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黄龙祥: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

来源:摘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摘要:1问题的提出与突破要正确理解并科学评价经络学说,首先要考察该学说产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困难而又无法回避的学术难题。本文以史料较为完整、可靠的“足厥阴脉”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关于足厥阴经脉“是动”病,人们熟知的传世本《灵枢·经脉》记载如下: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癞疝,妇人少腹肿。可是,直接......

点击显示 收起

    1问题的提出与突破
    要正确理解并科学评价经络学说,首先要考察该学说产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困难而又无法回避的学术难题。本文以史料较为完整、可靠的 “足厥阴脉”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关于足厥阴经脉“是动”病,人们熟知的传世本《灵枢·经脉》记载如下: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癞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对于这段文字,我早已论证它是关于某种病或证的脉诊病候,也就是说它是一组关于某种特定病或证典型临床表现的描述。可是,直接导致古人形成“足厥阴脉”概念的这组证候究竟描述的是什么病或证?一直未有获得明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始终未能破解足厥阴“是动”病的原始意义。

    后来我在研究其他课题时忽然得到启发,很快获得了重要发现:足厥阴“是动”病是对汉以前文献所记载的疝气之一“癞疝”典型症状及重症的描述。

    汉以前文献中,“疝”原本泛指腹部急性肿痛。《说文》:“疝,腹痛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或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心痛;或里急而腹痛。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阴肿下坠曰“喷(癞)”,后来文献中每“癞疝”连称,或称“阴疝”,以别于单纯腹部肿痛的”疝气”。《肘后方·治卒阴肿痛癞卵方第四十二》卷五:“阴丸卒缩入腹,急痛欲死,名阴疝”。而宋以后医籍中所述之“疝气”多特指“阴疝”。宋代官修医学全书《圣济总录·阴疝门》卷九十四:“《黄帝针经》日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是动则病丈夫癞疝,即阴疝也”。

    通过对《黄帝内经》,汉代针灸经典《明堂经》及古代病案的系统考察,得知阴疝的基本症状为:前阴肿痛牵引少腹、腰痛(俯而不仰;或腰痛引少腹、前阴、膝股内臁痛;或少腹肿痛,上引嗌,下引前阴,后引腰痛),并可伴有“口干”(嗌干)、“面暗不泽”(面疵)之症。不难看出,不管阴疝病的临床症状多复杂,其共同的发病部位特点是前阴、少腹及腰部,有时牵涉到咽部及下肢内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阴疝腰痛的特征是“能俯不能仰”,而前引《灵枢·经脉》关于足厥阴脉“是动”病却作“不可以俯仰”,这是传世本《灵枢·经脉》传抄失误所致,当据两种出土的汉以前经脉文献正之:是动则病丈夫则癞疝,妇人则少腹肿。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面疵(马王堆出土汉代帛书《阴阳十一脉》、张家山出土汉简《脉书》)。

    结合《素问·脉解》及《明堂经》相关文字,足证两种出土文献的文字及病症排列次序正确。至此,我们可以判定:足厥阴脉“是动”病所描述的是阴疝的症状—包括其常见症及重症。

    2厥阴脉与阴疝
    2.1  厥阴脉候与阴疝
    前面的考证表明,《灵枢·经脉》所载之足厥阴脉 “是动”病是关于阴疝症状的概括,那么《内经》其他篇关于足厥阴脉病候是否也反映出相同的信息—关于阴疝症状的描述呢?

    2.1.1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骨行内热(《素问·厥论》)。
    2.1.2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 (《素问·热论》)。
    2.1.3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素问·四时刺逆从》)。
    2.1.4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刺足厥阴(《素问·刺疟》)。
    2.1.5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素问·刺腰痛》)。

    2.1.6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径(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
    2.1.7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痛,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
    2.1.8  厥阴毛中急脉各一。王冰注日:急脉在阴毛中阴上两旁相去同身寸二寸半,按之隐指坚,然甚按则痛引上下也。其左者中寒则上引少腹,下引阴丸,善为痛,为少腹急中寒。此两脉皆厥阴之大络通行其中,故日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少腹痛即可灸(《素问·气府论》)。

    从以上《内经》诸篇所论诊断与治疗看,足厥阴经脉、络脉病候皆系阴疝的症状描述,与足厥阴脉 “是动”病的特点完全吻合。

    据以上描述,再结合其他史料,足厥阴“是动”病应作如下理解:是动则病,丈夫则阴疝:前阴肿痛(妇人则少腹肿痛),引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面疵。

    原文之义为:足厥阴脉(足背太冲脉)异常则表明男子阴疝病:前阴肿痛(在女子则可表现为少腹肿痛),痛引腰骶部,能俯不能仰(仰则痛甚),甚则出现口干、面色改变等症。

    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及张家山出土的简书《脉书》所载足厥阴脉“所生病”来看,描述的也是阴疝及阴疝的主症。

    其所产病:热中,癃,癞,偏疝(《阴阳十一脉》、《脉书》)。
    以上所生病之“癞”、“偏疝”即属于阴疝;“癃”为阴疝的主症之一;这里的“热中”又称“中热”(见《素问·诊要经终论》及《灵枢·终始》),盖指病机,与“寒中”相对。用“热中”来说明疝病见于《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综上所述,早期文献中足厥阴脉候,不论经脉病候还是络脉病候,经脉病候中不论“是动”病还是“所生病”,记述的都是阴疝病症。只有揭开这一谜底,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汉以前文献中关于足厥阴病候特征的描述,以及厥阴脉的循行分布规律和厥阴之脉名称的本义。对于前两点已另撰专文详述。

    这里简述“厥阴之脉”的本义。早期足厥阴脉及足厥阴络皆止于前阴,且所诊疗病候也为前阴之病,则“厥阴”之名实与前阴密切相关,犹如“齿脉”与齿、 “耳脉”与耳、“肩脉”与肩的关系一样。正是由于这 “厥阴”本指前阴,只有当“厥阴”本义渐渐被人们淡忘而最终成为“三阴三阳”系统之一时,才可能出现相对应的“足厥阴”、“手厥阴”脉的概念。这是“手厥阴脉”一词很晚才出现的根本原因。

    2.2厥阴脉候与厥阴脉
    如果不是远隔病变部位诊疗点的发现,那么所谓“厥阴脉”等“经脉”及“络脉”的概念永远也不会出现。如前所述,“厥阴脉说”原本是对阴疝病机的一种直观解说,然而在此之前关于阴疝的病机已有多种解说(详见下文),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再创立一种新的理论假说。可是,当古人开始在远离发病部位 (前阴、少腹部)的足背部(太冲脉处)及内踝上方等特定部位诊察阴疝这一特定病,同时直接刺灸该诊脉处治疗阴疝病时,这种新的经验超出了旧有理论的解释范畴,迫切需要一种新理论的支持,于是一种全新的概念—“经脉”、“络脉”便随之出现:其中诊脉处—太冲脉即厥阴脉的起点;蠡沟络—厥阴络的起点,效应点—前阴即厥阴脉、厥阴络的终点;基于相关脉动诊病经验而确定的脉后被称作“经脉”,而基于脉形(盛实、虚陷等)诊病实践确定的脉后被称作“络脉”。换言之,所谓“经脉”、“络脉”是从不同角度对相同诊疗经验的不同解释。也就是说,二者的关系是平行的,而不是主从关系。而且由于传世的络脉学说的文献年代较早且很少变化,从而更多地保存了经络学说的早期特征。

    既然“厥阴脉说”原本是对阴疝病机的一种直观解说,那么最初应当是针对男性而言的。从现存的文献(见上节所引第1、2、6、8条等)中依然可以较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特别是足厥阴络脉,不论是从循行分布还是从病候描述,都非常明确地反映出“厥阴脉原本针对男性”这一“胎记”。

    古人构建“足厥阴经脉”、“足厥阴络脉”概念最初是为解释阴疝发病部位特点,而当这种解释被系统整理上升为一种学说时,则从具体的阴疝诊疗经验事实中加以抽象,提取出共有的本质属性:即阴疝发病部位的特征—前阴、少腹部。从而对经验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上升到“规律”的层面,然后再根据总结出的规律指导针灸临床诊疗,这时无论什么病症,也不论男女,只要出现前阴、少腹部的症状,就都被归属于足厥阴病候,其针灸远端取穴都取“足厥阴经”穴、络穴。这一点从汉代腧穴经典《明堂经》中依然看得十分清楚:

    2.2.1  是动则病丈夫则癞疝,妇人则少腹肿。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面疵,是厥阴脉主治。其所产病:热中,隆,癞,偏疝(《阴阳十一脉》、《脉书》)。
    2.2.2  面尘,腰痛,丈夫癞疝,妇人少腹痛……太冲绝,死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
    2.2.3  太冲穴主治:男子癞疝,女子少腹肿,腰痛,隆,嗌干,热中,面尘黑(《明堂经》)。
    2.2.4  足厥阴之别……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
    2.2.5  蠡沟主气逆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明堂经》)。

    足背部“太冲脉”为足厥阴脉口(这从上节第2条引文看得很清楚),足厥阴脉“是动”病系直接移植于足厥阴脉口的诊脉病候,而汉代腧穴经典《明堂经》太冲穴主治病症包含了足厥阴脉“是动”、“所生”病中的全部症状,甚至连文字都有很高的吻合度。至于足厥阴络穴的主治病症更是与足厥阴络脉的诊脉病候完全吻合。进一步的考察还表明,《明堂经》对于阴疝的针灸治疗,其远端取穴主要取足厥阴经穴(膝以下所有足厥阴经穴均主治阴疝)。这不仅从另一方面揭示了“足厥阴脉口.足厥阴穴.足厥阴经脉”的足厥阴经脉、足厥阴络脉概念的产生过程,而且也表明“足厥阴经、络说”有较可信的实践经验的支撑。

    在十二经脉“是动”病中,除了足厥阴脉外,另有手太阴脉、手少阴脉、足阳明脉、足太阳脉、足少阴脉、足少阳脉“是动”病记述的6组病症也都直接注明了具体的病证名,如果通过考察明确了这些病或证与现代医学所述的病名或综合征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必将对经脉的“是动”病本义的理解会更加准确,从而对于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的了解也更加完整,自然对于经络学说精髓的认识也将更加清楚。

    2.3厥阴脉与相关脏腑
    足厥阴脉与肝的关系如何确立?既知足厥阴脉“是动”病描述的是阴疝的症状,而对于该病的脏腑病机,《内经》、《明堂经》以及《史记·仓公传》等早期文献多从小肠、膀胱解释,因之阴疝又有“肠颓”、“小肠气”、“膀胱气”之称。阴疝与肝的联系,在《内经》只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素问·大奇论》两条脉诊文字,且非专论肝脉。依此推求,当经脉与脏腑建立联系时,直接说明阴疝病的厥阴经脉应当与小肠、膀胱相关联,而不应属之于肝。促成厥阴脉与肝相关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行于肢体内侧的经脉归之于阴经,当经络学说引入阴阳学说时,阴经只能与五脏建立联系。第二,前阴为宗筋(即筋之总汇),而肝主筋。

    2.4对阴疝病症的古今解释
    如前所述,“厥阴脉说”实际上是古人对阴疝病机的一种直观解释,那么如果能够发现同一时期或更早时期关于阴疝病机的其他解说,则对于正确理解经络学说(包括其理论形式及科学价值)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传世本《内经》中对于阴疝的发病机理,除了经络学说之外(或者说在“经络学说”建立之前),还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股)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灵枢·刺节真邪》)。这是从相关联的腰、前阴、下肢等功能来解释阴疝的典型症状:阴肿、腰痛不可仰、行动不便。

    古人不满足仅仅从功能上说明,还要从结构的联系上作出最直接的解释: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灵枢·四时气》)。这是从形态结构的联系上直接解释阴疝的发病特点,显然这里关于“小肠”的形态描述是通过中医常用的“审症求因”的方法推测的,而不是通过解剖的方法客观观察的。相信今天谁也不会奉着这条经文,在人体中寻找与睾、脊、肝、肺、心相连的“小肠”。可实际上,上述“小肠”的分布与《灵枢·经脉》所述之“肾经”分布相同,如果将上文前一“小肠”改作“肾”,后一“小肠”改作“肾经”(或 “肝经”),那么一定有人会百折不挠地用种种能够想到的先进方法或手段去寻找与经文描述相应的“特殊结构”。这说明中医经典中同一个术语有时表达不同的内涵,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当代经络问题实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厥阴所谓癞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日癞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癞癃疝肤胀者,日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日癞癃疝也(《素问·脉解》)。

    这又是用汉代流行的“卦气说”解释,完全是“天人相应”、“取类比像”的思维方式。
    以上这三种解释分别从功能、形态上的联系以及采用《易》学“十二辟卦”说对于相同的诊疗经验所做的不同解释。

    那么,对于中医文献记载“阴疝”的典型症状,现代医学是如何解释的呢?
    任何因素刺激、损伤了髂腹股沟神经,即可产生一种髂腹股沟区疼痛综合征:表现为腹股沟区剧烈疼痛伴腰骶部、股内侧及阴囊区疼痛,直立、行走或咳嗽时症状加重,故腰痛不可仰,患者常取轻度髋屈曲和内收姿势(腰.股神经痛在直立、行走或咳嗽时可出现由腰部向腹股沟、股前侧乃至小腿内侧的放射痛)。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髂腹股沟神经起源于腰脊神经,此神经出腰大肌外缘后,越腰四方肌前面到髂前上棘内侧,并先后穿过腹横肌及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下面沿精索继续前行,最后在腹股沟外环处穿出腹外肌腱膜,并分出终支至耻部、腹股沟及阴囊区皮肤。此外,该神经尚分出一肌支支配下部的腹壁肌肉。

可以说这段文字解释了阴疝典型症状的全部机制,而且其解释的科学性显然胜出包括经络学说在内的古人诸说,然而经络学说的科学价值非但不因此而降低,反而显示出更大的吸引力。那么,经络学说的诱人之处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上述史学研究的新发现,使我们能够更准确、更清楚地回答这一数十年没有阐明的关键问题。
3两点启示

     3.1  经络学说的科学价值在于盛装其中的经验事实及由此而导出的一般规律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经络学说的科学价值不在于十二条“线”,而在于这些线所捆绑的经验事实以及对这些经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表达。古人无论对具体的阴疝典型症状的解释,还是对通过阴疝诊疗经验导出的人体足背、前阴、少腹部相关联系的一般规律的解释,对于我们今天的实验研究都不再重要(这些解释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重要的是其解释的对象本身—机体特定部位间特定联系的规律是否可靠、完整,以及将这些经验事实置于现代科学的背景下考察,是否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我们今天研究经络学说的目的是要对其中至今仍具有重大价值的经验事实与规律给出新的解释,建立新的学说或理论,而不是要证明经络学说中解释成分的科学性。具体对足厥阴脉而言,我们不是要百折不挠、千方百计地寻找到连接足背、前阴、少腹、腰、舌及相关脏腑的“特殊结构”,而是要在检验古人总结的人体特定部位间特定联系规律的可靠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阐明其复杂的联系方式与过程。

    3.2  经络学说中的科学思想将成为探索生命本质未知领域的向导
    尽管现代医学现有的知识已经可以对具体“阴疝”的典型症状作出较完整而合理的解释,然而由于缺乏与经络学说相对应的关于人体相关部位联系的理论背景,一方面难以由此引导医学研究的新发现;另一方面,从现代医学文献记载的上述以及其他大量还不能解释的临床综合征中(例如Behcet综合征、 Jacobs综合征所表现的口舌与前阴部的关联现象)不难看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医学工作者已经不自觉地观察到人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定部位间的关联现象。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西方医生不会有意识观察、收集这类病案,即便有零散记载,也很难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更不用说阐明其机制,因为现有的医学体系缺乏容纳这些经验事实的理论框架,由此现代医学一直未能抓住探索人体奥秘新领域的宝贵机遇。

    无论古人对于人体特定部位间相关联系经验事实的解释,以现代医学水平衡量是否正确,但只要相关的古今临床诊疗经验是可靠的,比如古人用“足厥阴经脉”、“足厥阴络脉”所承载的关于下肢特定部位诊察,治疗小腹、前阴、腰骶、口舌部及相关脏腑病症的经验是可靠的,而这类经验极有可能成为人类探索生命本质未知领域的向导。这正是古代经络学说所蕴涵的重大科学价值之所在。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再通过认真严格地临床实验,去除古代文献记载的经验中因各种主观因素的“污染”所掺杂的虚假的经验描述,然后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系统考察以及临床上的再一步有针对性的观察,补充古人经验陈述中所欠缺的事实,这时—也只有这时,我们就会打开一扇新的观察生命奥秘之窗。

作者: 黄龙祥: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b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