面色晦暗无华,两目周围呈环状黧黑,舌苔白而厚腻,舌面水滑,两脉沉弦有力。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辨证:脾胃阳虚,水气不化,水湿内停。治以温阳健脾,平冲和胃。宗苓桂术甘汤化裁,方用茯苓15g,桂枝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炒薏仁 12g,党参10g,砂仁6g,水煎温服。进药六剂,胃痛与气上冲逆皆减,下肢肿胀亦减。以后按前方化裁,进药月余,面色转润,两目黧黑消失,诸症状皆除,二年未复发。(《聂惠民医案》)

  医案四:慢性气管炎

  王某,女,45岁,1988年12月初诊。患慢性气管炎四、五年,每入冬季则发。近日病情加重咳嗽频作,月余不愈,咳痰稀白,胸闷不适,晨起咳重,面部虚浮,目下色暗,大便溏薄。脉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水滑。证属水气内停,肺失肃降而致咳嗽。治以温阳化饮止咳。宗苓桂术甘汤化裁。处方:茯苓20g,炒白术12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10g,炒薏仁30g,川贝10g。水煎温服,进药七剂,咳嗽锐减。守方调理月余而愈。三年未见复发。(《聂惠民医案》)

  医案五:咳嗽

  党某,女,64岁,1989年9月15日初诊。咳嗽时轻时重,已一年余,服药效不佳,近日咳嗽加重,夜卧亦咳,痰多稀薄色白,喉中痰鸣,心下满逆,不欲进食,二便尚可。脉沉弦,苔薄淡黄,中间剥脱,舌尖略红。证属脾虚停饮,久咳不愈。拟温阳化饮止咳,少佐清热法,取苓桂术甘汤加金银花、浙贝母、桔梗。水煎温服,进药七剂,咳嗽锐减,夜卧转安,守方继进10剂,咳止病愈。(《聂惠民医案》)

  医案六:奔豚气(慢性胃炎)

  董某,男,33岁,1997年5月9日初诊。患者述自觉间断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时有一周,发作胸闷不适,脘腹发胀,时有嗳气,纳食不佳,二便尚可。面色晦暗,舌质略暗,苔薄白、脉沉弦。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属脾阳虚弱,水气上冲,而致奔豚气。治宜平冲降逆兼以理气。处方:茯苓15g,桂枝10g,炒白术10g,炙甘草4g,旋覆花10g,大枣7枚,白梅花12g,炒三仙各12g。水煎温服,七剂药后,冲逆气平而愈。 (《聂惠民医案》)

  (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提要]

    水气内停致太阳经气不利的证治。

  [阐论]

  本条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等症之前冠以“仍”字,说明在未服桂枝汤或下之前已有这些证候,经服桂枝汤或下之,这些证候表现未有解除,说明本证非太阳中风,亦非里实。那么,这是什么证呢?根据“小便不利”一症和本方方后注云:“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推断此证乃水气内停,太阳经气不利而成。

  夫病在内者,可以反映于外;病在腑者,可以外应于经。此“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经气不利;“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为太阳之腑有水结,如不利小便则经腑之证皆不能除,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利其小便则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因证无表邪,故减去桂枝;因水饮内停,故加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水;生姜健胃化饮,以散心下之满;芍药助疏泄,以解心下之痛;甘草、大枣培脾治水。

  历代注家对本证病机的解释不同,大致归纳为二种:其一,多数注家认为本证病机既有表邪,又有水饮停蓄;其二,章虚谷认为本证病机非表邪,亦非停饮,而是三焦邪阻,脾胃之气不能行于营卫经络。这二种见解皆欠妥,有悖于经旨。依笔者之见,本证病机,为水气内停致太阳腑气不利之证。其辨证要点是“小便不利”一症。

  本条所论方证,历来争论纷纭。争论的焦点,一则在于表证的有无;二则在于本方是桂枝汤去桂枝,还是去芍药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①以柯韵伯等为代表,认为原文为是当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②以《医宗金鉴》为代表,认为去桂当是去芍之误,所以本方应是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③以成无己为代表,不提去桂还是去芍,而主张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而成。三种说法各持己见。笔者认为第一种意见较为切合机理。临床用此方治疗“水悸”和“水痞”等,证见心下悸,或心下痞、小便不利、脉沉弦、苔白水滑等,疗效较佳。

  本方重在利水,待里窍通,水邪去,则经脉自和,是利水以和外之法。既然重在利水,为何不用五苓散?对此道理的解释,唐容川深得要领地指出:“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外达则水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气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术,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然解散。无汗者,必微汗而愈矣。然则五苓散重在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此方重在苓、术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实知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所以左宜右有。”

  关于去桂留芍的问题,之所以去桂,恐桂枝之辛散,引水邪外散于太阳经脉;之所以留芍药,乃因芍药苦酸微寒而利小便,使水饮走于下。桂枝与芍药二者皆治水饮,但作用特点不同,桂枝侧重于化气而利小便;芍药侧重于散结而利小便。此证水气内停,外涉于太阳经气不利,故去桂枝;水饮结于心下,故留芍药。

医案选录

  医案:水饮内停证

  陈慎吾老大夫生前治一发热患者,屡经医治而发热不退。患者小便不利,胃脘胀满不适,脉沉而弦,舌苔水滑。陈老辨为水饮内停、阳气外郁之发热,乃不治热而治水,用本方三剂热退而安。(《伤寒挈要》)  苓桂剂群的应用

  苓桂术甘汤是苓桂剂群的代表方剂,是以茯苓、桂枝为主药的一组方剂,专于治疗水气病为其特征。包括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味甘汤、五苓散等方剂。

  1.水气病的发病机理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水液代谢,须由肺、脾、三焦、膀胱等脏器的共同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盖饮入于胃,脾为之行其津液,以灌溉全身;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行治节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主气化开合,总司一身之津液;三焦为水液气化升降之道路;膀胱为水府。此外,心为阳脏而主火,温水而制水。诸脏腑功能协调,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推陈致新,从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维持水液正常代谢。若其中任何一脏一腑或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障碍,气化不行,水液环流受阻,都将会导致水液停聚,或留滞于中,或泛溢于外,或停蓄于下,或冒泛于上,皆可形成水气病。因而水气形成的枢机关键有二:其一为脏腑功能失调,阳气虚衰,气化失职,尤以心肾最为关要;其二为水邪泛溢,湿邪寒浊,充塞脏腑内外,挟其邪气上冲,而出现有关症状。

  2.水气病的常见症状

  水气为病,变动不居,随气而行,流窜甚广,或上逆冲胸,或痞塞于腹,或蓄积下焦,随其侵犯脏腑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症状,现就水邪为患所致的十一种症状,分述于下:

  (1)小便不利:此乃气化不利,水液不能正常排出所致。如五苓散证、小青龙汤证的或然证,皆见小便不利。苓桂术甘汤证,虽未明言小便不利,但在《金匮·痰饮病篇》的方后注有“分温三服,小便则利”的记载,可见此证亦有小便不利的症状。

  (2)水渴:即口渴,由于水饮内阻,阳气不化,水不化津,津不上承,故见口渴。其特点是口舌干燥,或不欲饮,或饮后不适,或饮不解渴,常与诸水饮内停症状并见。如五苓散证的“消渴”,小青龙汤证的“或渴”,皆属此类。

  (3)水逆(包括水吐、水呕):水逆即水邪上逆作吐之意。其特点是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吐后仍渴,再饮再吐,名为“水逆”。渴饮的同时必有小便不利,见于五苓散证。若水遏于下,上迫于胃,胃气上逆而致呕者,为“水呕”、“水吐”。如小青龙汤证的“干呕”,真武汤证的“或呕”等。

  (4)水痞:由于水饮内停,而致心下痞,如五苓散证之“心下痞”,苓桂术甘汤证之“心下逆满”,十枣汤证之“心下痞硬满”,皆因水饮内蓄,气机不畅,升降失职所致,故谓之“水痞”,与五泻心汤之气痞不同。

  (5)水悸:由于水气而致悸动不安,常表现在心下与脐下。一般来说,心下悸者,多因心脾阳虚;脐下悸者,多为心肾阳虚,水邪停积所致。如茯苓甘草汤证的“厥而心下悸”,真武汤证的“心下悸”,是寒水之气上凌于心所致。苓桂甘枣汤证的“脐下悸”,则是心脾阳虚,肾水上犯而成。水悸是阳气虚衰、水停严重之候,正如《金匮要略》记载:“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

  (6)水眩:即水邪停聚,阻遏清阳上升所致的眩晕。苓桂术甘汤证的“起则头眩”为脾阳虚,水停中焦,清阳被阻而致;真武汤的“心下悸,头眩”是肾阳虚,寒水之气上冲所致。

  (7)水咳(喘):由于水寒犯肺,肺气不降而致咳(喘)。如小青龙汤证的“咳而微喘”;苓桂术甘汤证的“短气有微饮”;苓桂杏甘汤证的咳嗽等。

  (8)水肿:为水气病最常见的外在表现。由于水邪泛溢皮肤,流溢于四肢,故为浮肿。

  (9)水利:指因水邪而致泻泄而言,由于水饮停留,下趋肠间,则为下利,或称“水泄”。如真武汤证之下利。

  (10)水痛:水为阴邪,水寒之气,凝滞经脉,有碍于气机运行,气机闭塞,不通则痛,如五苓散证的“必苦里急,”,即属此类。

  (11)水厥:水邪内停,阳气被遏,不能达于四肢,而致手足发凉,谓之“水厥”,如茯苓甘草汤证的厥逆。

  以上为水气病常见的十一种症状,当然不是每证俱见,临床上往往有此无彼,或彼有此无。其症状产生的多寡,取决于人体内在阳气的盛衰,水邪侵犯的部位以及水邪为患的轻重程度。

  3.水气病望、切诊的特点

  (1)水色:指因水邪致病而呈现的面部颜色变化,其人面色常见青暗或黧黑,或两目周围呈现一黑圈,乃为寒饮郁遏,营卫气血运行不利之象,故谓之“水色”。

  (2)水睑:指面部或眼睑虚浮,或下眼睑肿胀如卧蚕状,眼睑属脾,脾虚水盛,多先肿于目下,亦为水气病的常见症状,故称为“水睑”。

  (3)水斑:由于寒饮内阻,气血瘀滞,而面部出现黑斑,谓之“水斑”。

  (4)水舌:水饮内蓄,津聚寒凝,舌苔白而多见水滑之象,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此乃水气病的特征。

  (5)水脉:水饮寒邪为患,脉来见弦象或见沉弦。沉脉主里,又主水病;弦主饮邪,沉弦之脉是水气为患。如苓桂术甘汤证之“脉弦紧”,亦即沉弦之属,临床亦多见沉滑脉。

  苓桂剂以温阳、化气、行水为组方基本原则,其药味以茯苓、桂枝、甘草为各方的共同药物,根据三味药配伍作用,可分为二组。一组是茯苓桂枝相配。茯苓在方中作用有四:一为淡渗利湿以消阴翳;二为养心安神止悸动;三为健脾培土而防水泛;四为甘平入肺,行治节之令而利水道,故茯苓为方中第一主药。桂枝作用有三:一为通阳化气而渗湿;二为下气平冲而降逆;三为入心补中而制水,是方中第二主药。苓桂相伍,相辅相成,专主通阳化气,利水去湿。另一组是桂枝甘草相伍,炙甘草甘平,通十二经,旨在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桂甘相合,乃辛甘理阳之法,温通心阳之桂枝甘草汤即其例。这两组药物为苓桂剂群的基础药物,也是治水气的主要药物。脾虚水停,伍用白术,协茯苓健脾利水,则为苓桂术甘汤,此乃苓桂剂群的代表方剂。


作者: 聂惠民:《伤寒论》方药解析--阳虚兼水气证(二)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