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曹东义 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流动的物质维系着生命中医学对人的五脏六腑虽然以器官命名,但并不描述其内部的具体结构,而是超越脏腑具体的形质,用流动的精微物质揭示生命的本质。”所以,脏腑只是物质流动与储存的器皿。脏腑的气血阴阳、营卫津液都是对精微物质的概括。中医的治疗,也不是为了影响或者改变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为了恢复其所储存的精......

点击显示 收起

  流动的物质维系着生命
  中医学对人的五脏六腑虽然以器官命名,但并不描述其内部的具体结构,而是超越脏腑具体的形质,用流动的精微物质揭示生命的本质。《素问》云:“五脏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脏腑只是物质流动与储存的器皿。脏腑的气血阴阳、营卫津液都是对精微物质的概括。司外揣内的脏象,也不是猜测体内脏腑的结构正常与否,而是猜测其中的精气是否充满,脏腑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平衡。中医的治疗,也不是为了影响或者改变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为了恢复其所储存的精微物质,恢复脏腑之间阴阳气血的平衡。

  人与外界交换物质过程,或是体内的物质流动,其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气、水液、食物都是由精微物质构成的,它们在体内的运动转化形式都是升降出入。

  体内精微物质流动不息,循环不止,既是人体生命指征正常的标志,也是体内基本物质发挥生理功能的必不可少的形式。精微物质流动过快、过缓都是病态,流动停止生命就结束。气血津液、饮食水液一旦停滞就成为病气或者是致病的邪气。中医学既有破气解郁的方法,也有理气行气的治疗方法;有破瘀逐瘀的方法,应用更多的却是活血化瘀;逐饮、祛痰、攻积虽可一用,但最常用的是化气行水、温阳化饮、淡渗利水、化痰解瘀、消食导滞。中医治病不是介入、对抗、切除、移植,而是通过治疗进行转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停滞的水饮、痰浊、瘀血、食积流动起来,参加到生命的物质代谢之中,就完成了这种质的转化与质变。中医的治疗完全是“环保”型的,无论对于环境还是人体,都不构成污染和危害。

  现代医学对于气体交换、血液循环的认识,与中医完全相同,人体靠着这种不停的运动,为细胞的代谢运输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人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监视、细胞因子的产生、表达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物质的流动。只不过现代医学强调的是介入,追求特异地消除病因、纠正病理变化、切除病变组织、改造或移植不良的器官,与中医的求和协、求平衡思路不同,方法各异。

  生理病理的精确度不可穷尽
  以现代科学所能达到的精度而言,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精确度是不可穷尽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人体的体重精确到多少微克,或将人体的身高精确到多少微米。肌体组织之中有一个炎症细胞也不等于患了炎症,没有找到或偶然在组织中找到一个突变的细胞,也不能据此即确诊为是否患有癌症

  每一味中草药都富含着几十种以上的成分,如果对每一味中药都定性定量分析之后再应用,那将是难以做到的。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云:“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比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因此,不必要的精细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以极细微的单位称量宏观的物体,更易造成误差。

  不同器官的细胞携带着相同的基因,干细胞的不同分化是多个基因不同调控的结果。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有多种,再加上肺间质之中的细胞共有十几种之多,使肺脏除了呼吸功能之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内分泌代谢、水电解质平衡、心脏血流调节等一系列的功能,肺脏的疾病可以影响全身,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也可以影响肺脏,它已经不能用单一的解剖概念来解释了。其他的实质脏器也与此相似,心的非循环功能、肾的非排尿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都与环境交换物质,进行代谢。组蛋白与非组蛋白对于基因开合的影响、细胞膜不同蛋白分子的结构状态、膜蛋白表面的多糖分子的复杂结构以及这些复杂结构的同分异构的功能状态已经远远超过了细胞因子分泌与表达的复杂性。可以说,生命科学刚刚脱离了器官解剖的婴儿时节,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发达状态。再过一千年,回过头来看今天的器官移植、支架、切除、化疗,也许“幼稚”、“不科学”的结论将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亚健康是很含糊的名称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数据说,世界上有20%的人群患有各种疾病,只有5%的人是健康的,而75%的人群属于亚临床状态,也就是“亚健康”。亚健康其实是一个含糊的名称,它把众多的自觉身心不适,又无法找到病理证实的人群,含糊其词地称为“亚健康”。严格地说,这些亚健康的人们都离开了健康的状态,体内一定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化学的或物理的变化,只是这些变化还没有形成“病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实证”的程度。然而,每年全世界有1000多万人死于亚健康、“过劳死”;几十亿人身心不适,甚至是痛苦不堪,却被当作“没病”,而必须等到有了病灶、需要手术切除、需要器官移植等严重不健康状态时,才能被纳入救治对象,才能得到医疗的帮助,这样的现代医学的“实证观”值得推崇吗?是讲求生命质量的未来医学所追求的吗?

  几乎所有亚健康的人都可以被有经验的中医辨别出是患有什么病证,并且经过治疗,亚健康的人比“病人”更容易转为健康状态,这一切使我们不能不说中医学具有更精确、更灵敏的长处。因为“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中医学最重视人体的自我感觉,不轻易将现象视为假象,不把实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是认为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就足以反映疾病的本质。

  过去我们过分看重了“特异性治疗”,比如对炎症的抗菌消炎被视为最理想的治疗措施。而炎症过程中对神经体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肝脏的各种代谢、肾脏的水电解质平衡、激素代谢、细胞因子表达、基因蛋白调控等因素的影响,都毫无例外地被当作次要因素而很少考虑,仿佛只要有了特效的抗菌、抗病毒药物,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其他的影响都成为忽略不计、无关大局的点缀。SARS疫情的流行过程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在没有任何有效抗SARS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中医却毫不谦逊地说“治愈”了几千名SARS患者!这就是中医所表现的正确的“科学态度”。

  人体在受到疾病的损害而自行修复的时候,需要各色各样的、大量的相关物质做材料,中医药的扶正祛邪药物所含的丰富的化学物质,无疑不是单一化学制剂所可比拟的。中药多层次、多靶点的调节作用也必定是提供符合人体自我修复时所需要物质的过程。这种多种化学物质“无私奉献”、润物无声的调节作用,正是其善于在微观领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所在。

  器官病理只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我们反对把器官形态的解剖作为评价中医价值的标准,但并不否定器官病理学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既然我们把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疾病,那么人体发病时往往已影响到整个器官或乃至全身的机能,这时才能被诊断或治疗,如肺炎、龋齿、头痛、发热等无不皆然。人是一个具有极大缓冲能力的开放系统,各器官组织间有着种种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允许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治疗,所以不论是分子水平的化学合成药物,还是整体水平的针灸、按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现代医学虽对各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相当明确的了解,但在疾病的早期进行病因诊断,要做到比较准确的诊断是困难的,急迫的病情也不允许医生等到病原微生物完全确定后才进行治疗。所以,临床医学对急性病大多只能凭经验推测,而对其他慢性复杂病情能精确测定内外因素的也廖廖无几。所以器官病理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基本着眼点。

  临床上由于过分依赖器官病理,许多人虽然主诉明显而“客观”检查无阳性所见而被诊断为“没病”或亚健康状态。这是在认识论上过分重视“实证”,轻视症状造成的,他们认为现象最不可靠,只有形态学“本质”才可靠。当病人自觉痛苦的时候,体内一定发生了某些理化性质的变化,检查不出来只能是检测还不细致的结果,而微观世界的复杂性是难于用简单的方法阐明的。许多现代医学的检测数据还是很不精确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数据,既不全面,也不是已经达到了最精微的阶段,更不是惟一正确的结论,它不过是指导西医使用化学药物的工具,我们不可神化它的科学性。临床上已经见到许多老年病人因为患有多种慢性病而就诊于不同的专家门诊之间,一天之中使用的化学药物一大把,已经是专家难于说清相互之间的作用结果,普通人难于自行掌握、记得准确的了;检测再精细下去,还不知道需要多少针对“特异靶点”的“特异药物”,其复杂性也远未可知。中药的成分虽然复杂,但在中医的综合考虑下,就可以执简驭繁、标本相和,从而达到预想的结果。

作者: 曹东义 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