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膜原的真三元结构

来源:摘自《中国中药杂志》文/苏云放
摘要: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真三元:符号自身,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系统,对中医温病学膜原证的规范化研究,提示了一条可以解构的思路。膜原符号自身系统,历经医界的千年探寻,其真三元结构曲隐未见。有人认为膜原,乃人体结构中的一些粗略的解剖组织,或是中医辨证的定位点,也有人认为膜原是前人的一种假说,人体内根本就找不到结......

点击显示 收起

  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真三元:符号自身,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系统,对中医温病学膜原证的规范化研究,提示了一条可以解构的思路。

    膜原符号自身系统,历经医界的千年探寻,其真三元结构曲隐未见。究竟什么是膜原,众说不一,所谓“医者,意也“,只可心中意会,难能文字表述。有人认为膜原,乃人体结构中的一些粗略的解剖组织,或是中医辨证的定位点,也有人认为膜原是前人的一种假说,人体内根本就找不到结构的膜原。那么《黄帝内经》为什么要提出膜原说,吴又可为什么要引用膜原作为外感病,疠气侵入人体潜伏的一个“巢穴“,一个靶点;并运用膜原受病说,在温疫病治疗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历史成果。吴氏的膜原说决非凭空意造,而是经受了数百年的临床检验,至今在中医l临床各科治疗上乃有极高的效应。膜原已成了中医诊断学上的一个经典命题。

  这就有必要对膜原符号的自身内涵,进行追踪与捕捉,《内经》是膜原学说的始作俑者,论述有三:一是《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模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二是《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三是《灵枢·百病始生篇》邪“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不去,息而成积”。以上三处论述:①五脏一横连一膜原,②肠一膜原之下一胃,③小肠一一 膜原,④肠胃之外一一膜原。依据上述4点相关的膜原自身符号“所指”,现代的质疑是,膜原能在解剖学上确立吗?是生理结构的实体,还是人的虚体功能态?吴又可创立膜原说的本意是什么?要解开这些疑窦,就须追踪膜原符号学的对象。

    “募原”与“膜原”相通约,南北朝的全元起以募作“膜”,丹波元简谓膜仍维幕之幕,知此募一幕一膜的互易变由,迨至有清一代温病四大家出,“膜原”的符号自身得以规范。膜 原的“能指”对象,截止当今,医界已形成了“四块二义”说,“四块”的信息载体是:①膜原位于中焦的胃上口,②膜原处于人体的半表半里之间,③膜原是人体肌肉系统中的筋膜与腱膜:消化系统中的肠系膜、腹膜、呼吸系统中的胸膜,横隔膜,以及网状内皮组织;依附粘着于全身上下的一种刚柔相间的结缔组织。④膜原是人体内一层防御系统,它近似“淋巴系”,“网状内皮系统”等组织…。所谓“二义”说指的是广义与狭义膜原说,相对而言②③④是广义膜原说,①属狭义膜原说。这样按照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真三元结构,膜原符号过程对象的内涵,存在着一个当代解释学的思辨层次。

    雅各布森认为符号的两个方面,一是可以直接感觉到的指符(signans),二是可以推知和理解的被指(Signatum)这与符号学的创始人瑞典的索绪尔,凡所有符号皆有一个“能指“和“所指”的二个系统是一致的。当“被指”(signatum)与“所指”的二个鼠标逼近膜原符号对象的底蕴时,我们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一个真三元结构,这个结构超越了西医的形态解剖层次,它来自人体的结构实体,却高出了解剖结构。

    膜原作为中医形而上虚体的模型思辩认知范式之一,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发生学上,是只有结论没有“过程”的非线性虚体结构。其“过程”淹没在只可意会,难以表述的“浑沌”中,它既不具备数理逻辑推理,又不属实证理论,更不能证伪与证实。是建立在直觉心悟,类比取象,以“一步登天”式的直觉揆度,医学一.卜一心悟,退与病谋,进与心谋的华夏传统悟性思维模式上。它的“被指”有几个演绎阶段:《黄帝内经》阶段,介于直观粗略的形态学结构与功能态“浑沌”膜原说,吴又可《温疫论》中的膜原,旨在温疫之疠气侵入人体半表半里内伏藏的一个病位—“巢穴”膜原说,薛生白直指“膜原为三焦之门户“,把膜原说作为人体上中下,三焦气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气化的出入口。丁甘仁从多科临床辨治上打破了疫证疠气膜原说的狭益圈子,扩展到湿热秽浊,内妇儿科杂病的多科治疗领域。现代临床已将膜原辨证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疾病领域,取得了优于西医药的良好疗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3(癸末)年,流行于广东省的烈性传染病SARS,中医专家运用吴又可膜原学说辨治 SARS,选择达原饮、藿朴夏苓汤加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医中药治疗SARS受到WHO的高度重视,举世为之瞩目。

  沿着膜原真三元结构系统的伸展,膜原模型思辨的一个终极“意指”是清晰的:诸家的膜原解释系统最终的目标就是,什么样的膜原辨证规范才是确实的疗效,包括理法方药的组方配伍、君臣佐使的用药剂量。传统中医认为凡是临床治疗“靠得牢”有实效的,就是理论创立的支撑点。当吴又可观察到疠气袭人,初邪往往不与营卫相涉,不表现任何症状,并不遵循伤寒六径,温病表里传变规律发病。“内不在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者也“。正因为疠气袭人伏居人体的半表半里之膜原,汗之不可,清之不得,攻下铸错,只有驱使邪毒速离膜原才是正治法,为此吴又可创立了达原饮、三消饮、驱祛疠气速溃。

    薛生白继吴氏膜原论,在膜原符号对象的解释“意指”上推进了一大步,“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薛氏“膜原——三焦门户”说,要害在“门户”二字,有门户必有内室,内室与门户之间的开阉、升降,转输存在着一个枢机系统,其驱动力就是人身的三焦气化。它是水谷的运行,痰湿的决渎,五脏通会元气,游火升降出入的道口——膜原的开阖以达到实施的。是人体超解剖结构,隐态系统内一个子系统,这就为我们解构膜原的曲隐之绳结,指点迷径。 
  
    从吴又可的达原饮到叶天士的辛开苦泄法,薛生白的仿吴又可达原饮,宣透膜原辟秽化浊法。从雷少逸的宣透膜原法到刘松峰的松峰达原饮,俞根初的柴胡达原饮,以及樊开周的新定达原饮。膜原证的辨证思路在大大开阔了,治疗的病种从吴氏单一的疫证疠气,延伸到内外妇儿多科疾病。到了丁甘仁先生时代,凡临床见到的属于湿热秽浊的内科杂病,只要证型、病机与膜原相合就可以辨证投药,丁氏的疏解透达膜原法用药更为清轻灵动,极俱流通之性的芳香类药与淡渗、苦寒佐使,疗效良好。

    膜原学说之所以值得我们追踪与剖析,因为它历经数百年的临床检验是有效的理论,尽管证规范化研究有难度:如虚体结构,功能态的模糊性,“证—张力”系统之间的宽泛无序性。但在它隐曲的底蕴内却存在着一个真三元符号结构的解释学系统,具体内涵是动态的不固定的;膜原的表现体,符号对象、场所,互济共处于“三合一”内,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把钥匙,试图打开中医经典理论,为什么只有结论没有过程的这只黑匣子。



作者: 膜原的真三元结构 / 2006-9-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