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癫痫中西医康复的研究进展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的慢性脑部疾患,归属中医痫病、痫证范畴。历年来常以痫性发作是否完全控制作为评价指标。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用于评价健康和疾病康复状况。因此,癫痫康复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发作的控制、症状的缓解,而是要全面......

点击显示 收起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的慢性脑部疾患,归属中医“痫病、痫证”范畴。历年来常以痫性发作是否完全控制作为评价指标。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用于评价健康和疾病康复状况。因此,癫痫康复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发作的控制、症状的缓解,而是要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从身体、心理、社会三个不同方面归纳综合癫痫的中、西医康复方法如下。

  l 身体康复

  1.1科学合理规范化治疗

  西医治疗:目前身体康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合理规范地应用抗癫痫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75-80%可以控制临床发作,从而减少因发作造成的各种意外。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坚持2~5年,每日按时按量连续服药,不可中途间断,发作完全控制经复查脑电图并取得专科医生同意,再逐步减量直至停药,约25%的难治性患者甚至需要终生服药。对于由脑肿瘤、血管畸形、脑软化灶等引起的症状性癫痫以及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可望得到缓解或控制,尤以颞叶癫痫效果最明显;对难治性癫痫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儿童患者,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尝试生酮饮食疗法。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癫痫的具有一定特色,在发作期、休止期、恢复期分别予以中药复方辨证论治或病证结合治疗,中医传统方剂如定痫丸、医痫丸、柴胡龙牡汤等及各种临床验证有效的自拟方,目前广泛使用的中成药有醒脑静、癫痫平、细辛脑片、香草醛片等。此外,针灸、推拿等疗法包括穴位埋线、埋药、挑刺等辅助治疗亦很大程度协同提高临床效果。中医药疗法有肯定的I临床实用价值,但对药效的研究尚显不够,从实验角度看中药抗惊厥效力不如西药强,但其毒副作用小,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也小。

  1.2加强生活调理,避免诱发因素

  合理饮食调理:饮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减少癫痫的发作,而且能防治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致钙及维生素代谢的失调。对于幼儿,应给与高蛋白、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及注意VitD、VitB6和钙镁的补充;中医在饮食方面认为需忌饥饱失常、饮水过量,禁食肥甘厚腻之品、辛辣刺激发物,如烟、酒、浓茶、可乐、咖啡、槟榔、牛羊狗肉、鲤鱼、雄鸡、卤味、春笋等。

  避免各种诱因:癫痫的发作有许多诱因,如感冒发烧、过分玩耍等,因此要生活起居规律,保持精力充沛;忌过度疲倦劳累,夜间工作娱乐活动时间不能太长,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不宜通宵达旦玩麻将、纸牌;不宜参加剧烈的长时间体育运动和空气流通性差、噪音大、拥挤的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小孩不能玩画面刺激耀眼的电子游戏机,忌长时间观看惊险恐怖彩色电影电视;避风寒暑热,如遇感冒发烧应立即退烧处理,最好增加一次药量。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烦闷、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及过度兴奋和悲伤等,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在职业选择上避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和长时间繁重体力工作,做到劳逸结合、松紧适度。

  1.3适当体育锻炼

  适当的功能性体育锻炼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但癫痫患者不宜参加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如长跑、拳击及其他竞技项目。无论发作是否被控制,不能单独去游泳。中医传统的保健锻炼方法,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导引等则是老年患者的很好选择,女性患者还可选择瑜伽锻炼。体育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药物在体内的积蓄,增强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化治疗效果;协调各组织器官功能,特别是运动平衡功能得到锻炼,可使癫痫患者对抗或防止因服用抗癫痫药物产生的”共济失调”的副作用。体育锻炼还可鼓励患者康复的信心和毅力。

  2 心理康复

  癫痫患者的心理障碍较为明显,如感到耻辱、恐惧、焦虑、沮丧等,癫痫患者的心理状况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且患者情绪、心理、社会功能障碍的治疗与之密不可分,医务人员要通过耐心、热情、诚恳、细心的开导,使患者全面了解癫痫的基本知识,消除对癫痫的不正确观点和做法,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刺激,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和家属定期向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正确对待疾病,并配合医生治疗,使自己逐步走向康复。

  癫痫患者常用的心理疗法有:

  心理咨询:一般认为癫痫发作控制不良常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问题,包括多疑、幻想、自私狭隘、情绪急躁易怒甚至抑郁等,因此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是必要的,且与药物、手术等治疗有互补作用。心理咨询应从患者和家属两方面着手,为其提供关于癫痫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对癫痫发作儿童进行心理护理的目的不仅要控制发作,更重要的是让癫痫发作儿童能心身健康生活、成长,走出疾病阴影,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动力。

  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由于缺乏癫痫的基本知识,社会上对癫痫存在恐惧、误解甚至歧视,给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时比发作本身影响更大嗍。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抗癫痫联盟联合动了全球性的抗癫痫运动,主要目的是使公众了解癫痫是可治之症,改变社会对癫痫患者的无知、误解和歧视。

  认知疗法:许多癫痫患者常有认知障碍,通过该方法可进行治疗。当患者有负罪感时,指导患者大叫一声,采用他自己厌恶的刺激,使患者的思想突然中止,如此重复训练直到负罪感消失。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脑电图或肌电图仪将患者的生物电活动记录下来,训练患者通过对自身心理活动的控制,来调节这些电活动,以便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达到控制癫痫发作或纠正不良心理活动的目的。

森田疗法:适用于伴有神经症状的癫痫患者,通过训练患者接受现实和“顺其自然”的方法,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消除。

  3 社会康复

  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是癫痫康复的最终目标。癫痫患者应该得到社会关爱,获得及享受与正常人一样的教育、就业、婚姻、娱乐、保险等机会。癫痫患者在治疗康复期间,应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有利患者恢复的环境。患者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同情和帮助。由于癫痫发作,有些患者性情孤僻、任性、小心眼,可能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处于孤立位置,因此,希望全社会尤其是周围的人给与他们关心、宽容和帮助,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的家庭、亲人要关心爱护他们,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调剂患者饮食。社会康复还包括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患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时,应该清楚所选择的专业是否适合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必须了解将来可从事的职业以及法律上是否对癫痫患者有限制等情况。正在接受教育的患者,要克服孤僻性格,多参加集体活动。除非生活不能自理或发作十分频繁,患儿均应入托或入学,这其中教师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对于手术治疗的病人㈣,对癫痫患者进行教育康复,既可检验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可接收患者对治疗结果的反馈;职业康复,选择职业应明确所找的工作性质是否与癫痫发作有关,不要逃避工作,勇于承担责任,用积极的生活态度把自己当平常人对待。

  4 展望

  癫痫的康复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康复目标是通过综合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等其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帮助其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中控制发作是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中西药结合治疗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强疗效和减少西药药量和毒副作用,但药物种类如何选择和搭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非创伤性物理方法,如中医按摩、针灸疗法及磁刺激疗法等辅助治疗手段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

  此外,康复过程中要注意特殊群体的差异性,如儿童患者要注意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女性患者要注意药物对内分泌、生殖妊娠、哺乳的潜在影响,老年患者要注意药量的调整,避免对肝肾功能的损害,难治性反复发作的患者要注意有无合并精神心理行为的异常,针对这些特殊的情况相应调整,合理选择药物、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不同康复手段方法,能更有利于这些群体的身心康复。癫痫病友会俱乐部、癫痫患者职业培训中心、癫痫病友网络 QQ群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成立和完善,对于促进癫痫患者的全面康复将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模式目标是要促进身心的全面恢复,有待临床和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