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江顺奎:浅论伏邪理论中邪气伏匿的机理

来源:摘自《中华中医药杂志》
摘要:伏邪致病的现象在《黄帝内经》时代即被发现,伏邪理论不断发展,而邪气伏匿的机理却长期争论不休。本文不揣浅陋,对伏邪机理作一探讨。伏邪理论的渊薮及争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可见《黄帝内经》是伏邪学说的渊源,其所论述的伏邪内容不限于温病之伏邪。...

点击显示 收起

    伏邪致病的现象在《黄帝内经》时代即被发现,伏邪理论不断发展,而邪气伏匿的机理却长期争论不休。本文不揣浅陋,对伏邪机理作一探讨。

    伏邪理论的渊薮及争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可见《黄帝内经》是伏邪学说的渊源,其所论述的伏邪内容不限于温病之伏邪。

    《伤寒论》说:“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即是对《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进一步发挥。至新感温病学说的提出,发展了温病学,同时也带来新感、伏气之争。反对伏气温病说的有刘松峰、杨栗山、陈伯平等,他们质疑伏邪学说中邪气藏伏、逾期而发的机理。如《松峰说疫》就说:“人伤于寒,岂能稽留在身,俟逾年而后病耶“。《伤寒温疫条辨》也说:  “严寒中人,顷刻即变,轻则感冒,重则伤寒……今为杀厉所中,反能藏伏过时而变,谁其信之。“

    关于邪气伏匿的机制
    首先,从正邪角度看,正虚是邪伏的基础,即《时病论》所谓“壮者邪不能居“之意。《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篇》)。有关伏邪“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论述即是明训。正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第二,外感邪气之强弱决定藏邪与否。《时病论》说:“夫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伏邪新书》日:“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六淫之外,时疫岚瘴毒邪、疟邪、诸虫、毒物、药物、电离、辐射、化学等致病因素都可以侵入体内,“邪气如烟之渐熏,水之渐积,安可必谓其随感即病而无伏邪“(《医门棒喝》)。第三,痰瘀结成窠囊。犹蜂子之穴于房中,莲子之嵌于蓬内,伏邪“难于剿伐“,许多痼疾都与痰瘀结成窠囊有关。第四,四时气序更替影响邪气潜藏。董仲舒《春秋繁露》谓:“物随阳而出入“,冬天万类深藏,人体阳气处于收藏状态,感受寒邪容易伏匿。春季阳气升发,寒邪随气外出而作。第五,病邪性质影响邪气伏留。相对而言,阴邪具有收敛、凝滞、沉降、潜藏之性,蓄毒不流,更易伏藏。如《时病论》云:“盖阳暑伤气,其证多汗,感而即发,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唯阴暑耳“。第六,脏腑功能失调,毒邪内生。人体新陈代谢,毒邪无日不生,无日不除。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自生之毒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蓄积体内,成为伏邪。《脉因证治》说:“夫郁愤而不伸,则肝气乘脾之气而不流,亦为留饮;肝主虑,久不决,则气不行。脾主思,久则脾结,亦为留饮;因饮水,脾胃久衰,不能布散,亦为留饮;饮酒过多,胞经不及渗波,亦为留饮;渴饮冷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就属于此类。第七,胎毒遗传。如《奇症汇》所载胎瘤,为父母“肾中伏火,精气必有红丝,以气相传,故生子有此疾“。《外科证治全书》谓小儿遗毒“乃儿在胞胎秉受父母精血之遗毒“,  《幼科发挥》进一步说:“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温病条辨》谓“先天之毒,藏于肾脏“亦是例证。说明胎毒为遗传病,有的出生后发病、有的伏匿多年乃发。第八,正邪混处。  《临证指南医案》认为邪伏支络,“邪与气血混成一片,汗、吐、下无能分其邪耳”。这也是邪气久伏,成为痼疾之原因。第九,病邪残留。如《伏邪新书》日“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日伏邪“。这种情况是许多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十,失治、误治。《诸病源候论》说:“夫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府藏空虚,荣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伏邪新书》“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伏邪“,都谈到失治、误治,邪气深陷,正气受损,亦能导致邪气伏藏。十一,卫气失于监视、防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灵枢• 经脉》),“人身热饮下胃……卫气起,因不得循常道“,“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素问·疟论》),论述了卫气的防御、监视作用。异常情况下,卫气应激而起,护卫周身,甚至不循常道。一旦卫气不足,或“卫气稽留,经络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灵枢·口问》),疾病由之而生。领会了《黄帝内经》论述卫气的精神,对于《瘦吟医赘》认为邪气伏于“卫气不到之区“、“神光不照之区”的说法思过半矣。

    关于邪气伏匿的部位
    邪伏部位《黄帝内经》多有描述,同一疾病,邪伏深浅不一,病情不同。《素问·疟论》谓寒疟为风寒、疟气“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瘅疟“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气内藏于心”,温疟“寒气藏于骨髓之中“,问日疟“其气之舍深“,“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时病论》补充湿疟“邪气伏于太阴“,牡疟“邪气伏藏于。肾“,痰疟“痰据于太阴脾脏”,疟母“邪伏肝经胁下“。《难经》有“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为厥头痛“。《内外伤辨》有“血中伏火“之说,叶天士有“邪伏少阴”、“邪伏肺卫“、“邪伏少阳”、“邪伏上焦“、“气中伏邪得宣…一血分留热壅著“、“阴中伏邪”、“邪伏厥阴血络“、“邪伏于里,留于肺俞”等论述(《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为邪气“潜伏于三焦脂膜之中“,《不居集》有伏饮“伏于膜原经络骨节之地“之论。《时病论》说“怯者蓄于营卫“。由此可见,三焦、脏腑、经络、气血营卫、阴分、阳分、三阴三阳、膜(募)原、肌腠、骨节、骨髓、脂膜、俞穴,都是藏邪之处。也有认为邪气蛰伏于异处。如募原,募,犹幕也,所以屏障血气者也,卫气不到之区,故邪气能够长久稽留。《瘦吟医赘》称:“蕴于异处,无关经络、脏腑“,“即募原及奇经之属,卫气不到之区,故病不发则相安于不觉“。

    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病形式
    邪为何物?非我而害我者也。故邪气逗留,终将为害。邪气潜伏,并非伏而不动,《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阐述了邪气蛰伏体内及其传注。伏邪有一个繁殖、孳生、氤氲、蔓延到鸱张的过程,并且暗耗人体阴阳气血。伏邪发病,病重难疗,容易复发,蓄作有时,病情缠绵,毒根深藏,消耗人体气血,邪气久稽,酿邪成毒,这些都是伏邪的特点。《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了伏寒化温的问题。邪气潜伏,亦有不变化者,如《肘后方》说:“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是指阳虚之体,冬伤于寒,寒邪蛰伏,邪不化温。

    伏邪发病,可概括为伺机而作及待时而发。伺机而作,指邪气潜伏,待蓄积旺盛而发;或待正气虚弱而发;也有外邪唤出内邪者;或因七情过激、饮食劳倦、失治误治触动而发。待时而发,如冬伤于寒,寒邪伏匿,至次年春天,阳气升发,激动伏邪而发。即“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侣山堂辨类》释“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痃疟“时说“寒乃阴邪……暑乃阳邪……春时阳气盛长,秋时阴气盛长,伏邪必随气而出“。疾病发生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息息相关,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把握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传变、转归规律,才能见病知源,握机于病象之先,方不至见病治病。重温伏邪学说,对于临床思考一些复杂现象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很有帮助。一些病情深重,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疾病应考虑是否可能与伏邪有关。

    《瘦吟医赘》说“病不发则相安于不觉“,同时又说:“盖伏气虽隐于无形,终为病气,气尚有迹“,提示未发之伏邪也有迹可查。同时暗示如何察觉伏邪蛛丝马迹,发于机先,是伏邪学说发展的方向之一。现代科学的微观方法,似乎亦能为中医所用。传统四诊合参不能发现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血脂异常、隐匿性肾炎等等,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发现邪气之所伏。这些所谓无证可辨的疾病,如何见病知源,审机论治,伏邪学说已经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作者: 江顺奎:浅论伏邪理论中邪气伏匿的机理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