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平肝补肾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眩晕、心悸、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腰膝疫痛、尿频尿黄等。由于激素替代疗法(HRT)易导致阴道出血、体重增加、乳房胀痛及远期可能出现的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不良反应而使其应用受到影响,而中医药以其良好的疗效日益......

点击显示 收起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眩晕、心悸、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腰膝疫痛、尿频尿黄等。由于激素替代疗法(HRT)易导致阴道出血、体重增加、乳房胀痛及远期可能出现的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不良反应而使其应用受到影响,而中医药以其良好的疗效日益受到关注。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上因辨证方法不同,其效果也有异。笔者现将有关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再认识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脏躁”、“百合病”等范畴。中医认为,妇女经断前后,由于肾气日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精血日趋不足,肾的阴阳易于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出现各种证候,所以,既往多以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来分型证治,验之临床,难以取得良好疗效。实际上,病之初为肾虚,久则因肝肾同源,会出现肝肾阴血俱不足,水不涵木,肝木失荣,肝阳偏亢,从而出现头晕头痛,面潮红,潮热出汗,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瘦软,五心烦热,伴月经量少后期,或量多、淋漓不断等,病变的重点已为肝阳上亢。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治则,应以平肝潜阳为主,兼顾补肝肾之阴等法。
       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侮的关系,由肾阴虚可致肝肾阴虚,由于水火不能既济,肾阴亏耗,虚阳亢动,上扰心神,故见心烦少寐、惊悸、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疲软、潮热、盗汗等心肾不交之证。
       瘀血也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个常见之证,因女性患者情志易郁结,血行不畅,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内热煎熬血液,湿热痰浊阻遏脉络也可形成瘀血,见月经量少、色黯多血块,经期后错,胸闷胸痛,舌质紫黯有瘀斑等。
       因既往下焦蕴有湿热,膀胱气化不利,可有尿频尿急、尿路灼热或带下量多、外阴瘙痒等,而妇女年逾七七,因肾脾俱亏,中气下陷,下元不固,膀胱气化无权,湿浊留连,稍有劳累,淋证反复发作,症见夜尿多、尿淋漓不已,或有排尿困难、尿失禁等。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之本为肝。肾阴虚,病之标以肝阳上亢为主,兼有心。肾不交、瘀血内阻、湿热(浊)留连等,而烘热汗出后畏寒应为。肾之阴阳两虚之证,且持续时间多不长;而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主症的临床所见并不甚多,而是常混杂出现,治疗用药上亦较难。
       2.治疗原则
       围绝经期综合征既往治疗常以滋阴补肾、温补肾阳或阴阳双补为主,并多选用淫羊藿、仙茅、菟丝子、巴戟天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药物,或选用二仙汤、二至丸、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方剂,但其临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围绝经期综合征由肾阴虚、肝肾阴虚进展到阴虚阳亢,表现为眩晕头痛、心烦易怒、面赤烘热汗出、血压多升高等,还可因。肾阴亏不能上济,心阳亢动而惊悸、失眠多梦。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应以潜降上亢之阳为要,配合滋补肝肾之阴及安神、化瘀、清热利湿等法。
       3.方药应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应以潜阳配合滋补肝肾,如滋水清肝饮、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二至丸等等,其中生地黄、熟地黄、知母等甘寒滋腻恐恋湿碍胃,牡丹皮、栀子、黄柏等苦寒辛燥又伤胃伤阳。若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浮肿便溏等症明显者选用二仙汤、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方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附子、肉桂等。使用活血化瘀方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等。尿频数、尿黄、尿路热痛等反复发作,乃肾虚下元不固、膀胱气化无权、湿浊留连,可配用无比山药丸、八正散等,药用土茯苓、萆薢等。若睡眠障碍明显,入眠难、易醒、惊恐多梦且多恶梦等,治选养心重镇安神药,如龙齿、磁石、鸡血藤、夜交藤等。腰膝疫痛为肾亏,应选用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补肾强筋骨药。
       笔者自拟鳖龙汤应用临床有较好疗效。基本方组成:鳖甲、龙骨、龟甲、牡蛎、当归、丹参、何首乌、怀牛膝、土茯苓、萆薢、夜交藤、黄芪。方中鳖甲咸平、龙骨甘微寒为君药,平肝潜阳滋阴;龟甲甘咸平、牡蛎咸微寒为臣药,平肝潜阳且补肾健骨。上4味药为甘、咸微寒之品,避免了其他药物伤胃恋湿之嫌。佐以当归、丹参活血养血;何首乌、怀牛膝补肝肾益精血;土茯苓、萆薜利湿化浊;夜交藤养心安神;黄芪益气固表止汗。诸药合用,可潜降肝阳、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利湿导浊,兼有安神作用。
       4.典型病例
       患者,女,47岁,2007年4月28日初诊。自诉:头晕烘热汗出,伴停经半年。于半年前月量少后渐停,头晕头痛,面颈部烘热汗出,日发数十次,面部潮红,心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乏力明显,腰膝瘦痛,尿频尿黄、尿路灼热,便干,经诊投服“更年安”等药效不佳。查:心率83次/min,BP 126/86Hg。舌质紫,苔白,脉沉弦细。予鳖龙汤平肝补肾、化瘀清热利湿。处方:鳖甲(先煎)20 g,龙骨(先煎)30 g,龟甲(先煎)20 g,牡蛎(先煎)30 g,丹参30 g,当归20 g,何首乌20 g,怀牛膝30 g,土茯苓30g,萆薜20g,夜交藤30g,黄芪20g,浮小麦20g。每日1剂,水煎服。
       2007年5月5日二诊:服上药3剂后,月经即行,量色均可,烘热汗出明显减少,睡眠好转,尿频尿黄减轻,继服原方。
       2007年5月20日三诊:患者面颈部烘热汗出已偶发,睡眠可,乏力不著,腰膝痛轻微,守方续服。
       2007年6月4日四诊:月经如期,量色均可,无明显不适。
 

作者: 刘臣等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