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脑梗死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快速针刺法对于脑梗死后偏瘫肢体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笔者开展了快速针刺法与传统留针法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
本文共收集了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肌张力评级为指标,观察快速针刺法与传统留针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2011年8月一2012年7月期间本院针灸二病区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快针组和留针组。快针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1~74岁,平均(62.0±1.43)岁;病程14~66 d,平均(42.5--+3.4)d。留快针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33~72岁,平均(62.0±1.27)岁;病程15~63 d,平均(40.0-+3.2)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于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进行诊断。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④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⑤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1.3病例选择标准
①符合上述脑梗死诊断标准;②年龄30~75岁;③发病O.5~6个月;④近1周无合并消化道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房颤、支气管肺炎,无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其他脏器疾病而影响恢复者;⑤非孕妇非哺乳期妇女;⑥意识清楚,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者。
1.4治疗方法
针刺选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的《脑梗死恢复期针刺诊疗方案》。主穴:水沟,患侧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双侧风池、天柱。以上穴位均常规消毒后采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25中×40mm内关用提插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法;三阴交用提插补法;极泉在原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予提插泻法;风池、天柱快速进针,施以捻转泻法。肝阳暴亢证,加患侧太冲,捻转泻法;风痰阻络证,加患侧丰隆,提插泻法:痰热腑实证,加行间、丰隆,捻转泻法;气虚血瘀证,加气海、血海,气海施捻转补法,血海施提插泻法;阴虚风动证,加太溪,提插补法。
快针组:进针得气后,行相应手法后,不留针;留针组:进针行相应手法后,留针30 min。2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3次后休息1 d,共治疗21次。
1.5观察指标与方法
1.5.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脑梗死后患者所存留的或新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识别和评定。最高分45分,最低分O分,分值越高,病损越重。
1.5.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测定脑梗死患者残疾程度或日常生活依赖性,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生活依赖明显;20分下者生活完全依赖。
1.5.3肌张力评定肌张力分级参照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无肌张力增强;I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局部屈曲;II级:肌张力增加明显,但局部尚易屈;III级: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困难;Ⅳ级:肢体屈伸受限,呈屈曲或伸直的强直状态。
1.6疗效标准
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评定临床疗效。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O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l.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快针组总有效率为90.47%,留针组总有效率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45,P:O.50),结果见表l。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P=0.06),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O.001),结果见表2。2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30,P=O.76);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一0.48,P:O.63),结果见表3。2组治疗前肌张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一0.63,P=0.53),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P=0.02),结果见表4。
3讨论
注重个体差异是中医诊疗的特色,留针时间长短根据个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留针时间。快速针刺法是一种不留针的针刺方法,即在短暂的时间内,施以一定的刺激强度,有了针感后随即起针,缩短刺激时间,控制针刺量,相对于传统针刺后留针而言,快速针刺法省时间,且带给患者痛苦小。本研究结果显示,快针组与留针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快针组的肌张力增高程度较留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正确的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进展,仰卧位是针刺时患者最常用的体位,但又是最容易引起痉挛的体位,故仰卧位时间应短,或仅作为体位变换时的过渡体位。随着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患肢的肌张力也逐渐增高,此时的治疗应随时随地地应用抗痉挛模式,以免发生关节畸形改变,而针刺后长时间留针不利于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并且易造成刺激肌肉的损伤,引起肌张力异常增高。脑梗死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是一种普遍现象,肌张力增高开始是种好现象,往往是肌力恢复前奏,但肌张力进一步增高就会限制肢体活动范围,甚至最后形成挛缩,给神经功能的康复造成极大困难。这也可能快针组较留针组在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传统针刺组的原因之一。
目前公认的留针时间为20~30 min 。曾有人就8年间在3种杂志上发表的44篇有关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进行统计,其中留针时间≤20 min 19篇、21~30 min 21篇、31~60 min 4篇。何氏等认为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血流变学的影响不同,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可提高疗效,留针60 min疗效最佳。也有学者认为,早期快速针刺不留针,能明显减轻瘫痪肢体和语言不清。针刺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针刺的有效刺激量,留针时间为其重要参数。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和疗效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今后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