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防治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临床常见。糖尿病高血压对心、脑、肾损害程度远大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病人。因此,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关于高血压的处理指南中明确规定:凡是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都定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往往超重或肥胖,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饮食治疗使体重减轻......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高血压并存临床常见。糖尿病高血压对心、脑、肾损害程度远大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病人。因此,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关于高血压的处理指南中明确规定:凡是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都定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服用降压或降糖药物。

     其治疗措施有:

     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往往超重或肥胖,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饮食治疗使体重减轻,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压、血糖。

     2.降低总热量的摄入,限制钠盐及脂肪的摄入,高纤维素饮食。具体是:①烹调用盐每日不超过6g;②食用油20~25g/天;③增加新鲜蔬菜摄入,蔬菜400~500g/天,水果100g/天;④肉类50~100g/天,鱼虾类50g/天,蛋类每周3~4个,乳类250g/天。

     3.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每周4~5次,每次至少30min,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慢跑或散步。

     4.戒烟和限酒:戒烟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过量饮酒可使血糖、血脂、血压升高,合并肝病;空腹喝酒又容易诱发低血糖,因此每日饮酒以乙醇计算应<20g/天,饮酒后血压明显升高者应减量甚至戒酒。

     5.在上述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根据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服用合适的降糖药物。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以下,最佳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但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快。空腹血糖控制于4.4~6.1mmol/L为佳,餐后血糖以4.4~8.0mmol/L为宜,每3~4个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于6.5%以下为宜。血糖的控制达标往往比血压的控制达标困难得多,因此应优先严格控制血压。

     6.药物治疗。按舒张的高低分为轻、中、重度高血压。轻度:舒张压90~104mmHg;中度:舒张压105~114mmHg;重度:舒张压>115mmHg。根据高血压程度以及治疗反应进行阶梯治疗已为国内外普遍接受。

  第一阶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首选利尿剂,噻嗪类利尿药降压效果肯定。但失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易引起失钾。保钾类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易致血钾过高,有肾功能不全时不宜采用。

     第二阶梯:利尿剂加p阻滞剂,如心得安或交感神经阻滞剂。利血平、可乐定或甲基多巴,或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等。然而心得安可延长和抑制低血糖反应,促使心衰,升高甘油三酯,并致哮喘,故糖尿病高血压时不宜选用;利血平易致老年人抑郁症,亦少用,较多用者为可乐定、心痛定。另外,甲基多巴可致阳痿,故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时慎用或禁用。

     第三阶梯:血管扩张剂肼苯达嗪、哌唑嗪或巯甲丙脯酸等。哌唑嗪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糖尿病伴有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为一种强有力的降压药,起效迅速,降压满意,常用量25~100mg/日,肾功能不全者仅需12.5mg,每日3次。

     第四阶梯:血管扩张剂长压定或巯甲丙脯酸。

     总之,长期利用利尿剂降压易发生低钾及高血尿酸,并影响糖、脂代谢;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阻滞剂易引起阳痿、忧郁症、体位性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延长和抑制低血糖反应,干扰糖脂代谢,促进哮喘、心衰发生,故以上降压药糖尿病高血压时不宜选用。临床常用的是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副作用少,但偶可因扩血管引起头痛、面部潮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巯甲丙脯酸可使血钾、肌酐升高,故临床应用时均需注意。目前钙离子拮抗剂已有缓解片,如络活喜每日1次,每次5~10m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缓释片,如洛汀新,每日10mg,疗效好,副作用明显降低。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