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肠屏障功能障碍与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报
摘要: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食物及蠕动功能外,还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功能。肠道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等组成…。机械屏障由肠道黏液层、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等构成。化学屏障也称“肠--肝轴”,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菌......

点击显示 收起

 

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食物及蠕动功能外,还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功能。肠道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等组成。机械屏障由肠道黏液层、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等构成;化学屏障也称--肝轴,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菌酶、黏多糖等化学物质构成;微生物屏障则由肠道常驻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构成;免疫屏障主要由肠道免疫系统的细胞群构成。正常情况下,肠屏障能阻止肠道内细菌及其分解产物经肠壁扩散至机体内。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应激状况下,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内细菌及内毒素发生易位,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因此,肠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1肠屏障功能障碍及其机制  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原发于肠道疾病、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各种理化损伤、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危重疾病,其他如饥饿、营养不良、长期全胃肠外营养等有关。这些病因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受损、肠局部免疫功能受损、肠菌群失调和肠动力障碍。主要机制归纳如下:

11缺血缺氧与肠黏膜损伤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流的30%流经胃肠道。当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休克时,机体为了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使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胃肠道血流明显减少。若全身血流量减少10%,即可导致胃肠道血流减少40[3]。研究表明,在各种应激时,胃肠道最早发生缺血缺氧,又最迟得到恢复,易较早受损或衰竭_4J。因为肠黏膜在解剖上有其特点:小肠绒毛营养血管呈发夹状,发夹顶端位于绒毛项部,故其血供较差。加之绒毛营养血管从母支直角分发,致营养绒毛血液的氧容量下降,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肠绒毛顶端更容易发生缺血性损害。

12内毒素与肠黏膜损伤细菌易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为肠内细菌或细菌产物内毒素出现在非正常的部位如肠系膜淋巴结或门静脉系统,进一步进入远离肠管的其他器官组织。细菌易位是肠黏膜屏障损伤,肠的渗透性(permeability)增加所致。正常情况下,专性厌氧菌(主要为双歧杆菌等)与肠道上皮细胞紧密结合而占据其空间,形成菌膜屏障,进而限制肠道潜在致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通常为兼性厌氧或需氧菌)粘附至肠上皮细胞。病理因素和治疗干扰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促进细菌移居,致病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肠道细菌可通过细菌蛋白酶等对肠上皮细胞微绒毛膜蛋白直接产生破坏作用,或改变肠道上皮细胞的生化反应,使微绒毛受损甚至消失。内毒素是G菌胞壁的脂多糖(LPS),其生物学效应及病理生理作用是由脂多糖的类脂A部分所致。LPS可诱导小肠间质层成纤维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a),后者导致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松开,并加重肠道局部的炎症反应。LPS所致的肠屏障功能障碍和细菌移位与其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系统(iNOS)生成大量NO有关,大量NO使肠壁通透性增加。另外,过量NO损伤肠屏障功能与其形成的大量过硝酸盐有关,可使细胞线粒体蛋白硝酸化而影响细胞呼吸,而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又激活了半胱氨酸蛋白酶级联,诱导肠细胞凋亡。

13炎症介质与肠黏膜损伤黏膜屏障损伤、各种严重病理过程促进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而SIRSMODS伴随的全身和局部炎症介质的大量增加则进一步加重了黏膜损伤。肠缺血可以引起氧自由基生成过多,自由基生成主要因缺血组织中ATP急剧降低,生成大量的次黄嘌呤;再灌注时内皮细胞黄嘌呤脱氢酶(xD)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XO),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另外,自细胞贴壁、吞噬或被内毒素激活,可引起细胞内呼吸爆发,形成大量的氧自由基,后者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而造成细胞损伤。这些氧化物具有趋化性,可导致多形中性粒细胞(PMN)激活,PMN胞浆内含有大量毒性物质,激活后产生大量氧化产物、蛋白水解酶和阳离子蛋白等,进一步使多种炎症递质如 TNF—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IL6等释放而造成组织损伤。肠道粘膜损伤可导致正常黏膜屏障受损,从而出现菌群移位,进一步出现机体炎症反应放大和MODS发生。

2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

21  维持肠黏膜组织的完整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及其表面黏液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成了肠黏膜屏障存在的重要解剖学基础。益气健脾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的不同提取部位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具有调控作用,从而保护黏膜损伤,促进黏膜修复。大黄不仅对大鼠肠黏膜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肠黏膜杯状细胞增生,分泌黏液保护肠黏膜,阻止毒素与上皮细胞接触,从而对肠黏膜完整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肠上皮细胞(1EC)的完整性是保证肠机械屏障功能正常的关键,血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升高反映了IEC的损伤和肠屏障结构的破坏程度。藿香正气软胶囊可使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肠屏障功能提高,有益于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维持肠机械性屏障功能的正常L12 d。四君子汤加大黄能降低脓毒症大鼠肠黏膜通透性.防止肠道细菌易位,对肠黏膜屏障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2调节免疫功能  胃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及黏膜固有层和其所属淋巴组织,构成特有的胃肠道局部免疫系统,是肠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黏膜免疫中,固有膜的浆细胞分泌的分泌型IrA(slA)发挥着重要作用。芪连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gAlg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动物试验治疗组肠黏膜 sJg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P<O01,表明芪连液有提高肠道免疫能力,保护肠黏膜的作用。大黄多糖可明显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细胞多种损伤有保护作用。它能使小鼠肠黏膜固有层中浆细胞明显增多,从而促进sIgA分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能力。23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  氧自山基、TNFNO在肠黏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实验证明,川芎嗪能直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膜磷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合成NO,抑制TNF—a、白细胞介素一等炎性介质的分泌释放,从而减轻失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生脉注射液能有效地抑制NO活性,发挥抗炎效应,其清除氧自山基的作用可能与人参皂甙直接灭活黄嘌呤氧化酶,清除氧自由基的效应有关。杜仲叶中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能改善烫伤所致肠黏膜损伤,使肠黏膜损伤指数降低,蛋白质、DNA、还原型谷胱肽(GSH)含量增加,DNA损伤程度减轻,其机制与槲皮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3分析与展望中药保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疗效和优势也逐步得到肯定。中药对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广泛地体现于肠黏膜的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各个方面,但是,由于目前临床研究多限于经验总结,尚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双盲以及对照试验,因此,今后尚需进一步使中药研究系统化、规模化和持续化,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利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方法、新技术,提高研究水平,为临床应用提供确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开辟中药防治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现代化前景。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