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温补脾肾法配合艾灸治疗虚寒型泄泻的临床观察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摘要: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消化科常见病,病因可分为感受外邪、饮食内伤、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其病位主要在脾胃。由于脾肾阳气在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上脾阳虚可致肾阳虚,肾阳虚多伴脾阳虚,如脾肾两虚,宜温补脾肾。笔者对我院2004年11月一2008年11月问收治的53例泄泻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消化科常见病,病因可分为感受外邪、饮食内伤、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其病位主要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为湿滞;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病机属性分虚实。温补脾肾法用治脾肾阳虚证。由于脾肾阳气在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上脾阳虚可致肾阳虚,肾阳虚多伴脾阳虚,如脾肾两虚,宜温补脾肾。笔者对我院2004年11月一2008年11月问收治的53例泄泻患者.采用温补脾肾法配合艾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中医内科病证诊断标准。我院于2004年11月一2008年11月收治53例慢性腹泻患者,其中男36例,女17例;最小19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6.4岁;病程中半年以内者12例,0.5~10年以内者16例,10年及以上者25例,平均5.8年。

  1.2治疗方法
  1.2.1虚寒泄泻的症状
  症见形寒肢冷,面色咣白,腰膝或少腹冷痛,喜温怕凉.下痢清谷或五更泄泻,或面浮肢肿,小便不利,水臌胀满,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甚或脉微欲绝。
  1.2_2温补脾肾法
  药用补骨脂20g,肉豆蔻10g,吴茱萸10g,党参30g,炒白术30g,干姜10g,附子1Og(先煎),薏苡仁30g,淮山药15g,焦山楂20g,石榴皮30g,炙甘草10。上药水煎服,1剂/d.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面食、酒酪及油腻之物。
  1.2.3艾灸治疗
  (1)主要采用温盒灸。在所选区域(主要是腹部)放置温盒,点燃3~5cm长的艾条6~8段,对准腹部穴位(如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双天枢、关元等)放在铁窗纱上,盖好封盖.要留有缝隙,以使空气流通、艾段燃烧充分。封盖用于调节火力、温度大小。一般而言,移开封盖,可使火力增大、温度升高;闭紧封盖,可使火力变小,温度降低。以保持温热而无灼痛为宜。如盒盖闭紧,患者仍觉灼痛,可将盒盖适当移开,以调节热度,待艾条燃尽后将盒子取走即可。灸材除用艾条外,尚可在艾绒中掺入药物进行灸治;亦可先在穴区贴敷膏药或涂敷药糊等,行隔物灸法。温盒灸每次约治疗20~30min。1~2次/d,一般7-1Od为1疗程。
  (2)可取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交界处,以艾条温和灸两侧穴位,各10.15min,2~3次/d,用于治疗各种泄泻。
  (3)艾灸长强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长强穴(尾骨尖端下方,尾骨末端与肛门之间),约距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5~7min,以皮肤红晕为宜。
  (4)隔姜灸脐中,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上,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姜片,距姜片大约1~2cm,灸脐中,每次灸5rain以上,常用于治疗因风寒而致的腹泻。脐中灸后应外贴一小块胶布,避免脐中感伤风寒,腹部遇热则痛,不宜灸脐中。
  (5)贴药灸:选用活血通络之中药的新鲜切片覆盖,或将一定配方的药物研细末调敷于患者某部位或穴位上,然后温灸贴药处。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治愈:大便成形,1次/d,无腹痛,饮食正常;显效:大便成形偶有稀便,1次/d,无腹痛,饮食稍差;有效:排便次数变化不定,便稀,偶有腹痛,饮食功能差;无效:治疗15d后各项症状无明显变化。
  2.2治疗结果
通过1~3个疗程治疗后,53例患者中,治愈4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痊愈及显效者随访1年无复发。
  3讨论
  泄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有脾胃虚弱、肝脾不和及肾阳不足.在治疗上取足三里、天枢调整胃肠运化功能;脾胃虚弱者加隐白、脾俞;肾阳虚衰者加然谷、肾俞、水分、石门补脾肾益命门之火;肝脾不和者加太冲、行间、公孙疏肝理气。温灸器使用方便,热力集中持久,时间延长易激发经气,促使热力直达病所。
  泄泻多因久病耗气伤阳,阳虚则寒,寒从中生;或寒邪直中,伤及脾。肾,脾肾阳虚,寒从中生。脾肾阳虚,少火不足,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咣白;阳不化阴,寒从中生,寒凝脾肾,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经络过腰膝少腹,故见腰膝或少腹冷痛、喜温怕凉;脾肾阳虚,水谷不化,清浊俱下,故下痢清谷:五更黎明时分,阴气胜而阳气未生,脾肾阳气衰微更甚,故见五更泄泻;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之下源,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蓄积体内,则见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甚则水臌胀满: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为水湿不化漫溢之象;阳气衰微,不能外达,鼓动无力,故见脉沉弱,甚或脉微欲绝。
  中医认为泄泻虽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但与脾的关系更为密切。脾的运化功能受损,则湿自内生,升降失常,水谷并走于下而作泄泻。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且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虚寒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气味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是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应以运脾化湿为原则。根据寒湿与湿热的不问,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热利湿之法。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于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笔者用温补脾肾之法结合艾灸法治疗此类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 2010-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