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论著及其他

周宜轩学术思想探析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摘要:周宜轩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具有显著的诊疗特色和独特的学术思想。为了更好地传承周宜轩教授的学术思想,学生对老师学术思想特点总结如下。临证强调五结合及五注重1五结合1.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只有准确的把握疾病的证才能把握疾病的当前本质,才能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周宜轩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具有显著的诊疗特色和独特的学术思想。临证中强调“五结合及五注重”,施治时“重视气血,强调痰瘀,调和脾胃,补肾益精,调畅气机”。为了更好地传承周宜轩教授的学术思想,学生对老师学术思想特点总结如下。
临证强调五结合及五注重
1  五结合
1.1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只有准确的把握疾病的证才能把握疾病的当前本质,才能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往往患者病情变化多端,证只能反映一时的疾病本质,不能反映这一疾病的全过程;而且有些疾病的证不明显,甚至无证可辨。所以提出辨证论治必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而且强调辨的病必须是中医的病。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每个阶段的特点,才能对疾病的治疗、预后有全面的了解。二者的区别在于辨病为确诊疾病,把握全局;辨证为确立证候,对证处理。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对疾病的诊治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1.2辨色与辨脉相结合色、脉相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色脉者,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素问•刺热篇》则用色来确定患病部位:“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素问•脉要精微论》则用色脉相参来判断病情的轻重顺逆:“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导师在临证时非常重视色、脉相参,以此来确定患病的部位、判断病情的轻重顺逆、指导制定疾病的治疗原则,每每在疑难病上取得奇效。
1.3治本与治标相结合  标与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化,在矛盾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对标本的区分和标本治法的运用,有利于从复杂的疾病矛盾中找出和处理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治病言,总以治本为要务,但是,在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病证有先后,矛盾有主次,病情有缓急,因而,有时当先治其标,有的宜先治其本,有的又以标本兼治为宜,这是处理疾病过程中不同矛盾的灵活方法。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1.4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药理相结合  中医认识中药是以四气、五味、归经及药物的升降沉浮为理论基础,而规定着药物的临床功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是以有效成分为基础。然临床应用时,不主张单纯以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来应用中药,这样将失去中医的本质,但主张在辨证论治时适当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成果。例如现代药理研究金钱草有明显降尿酸的作用,临床在治疗痛风时按辨证论治的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处方用药的同时,如果此病人辨证为湿浊内盛型痛风则适量加入金钱草,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5治疗与预防、养生相结合《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为此,处方用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十分重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揉养生于一体,使养、防、治三者兼顾。并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疗法及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临床远期疗效较好。
2五注重
2.1  注重药对的应用配对用药可减少用药剂量,而且药物之间可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如在临床中以当归与丹参配对治疗血瘀、血虚证,既可以活血又可补血,使活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瘀血;又如治疗脑梗塞之葛根、黄芪、地龙相配伍应用,既可以益气活血,又可以引药直达病所,临床疗效颇好。
2.2注重引经药的应用  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经络脏腑具有选择性作用,而每一药物也都有一定的归经作用,如党参、黄芪归脾、肺二经而补气;熟地、枸杞子入肝、肾经补阴血。但其多限本身的归经和作用,而引经药则不但能归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和带动其他药物进入某一经络脏腑而共同发挥药效。如升麻、葛根归经脾胃,又为足阳明经引经药,凡病在胃经即可用此药:引导其他药物进入该经以治之。因此,每一药物虽都有归经作用,但并非每一药物都是引经药,而只是既能归人某经,又能引导其他药物进入某经的才作为引经药。
2.3  注重移精变气的应用  移精变气即现代所诉的心理疗法,又称情志疗法,中医素来重视情志疗法。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之极于一,……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灵柩•师传》也有类似的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临床应注重心理疗法,来帮助病人纠正行为和改变认知,提高了药物的临床疗效。
2•4注重三因制宜的应用  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由于天时气候,地域环境,患者个体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治疗、预防疾病时就必须根据这些具体因素,区别对待,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这也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5  注重验方的应用对经方研究己受到重视,而对于偏方土法,也不可轻视。各地偏方、验方、单方、土法用于临床,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很多贫穷百姓来求医,无力长期服用中药,往往赐以验方、土方,例如:玉米须及马齿苋煎水常服,可助于治疗消渴;白茅根和坤草煎水治疗慢性肾炎;米饭锅巴糊泡水代茶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等。
临床辨证学术思想特点
1重视气血
    导师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乃心气不足,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自拟以益气养心、化痰通络为法的补心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不足、痰瘀阻络证),疗效显著。对补心通络汤经化裁,研发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新药“欣怡胶囊”,并荣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欣怡胶囊》临床研究批件及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欣怡胶囊》制备工艺发明专利证书。
    导师认为: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始动因是气血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尤以心、脑、肾最为重要。血压升高本身是体内为着克服“气血失和”此种不平衡的代偿反应的努力还不尽完善或尚未成功,血压升高是在新状态下建立起的、相对的“阴平阳秘”。由此看来,对高血压病治疗应从帮助改善机体气血供需关系,帮助血压升高所要去实现的调节反应,因势利导,促其成功,积极扶持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上。
2强调痰瘀
    导师认为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有分有合,相互转化。病之即成,必由气及津、由气及血,气不行则津不畅,而气滞则津聚而痰生,气不行则血也不畅,气滞则血停而瘀。故导师提出见痰休治痰,辨证求根源;治痰必治气,气顺则痰去;治痰要健脾,脾健则痰消;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治血要通络,络活则瘀散;怪病责于痰瘀,施治法宜多端。运用“顺气化痰法”、“健脾化痰法”、“疏肝健脾法”、“化痰活血法”等。常选用丹参、郁金、炒僵蚕、丝瓜络、石菖蒲等化痰、活血化瘀之剂;或选用如当归、川芎、红花、水蛭、莪术等辛温活血、破血之剂,但应防耗伤阴精。
    案l  52岁男性患者,患冠心病4年,近期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痛、口干、咳嗽、痰黄稠、频发早搏、睡眠不买、心电图T波低平、频发室早。舌黄腻、脉细数而滑。此为痰热扰心,脉络阻滞,洽以清化痰热、活血通络。拟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合三参饮加减:药用:太子参10g,白术12g,枳壳l0g,半夏10g,陈皮10g,黄连3g,竹茹l2g,栝蒌12g,当归10g,丹参15g,水蛭l0g,山楂15g,苦参l0g,降香12g。每日1剂,煎服。上药服7剂,复诊患者自诉,心悸胸闷明显减轻,咳痰减少。睡眠改善,舌苔变薄色黄。心电图未检出早搏,T波低平。拟前方去半夏再服l0剂。而后患者诸症渐消,补心通络汤化裁巩固治疗。
    按痰瘀靠气的推动而化,加重一味人参,补气而不恋痰、行血而不滞;加用丹参,功同“四物”,化痰祛瘀,痰瘀同治;苦参清化祛痰,可助竹茹、黄连(清化人心)之清化之力,又有心血管效应;水蛭活血通络而不伤正;栝蒌、降香作为理气化痰、又为引经药。均可随症化裁。
3调和脾胃
导师认为脾胃病的治疗当以“补其虚、摄其血、温其阳、除其湿、导其滞、调其气”的法则,即脾气虚弱证,当以补气健脾为法,补其虚;脾不统血证,宜以引血归脾为法,摄其血;脾虚不运证,拟以除湿运脾为法,除其湿;脾虚不化证可以消中启脾为法,导其滞;脾阳虚衰证,常以温中补脾为法,温其阳;肝郁脾虚证,多以疏肝实脾为法,调其气。据此灵活运用,补脾之法备矣。归纳为“益气以健脾,养阴以补脾,温阳以暖脾,化湿以运脾,祛痰以醒脾,活血以益脾”的治疗原则。在临证时特别注意调和脾胃,斟情选用人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豆寇、乌药以健脾益气;砂仁、焦山楂、谷芽、麦芽以消导运化,陈皮、枳壳、苍术、川楝子、佛手、木香、川厚朴、玫瑰花、绿萼梅以芳香醒脾,理气开胃,加强脾胃功能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药物补而不腻,不败伤脾胃。
    案2 56岁,女性患者,初诊:眩晕头痛、头重如蒙3年余,近日加剧,并常伴胸闷腹胀,纳少乏力,便溏不爽,舌淡红而暗,苔白腻,脉弦涩。血脂:总胆固醇5.73mmol/L,甘油三酯2.3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7mmol/L。脾失健运,气机不畅,痰瘀互结所致。治以健脾调气,祛痰降浊,活血化瘀。自拟山参通脉汤化裁:潞党参l5g,炙黄芪15g,炒白术l0g,清半夏l0g,泽泻10g,炒山楂15g,橘络6g,黄郁金l2g,丹参15g,姜黄l0g,虎杖15g,日1剂,水煎服,共14剂。嘱患者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忌酒。
    复诊:眩晕头痛已减,仍胸闷腹胀,便溏不爽,舌淡红而暗,白腻苔渐退,脉弦略涩。上方加薤白l0g,栝楼l0g,炒苍术,l0g,茯苓15g,砂仁6g,继服14剂。
    三诊:眩晕头痛,头重如蒙已基本消失,胸闷腹胀诸症明显减轻,舌淡红稍暗,苔白略腻,脉弦。前方减栝楼、薤白、砂仁,继服14剂。四诊:诸症悉平。舌淡红,苔薄白,脉略弦。复查各项指标:总胆固醇4.76mmol/L,甘油三酯1.6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6mmol/L。随访未复发,达到临床控制标准。
    按脾失健运,气机不畅,痰浊蒙蔽清阳,故眩晕,头重如蒙;痰浊阻滞,血行不畅,故头痛;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机不畅,则见胸闷;痰浊困脾,脾失健运,因而腹胀,纳少乏力,便溏不爽;舌淡红而暗,苔白腻,脉弦涩,为痰瘀互结,气机不畅之征。半夏功擅燥湿消痰,泽泻渗湿降浊,以乏生痰之源;丹参活血化瘀,姜黄活血行气,虎杖活血散瘀兼能清热利湿,三药以助橘络,郁金顺气活血之功;党参,炙黄芪、炒白术,炒山楂健脾益气化湿,以助化痰降浊行气祛瘀之力。诸药相合,共奏化痰降浊、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功效,标本兼冶,直切病机。
4补肾益精
    导师认为,人的一生中阴阳之间多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矛盾状态,因此主张调和阴阳,当侧重补肾益精,乃防治疾病的关键所在。临证中常以六味地黄丸为底方,主张甘寒滋阴之剂补益肝肾阴精,常选用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杭白芍、石斛、麦冬、北沙参、龟板胶、炙鳖甲等,配合泽泻、明天麻、钩藤等抑阳之品。据“无阳则阴无以化,善补阴者当阳中求阴”之意,常在滋阴填精基础上酌情配以少量温补肾阳之药,如杜仲、狗脊等温而不燥者,慎用补骨脂、鹿角胶、仙灵脾、仙茅、肉苁蓉等温燥之药,力避桂、附等大辛大热之品,恐有耗损真精之虞。
5调畅气机
    气机的升降有序,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才能发挥正常,情志致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导致气血紊乱,为此调畅气机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案3  某女性患者,43岁因晚夜间反复发作性胸闷、气短、气短、烦躁l年余就诊,原l个月间发作1~2次,而后逐渐频繁,近l个月来每周要发作2~3次,每次发作半小时到1小时,发作时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均可缓解。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
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患者就诊时未发作似常人,然脉来弦紧有力,苔薄腻色白,质淡偏暗。拟诊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证。给以“柴胡疏肝汤”合导师自拟“山参通脉汤”化裁。处方:春柴胡12g,黄郁金l2g,佛手片l2g,橘络6g,潞党参l5g,炒白术l0g,
炒苍术10g,清半夏l0g,括萎皮l2g,嫩桂技6g,炒山楂15g,丹参15g,水蛭l0g,石菖蒲l5g。日l剂,水煎服,共7剂。嘱患者晚间用热水泡足半小时并按摩涌泉穴。
    二诊:药后仅发作l次,而且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甚为高兴。效不更方,原方l4剂继调。
    三诊:此2周未再发作,诊舌苔薄白,质淡红。原方去炒苍术、清半夏,加炙黄芪15g,山萸肉l0g以益气养心,再进14剂,巩固疗效。
    按从患者发作时胸闷、气短、气短、烦躁等症状分析,其病位在心,其病性当属心气虚,运血无力,或属气滞,血运受阻,导致心脉失养而出现上述症状。结合舌诊脉诊,烦躁症状,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二诊时患者道出其原由,因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思虑过度,肝郁气滞,气机紊乱,木克脾土,脾虚失运,痰湿内生,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所致。以春柴胡、黄郁金、佛手片、橘络等疏肝理气,气顺则痰消,气行则血行;合潞党参、炒白术、炒苍术、清半夏健脾化湿祛痰,加强化痰作用;又配丹参、水蛭、炒山楂等活血通络,以增强祛瘀功效;患者发作均在夜间,夜属阴分,心阳不足,故佐以括萎皮、嫩桂技、石菖蒲等宣痹通阳开窍,以助心阳。全方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温通心阳。辅以晚间足疗,有利于消除疲劳,减轻心理负担,疏通全身脉络。直中病机,临床取效神速。
小    结
    总之,导师重视气(血)、痰、瘀的关联,脾胃的顾护、阴精的填固、气机的协调。辨证抓住气血,气血的病理变化结果是痰与瘀,在疑难杂病中,重视痰瘀同治。重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慢性疾病强调人体的内在因素,重视补肾益精、顾护脾胃及气机的调畅,采用灵活巧妙的手法。滋养调和人体阴阳气血,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故临证每可奏效。
作者: 戴小华 程晓昱 董梅 张晓军 吴元杰 2012-3-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