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黎敬波等:从中医经典探求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基础理论的创新是全局性的原始创新。通过分析经典,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是发挥基础理论研究先导性作用的方法之一。一、《黄帝内经》多源及多学科理论的启示有人认为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脱离临床,对临床无多大指导意义,但实际并非如此。远不说张机、景岳,就近代和现代医家而言,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深入......

点击显示 收起

    基础理论的创新是全局性的原始创新。通过分析经典,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是发挥基础理论研究先导性作用的方法之一。

    一、《黄帝内经》多源及多学科理论的启示有人认为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脱离临床,对临床无多大指导意义,但实际并非如此。远不说张机、景岳,就近代和现代医家而言,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而成为一代名医者也不少,因此,很多名老中医都强调对《内经》要好好研究。那么《黄帝内经》能给当今中医研究怎样的启示呢?首先试分析《黄帝内经》的理论来源和特点,从中再寻找突破口。

    1.《黄帝内经》之理论渊源
    《黄帝内经》是2500年前中医理论之集大成,也是当今中医基础和诊断、治疗,以及临床各科的主要理论依据,因此,《黄帝内经》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必须要读的重要经典之一。《黄帝内经》和《难经》是迄今最早记录中医理论来源的主要著作,细读《黄帝内经》可以体会到中医理论的来源。

    中医理论一是源于解剖及生物医学。在《黄帝内经》时代,中国已经有较细致的人体解剖记载,《黄帝内经》和《难经》都详细记录了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容量等。这些概念既有专篇论述,也有穿插于其他说理性的篇章。《黄帝内经》中还有对人体呼吸(肺的功能)、循环(心主血脉的功能)、消化(脾胃腐熟受纳与运化精微的功能)等功能认识的记载,以及人体生物信息传导(经络现象)、人体遗传特征(体质)等记载。这些是生物医学的理论。

    二是源于生产实践及生活经验(包括认识和处治疾病的经验)。《黄帝内经》之成书目的在于指导后人识病、治病,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服务,因此,古人毫无保留地将他们见到的疾病表现、治疗经过及获效的道理用简单的语言传达给后人。如《黄帝内经》对热病(《热论》等)、咳嗽(《咳论》等)、痹病(《痹论》等)等的认识,以及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的记载等。其次是古人通过对人体生理及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观察,而总结出的养生理论(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等)。此外,也包括很多古人见到治疗失误或难以治愈的坏病等。这些是经验的总结。

    三是源于天文、地理学。中医历来认为人体不是孤立于自然之“物”,而是因天地自然而生,因天地自然而病,因天地自然而死的生命体。《黄帝内经》中有不少篇章就是论述天地、自然与气候(如七篇大论等),而在其他篇章也常见以自然解释人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特点的,或将人体比象自然,或以地理联系人体脏腑,或以四季、六六制节(地球、太阳的运动)(《六节藏象论》)来解释人体阴阳盛衰、脏腑禀赋阴阳之多少等。此外,还有以地域的差异论述人体体质的不同及所患疾病的差异 (古人的经验总结)(如《异法方宜论》),有以时间节律阐述人体经脉运行及生理、病理规律(《卫气》、《五十营》)等。

    四是源于数理科学。数算、推理是《黄帝内经》的另一特色,它继承和沿用了中国古代对天文、历法、时辰等的推算及逻辑推理方法(如七篇大论),在对人体藏象、经脉运行及疾病发展预测等方面都有较巧妙的运用,在某些方面蕴涵着人体宏观运行的数理规律,这是生物数学方法。

    五是源于社会学、心理学。中医不但重视自然环境及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物界,而且更重视对人类社会本身的观察和研究,《黄帝内经》认为人离不开社会,医生也不能脱离社会研究疾病、诊治疾病,个体的生理、病理都与社会因素有关(如《五藏别论》、《疏五过论》、《上古天真论》等)。同样,在《黄帝内经》中有关心理学的理论也很丰富,包括认知、情绪、人格、意志、需要等(如《本神》),且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与医学无关的,而是为临床医疗和养生服务。

    六是源于哲学。《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黄帝内经》之所以引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为了临床经验的升华和理论的规范,这也正是中医有别于其他国家传统医学的根本所在,是中医得以历代传承,以及在宏观、整体、辩证层面认识人体及疾病的基础。但哲学的规范和升华离不开经验的总结和对客观事物的观察。

    2.《黄帝内经》理论的特点及研究启示
    经常听某些中医医生,尤其是学生说,中医是一个怪圈,转去转来,总是循环反复,怎么都说得通,但临床难有突破,甚至要真治好病不容易,他们也不理解老中医为什么能治好病,因而想不通。那么,到底古人给我们画的是一个死圈,还是一个活圈呢?中医的突破口又何在呢?

    从《黄帝内经》的理论特点看。首先,《黄帝内经》理论是开放系统,重要的是它有完全开放的思想,因而它不限制后学者的思路,即便是思维方法、辨证范式等均属列举式,且强调运用时不必墨守成规。其次,整本《黄帝内经》都不曾提到其理论无懈可击,是哲学之典范,不可上升,而相反其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遗憾或思考的余地,仲景《伤寒杂病论》正是撰用《素问》、《九卷》等,而后发挥、上升之作。因此,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并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开放式的发展,这样中医才有不竭的生命力。

    既然中医理论之建立和完善是多途径知识体系高度综合的结果,那么它的发展和突破也似乎应遵循这些原则和规律。

    现代中医研究,一是应重视经验和客观观察方法。医学是经验科学,西医也如此,经验对医学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2000多年来,中医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如医案、医论,甚至诸多经典,这些经验不但对后人有启发,而且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进步。但现在人们对经验的积累不够重视,认为中医古代验案只是个案,没有经过严格对照和随机双盲,因而没有科学意义。但如果忽视个案观察,则将会影响对医学事件及对象的客观评价,因此,这种中医理论发展研究的方法其实也是很科学的。

    二是应重视对理论的归纳上升和规范。中医要发展,理论要先行。要实现中医理论的螺旋式发展,就必须使理论归纳和规范不断上升,以适应临床情况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一直以来,中医理论的归纳和规范依赖哲学,现在看,这种研究方法仍未过时。但不能只停留在上层,而应与实践结合,以解决中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客观观察事物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动物实验的结果如何理论上升,应怎样解释、分析,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若只从不变的理论出发临证用药,或但凡辨证只会在寒热、虚实、表里及脏腑的简单组合中求解,或较少地引入一点所谓病因或现代研究,则都是理想化的理论归纳,不能带来理论的突破。

    三是应重视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众所周知《黄帝内经》是多学科知识的集成,为了使中医理论在解决临床问题中发挥指导作用,为了使中医经验上升为理论,《黄帝内经》借鉴了许多学科的知识。而现代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临床面临的新问题很多,因此,既需要积累新经验,更需要引进多学科知识,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延伸和发展中医理论,使其不断上升,以解决更多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如除了引进现代医学方法外,还可以引进一些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或软科学方法,尤其应当引入非线性的数理科学方法。

    四是应警惕自我西化。和中国的现代化一样,中医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中医现代化的目标应该是使中医融人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大多数人乐于接受的主流医学体系,能够为人类健康提供优质而丰富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人们对医学服务的需求。中医近期及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做的是扩大临床治疗范围、拓宽保健和预防领域,提高整体临床疗效及保健、预防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医需要保持自身特点,注意积累经验,收集、分析客观观察资料,不断地使理论突破或飞跃,上升到一个或多个新的层次。这与简单地以西医解释中医是两回事,当然我们不反对用现代医学理论、方法阐释中医深奥道理,但它只是客观实验观察的一部分。

    二、伤寒、温病有限范围病类辨证理论的特点及启示中医理论朴素,指导思想抽象,是大家普遍的印象,是历史形成的事实。但它为何形成今天这样的理论体系,这样的理论体系到底有它怎样的特点和优势?却是研究不多、不够深入。《内经》、《难经》时代,中医和西方医学起源时的认识很相近,但它的实践成果和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明显较西方医学先进。可以说,在《黄帝内经》时代中医的指导思想就已经基本形成。至东汉,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形成体系和不断完善。尤其是《伤寒杂病论》,以至明清的温热病理论。它们是流行时疫病研究的新成果,以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其理论支撑,提出有限范围病类—外感疾病研究的新思路,与《黄帝内经》理论已不相同。同时使中医的辨证诊断方法丰富多彩,形成了适合不同疾病的辨证诊断体系的研究方法。

    《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说是对定群疾病辨证论治的研究,包括疾病病因特点、发病规律和分期、制方理论等,也包括对动态过程辨证的认识。历代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医家很多,曾有伤寒学派或经方家等,并取得不同的结果。但《伤寒杂病论》在有限病类及其过程病机规律(辨证)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同样的研究思想指导下,温病学说诞生了,这又丰富了外感疾病的辨证治疗。回顾文献,历代在某些有限疾病病类辨证论治方法研究方面也有过隐约尝试。因此,中医现代研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想,如可以对消渴,从中消到上消、下消,兼痈、兼目盲、兼胸痹,兼阳虚阴盛、血瘀、湿阻等进行系统分析及过程的研究。

    在伤寒、温病研究思想的启发下,中医基础理论如何为研究有限病类服务,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
    一是疾病病因与发病规律的研究,包括某具体病因的概念、实质内涵、致病特点、性质属性等。因为只有把握了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病因的基本性质(属性)和特点,我们才能对它引发疾病的全过程有一个宏观趋势的把握,才能做到对疾病的治疗更有针对性。

    二是疾病表现形式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包括某具体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分期)的证候表现特点,以及各证候的基本性质(属性)和层次关系、病机先后等。认识和把握疾病证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只有对具体疾病全程的细致观察和系统认识,才能把握其客观过程,总结其证候演变规律,更好地使治疗有规律可循,用药有理由,或更好地发挥积极预防—治未病的优势。

    三是疾病变化过程中干预、影响因素、条件的研究,包括治疗干预、自然因素、饮食劳逸、情志的影响等。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是复杂的,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或转化也常常有一定的条件,如伤寒误吐、下之变证,有的疾病有食复、劳复的特点等都是古人已经认识到的变证条件。但还有许多古人尚未认识到,我们今天也还不够清楚,因此,需要认真系统地分析、总结。如手术、放疗、化疗、激素及某些西药对证候的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对证候、疾病的影响等。

    四是疾病变化过程的辨证识别和治疗反馈的研究,包括证候发展规律、变证规律、证候演变的特征、用药反应的规律等。以方测证、以药测证是中医辨证研究的一种方法,但对具体疾病如何观察总结用药后证候的变化却研究不多。无论治疗干预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疾病在其发展进程中都会有证候的演变、转化,对于这种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该疾病的总体治疗思路更清晰。

三、经典所承载的中医思想与西医学差别的启示
    中西医学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诊断、治疗方法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医学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认识疾病的角度和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不同,导致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始终难于沟通与融洽。

    从文化差异来说,西方虽然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程,但进入19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使西方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工业社会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生命现象和生命个体的认识与理解带上了分析还原色彩。生命体可以解剖而视之,器官、组织可以或药或术修理之,进入人体的微生物(敌人)作祟必须坚决消灭干净,消灭不同的敌人需要采用不同型号、威力的武器等,即对抗治疗方法。对生理、病理的认识也越来越细致、深入,它找到了能量的泉源,找到了物质变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规律,认识了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变化是物质结构的现象等。因此,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要追根溯源,找到它的分子基础、基因变化,起码也要知道细胞过程怎样,药物是作用在哪个靶点。由于有这些认识基础,西医的诊断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医学的发展也是适应了人们抗御疾病,保持健康的需要。由于中国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中医学并不是用分析还原的思想去看人体和疾病,而且也不是简单地从动物解剖来比类人体,或把疾病的发生、发展归因于某个个别的原因。而是认为人体是系统的、联系的整体,人体至高至贵,不同于动物,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多因性的、联系的。因此,它采取了一种类似控制的诊断、治疗方法,把系统信息的加工、分析和处理运用得出神入化,把疾病表现的基本规律和个体特点描述得活灵活现,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因此,同样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

    以上思想和理论差异无论对西医学习中医,或中医学习西医,都是有启发的。目前,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抛弃了中医综合归纳和发展的认识方法,把中医的基本理论孤立化,把人体功能与病理外现机械化,而中医运用信息和控制进行思维的技能正逐渐淡化。其次是无论未来医学如何发展,或实质意义上的中西医如何结合等,都必须建立在中西医学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基础之上。之所以倡导中西医结合也就是承认中西医学具有差异性,就是要达到取长补短,发挥中西医学各自优势的目的,这个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只有这样才不致迷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

    中医诊断的方法是以外揣内,揆度奇恒,辨证就是在采集完四诊资料后,结合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及人事,通过与自己或常态或他人的对比(揆度),最后作出判断的过程。中医治疗的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也同样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疾病,这些方法的运用是以气机的运行和气化为基础,达到脏腑协调,阴阳平衡。

    中医形成诊疗特点的基础是系统、联系、发展的认识观点,因此,它在诊断方面的特点是不以追究疾病的某个别原因或指标变化为唯一目的。治疗方面则不仅采用对抗治疗方法,而有许多时候中医用的是顺势治疗、疏导治疗、分消治疗、和解治疗或平调治疗。此外,中医更强调对疾病的预防,提倡“治未病“。这些特点既是中医的精华,又是中医临床取得疗效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医理论研究中最基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有的中医院在壮大发展,但更多的是正逐步失去医疗市场,这其中既有医疗市场调整的因素,但也存在中医水平不同程度滑坡的迹象,即便在一些发展相对较快、较好的中医院,也存在某些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困惑或障碍,或对中医药的学术和基础研究没有信心。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但无论生物技术如何发达,人类要完全不生病也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环境,人体与自然、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可能会时时改变着我们生命物质的基本结构,影响着我们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因此,如何调节生物体的相对稳定和结构一功能的统一,将是未来医学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难度大,也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但只要在经典理论的指导下,坚持符合中医药学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原则,就可能实现带动中医药各方面突破与发展的理论创新。
摘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文/黎敬波  马  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作者: 黎敬波等:从中医经典探求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