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皋永利:要辩证地看待“整体观念”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整体观念,在中医学范畴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疾病认识上的联系观和整体观,即把人体与自然、五脏与六腑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脏腑相关思想以及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都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强调和反映。从哲学的角度看,整体观念是客观、全面认识事物的科学......

点击显示 收起

 整体观念,在中医学范畴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疾病认识上的联系观和整体观,即把人体与自然、五脏与六腑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脏腑相关思想以及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都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强调和反映。从哲学的角度看,整体观念是客观、全面认识事物的科学而基本的指导思想,仍然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正确内容。但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的经典理论,由于它形成年代的久远和背景条件的局限,导致了它与时代相应的思想内涵的狭隘性。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注重横向联系,略于纵向联系;注重外在“象”的变化,短于内在机制的客观分析;重于宏观把握,轻于微观认识。
  所谓整体,用现代的观点去看,它不仅有横向联系,更有纵向联系。把人体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不但要与周围同级别系统发生横向联系,还与系统内不同级别的子系统发生纵向联系,只有把纵、横两个方向的联系都考察在内,才算是真正的整体观。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解剖学的不发达而不能满足中医飞速发展的需求,中医发展只能依靠古代哲学的扶持前行,于是便导致了中医学的“发育不良”,并使之患上了顽固的古代哲学依赖症,始终不能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与哲学进行分离而遵循自身规律前进。应该说,中医学发展到今天这种状态,并非是中医发展的初衷,而是时代使然。
  中医的整体观念在不断发展中具有了系统论思维的特征,已高于古代整体论的水平,为此有人将中医的整体观念称为中医系统论思维。但是,由于中医系统论思维并没有冲破古代整体论思维的束缚,仍然带有古代整体论思维的烙印,所以中医的系统论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着时代差距,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如同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质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则不清楚,还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细、严格程度。“细节不清”,这就是中医整体观念这一优势所同时并存的不足。
  由于中医整体观念对“细节”认识的缺乏,给中医思维模式带来的缺陷是严重的,它直接影响和阻碍了中医由横向向纵向、由宏观向微观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现代科学技术向中医学科的渗透和对中医研究的支持。于是中医学只能局限在一个与现代科学技术完全隔绝的环境中用古老的宏观、模糊的方法“自主发展”。
  中医学尤其注重疾病的预防,强调未病先防。今天看来,与西医相比,中医对一些疾病的预防水平已落后于西医。中医预防疾病发展是通过观察机体外在证候的变化来进行的,而现在许多疾病的早期并没有证候可察,即无证可辨,等到证候显现时则往往已失去了疾病预防的时机。如某些癌症的早期,不少病人并无异常感觉,而往往通过查体时无意发现。通过现代仪器的早期检查,及早发现疾病萌芽期的细节变化,可以使疾病在尚未发展和传变时即被祛除,这是现代科学背景下西医学发展的优势。就一般而言,机体内在的病理细节是外在证候变化的基础,从发生学的逻辑关系上看,病理细节变化先于证候变化。中医也认同这一逻辑关系,所以强调“有诸内必形诸外”。但是,由内在病理转化为外在证候则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证候显现晚于病理变化,证候判断晚于病理判断。
  系统研究与还原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二者并不相互排斥。同样,整体研究与局部(细节)研究也是如此。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要想把它的生理、病理学机制一一弄清楚,仅靠单一方法是不行的。中医学虽然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但是它的自然科学属性也决定了它必定有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沟通的切合点。所以,细节研究、分析研究也一定适用于中医学。一些有关病理细节研究的成果现在已经开始应用于中医临床,如无症状的糖尿病早期、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现在中医临床并不因为它“无证可辨”而视而不见,而是自觉将四诊的触角深入体内,将早于证候发生的内在病理改变纳入诊治的范畴,借助现代临床科学仪器的检测,使与疾病相关的病理细节变化及时表达出来,根据各种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诊治。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诊疗方式定性为“中医西化”,因为在无证可变的情况下,自觉地将视野深入到疾病的病理细节,去探索无证候状态下疾病治疗的规律,这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发展与丰富,是中医思维模式的觉悟。
  将中医整体观念换称之中医系统论思维,是因为中医整体思维模式与现代系统论思维有着许多相似点,与现代系统论思维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尤其突出的一点就是都将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系统的内部联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事物非线性联系的特点就是纵横交错。中医的系统论思维之所以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具有时代差距,就在于中医系统论思维中缺少对系统的纵向认识。所以说,中医的整体观念即中医系统论思维,要达到现代系统论思维高度,就必须突破古代整体论的束缚,不仅仅满足于对人体外象的认识,还需要透过外象进入到人体内部,将人体外与内的联系,左与右的联系,上与下的联系,尤其是人体系统内不同级别的子系统的细节联系弄清楚。
  现在有一种观点影响着中医思维的完善。那就是因为系统结构是复杂性的,系统内部的联系是非线性的,故而认为对系统内部的细节研究是徒劳的。这实际是对现代系统论思维的错误理解。中医系统论思维之所以不能与现代系统论思维等同看待,是因为缺少还原分析研究的支持,也就是说,中医系统论思维的形成,没有经过对人体细节研究的实践过程。如果不补上“细节研究”这一课,中医的系统论思维就难以冲破古代整体论的束缚,难以达到现代系统论的水平。
  中医理论要发展,就首先要对原有理论内涵与现代认识进行比较,发现其不足并完善它,才能使中医的优势理论成为优势。相反,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中医的优势,不在实践中去不断发展它,而在飞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将中医的优势视为永恒不变的、绝对的,这就违背了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整体观念,从字面观,其科学性毫无疑义;而将其放到中医学的语境中,它便带有了特定的意义,它的狭隘性才得以表现出来。希望通过对整体观念的现代分析,引起学界对中医理论的全面回顾与反思,对中医理论,特别是对中医的优势理论进行客观评估,分清真正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扬长“补”短,相信中医理论一定会有突破性发展。

作者: 皋永利 2006-9-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