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摘要:辨清脏腑病机,把握病情变化我国是肝病高发地区,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达3000多万人,绝大多数患者伴有肝纤维化,若未接受适当治疗,20%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口。本病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致的一种传染病,具有皆相染易的特点,故中医认为其病因是一种疫毒之邪,具有病情顽固,病势缠绵,病程较......

点击显示 收起

  辨清脏腑病机,把握病情变化

  我国是肝病高发地区,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达3000多万人,绝大多数患者伴有肝纤维化,若未接受适当治疗,20%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口。本病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致的一种传染病,具有“皆相染易”的特点,故中医认为其病因是一种疫毒之邪,具有病情顽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邪恋正虚的病理特点,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大多迁延不愈,预后较差。为此,近30年来全世界的肝病专家都在不断研究其治疗方法。当代肝脏病学奠基人Hams Pop~ per教授20多年前曾说过:“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谁将能医治大多数肝病。”目前中医药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它在抗纤维化研究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把握三个关键:

  1.围绕病机,辨清证候。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正虚邪恋,疫毒内伏,痰瘀阻络。初起湿热疫毒侵袭肝胆,肝气郁遏,热毒炽盛,木不疏土,脾胃气滞,继而横逆乘脾,脾气虚弱;肝郁日久,因乙癸同源而及肾;若化火伤阴,肝阴耗伤,则致肝肾阴亏;若湿盛伤阳,轻则脾阳不足,重则肾阳衰微而致脾肾阳虚;郁久则经气不畅,脾虚则痰饮内生,络脉阻滞,瘀血内停而致痰瘀交阻。凡此种种,虽皆有正虚,然疫毒之邪留恋未除,故证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床表现为疫毒炽盛所致黄疸、口苦、便秘、溲赤等;湿热与气郁相兼所致胁胀纳呆、情绪波动等;脾虚湿困所致身疲乏、纳差呕恶等;肝肾阴亏所致双目干涩、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所致畏寒喜暖、食少便溏等;痰瘀阻络所致面色晦暗、肝掌舌紫等。

  2.权衡正邪,图本治标。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本病虽起病于肝,其损却在脾胃,临床上不论何种证型均表现有胃呆纳少、神疲乏力等脾气虚弱证候。另外,肝病始终离不开肝郁湿阻、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而湿热所具有的隐匿性和渐变性特点,既暗耗正气致虚,又为疫毒的存在提供了适宜的内环境。为此,湿热、气滞和血瘀是本病的三个主要病理因素,常相合为病,而肝、脾、。肾三脏虚损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一般来说,乙肝初期多为肝胆湿热,疫毒蕴结;中期多为肝郁脾虚,湿阻阳遏;末期多为肝肾阴虚,痰阻血瘀。前人早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宝贵经验,若一味清解,必伤正气,气血既伤,病必深陷。所以,适时扶正,则内蕴之毒得以蒸腾外越,邪祛正安,正胜邪却。

  3.化痰祛瘀,贯穿始终。前人有“肝生痰”、“有湿即可生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的论述。湿阻气机,木不疏土,肝木乘脾,脾虚难运,湿聚成痰,痹阻血脉,瘀血阻络,终致津液输布失司,气血运行受阻,这也是本病易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主要病理机制。2006年8月24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指出:抗纤维化治疗的近期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远期目标在于逆转肝纤维化,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与结构,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虽然研究深度不一,但不同程度地证实了中药抗纤维化的有效性。所以,化痰祛瘀之法应当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全过程。

  权衡正邪轻重,巧用补泻之法

  根据本病的病机特点与病情变化,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机复杂、证型较多、矛盾突出、相互转化的病理过程,但纵观全局,只要我们权衡正邪轻重,巧用补泻之法,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一患者可以是湿困重于阴虚,也可以阴虚重于湿困,湿困阴虚皆轻或湿困阴虚皆重。湿为实邪,阴虚是正亏,二者病机虽不同,但互为因果,相互转化,致使病情复杂多变,疾病迁延难愈。湿困以脾虚多见,阴虚则可累及多个脏腑。治疗上应根据湿困和阴虚的轻重,采用祛湿与养阴并治或分治的方法,对湿困重者应先祛湿后养阴,以合理解决“利湿不伤阴,养阴不助湿”的矛盾。无论分治与并治,均应注意对兼证的治疗。

  总之,辨证施治以避免伤正滞邪为目的,力求做到疏肝不耗气,健脾防壅滞,清热慎苦寒,祛湿免过燥,化瘀忌峻剂,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