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补肾活血中药结合导管介入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elviccongestionsyndromePCs)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育龄妇女,在妇科病人中比较常见,占妇科门诊病人的lo%-40%。PCs的治疗一直不甚满意,我们自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补肾活血中药结合导管介入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

点击显示 收起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育龄妇女,在妇科病人中比较常见,占妇科门诊病人的lo-40%。尽管PCs已被认识多年,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PCs的治疗一直不甚满意,我们自20062月至200710月采用补肾活血中药结合导管介入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和鉴别诌断》中关于盆腔瘀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制订。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痛、腰骶部疼痛、性感不快、极度疲劳感、瘀血性痛经、经前期乳房痛、月经过多、白带增多等症状。妇科检查:子宫颈肥大,质软,呈紫蓝色;子宫体增大而软,呈后位;子宫颈、后穹窿子宫体可有触痛,部分病例在附件区可触及性质柔软的增厚感;少数病例在耻骨联合上区有压痛,下腹两侧深压痛,但不甚典型。一般盆腔B超检查未发现生殖器官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排除标准:(1)严重先天性血管畸形者;(2)经系统检查不能完全排除盆腔其他疾病所致症状者;(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4)对使用药物过敏者。

12一般资料选择深圳市中医院及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3-20071月确诊的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68例,均已婚,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病例共36例,年龄为25-48岁,平均365岁;病程2-10年,平均35年。对照组32例,年龄2449岁;平均为352岁;病程2—9年,平均32年。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症状方面比较无差异,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  口服中药采用协定处方一补肾活血方”随症加减,处方如下:山茱萸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鹿角胶15g、杜仲15g、熟附子3g、肉桂3g、当归 lOg,赤芍15g、泽泻15g、川芎lOg、茯苓15g、丹参15g。水煎服,日l剂,分2次服,10天为l疗程,共3疗程。

212导管介入

2121材料导管、导丝、钢圈。2122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颈静脉,插管至肾静脉及卵巢静脉测压、造影,观察血液返流情况,测量卵巢静脉最大宽度,较大属支宽度,选择合适的钢圈栓塞扩张的卵巢静脉及其并行分支。术前检查确认双侧静脉曲张时,则栓塞双侧卵巢。如有分支和肠系膜下静脉或外阴的曲张静脉相通或有髂内静脉的扩张分支亦要栓塞。栓塞后需再次行卵巢静脉造影以证实卵巢静脉闭塞成功。

2123并发症预防注意静脉穿孔和造影剂外漏,血栓性静脉炎、肾静脉栓塞、异位栓塞等。22对照组  纯中药组,采用协定处方一补肾活血方随症加减,10天为l疗程,共3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盆腔瘀血综合征的疗效标准制订。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性生活时无腹痛、有快感,带下正常,妇科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临床大部分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仅在月经前后有轻度腰复不适,带下量多,妇科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妇科检查。

4讨论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特殊病证。以下腹痛、低位腰痛、性交痛、白带过多、月经紊乱、痛经、乳房胀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多在站坐久或性交后疼痛明显。西医对盆腔瘀血征的病因病理研究认为: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盆腔静脉瘀血,中医学无盆腔瘀血综合征病名,有关本病的论述可散见于小腹痛小户嫁痛等记载,可归人中医学妇人腹痛范畴,其病因多为体虚、术后、房劳多产等,病机可归纳为虚与实两大类,虚者为肾精亏虚,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实者为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其中又以虚实夹杂多见,肾虚血瘀是其共同病机致治病环节,补肾活血是该病的基本治法。本研究采用的协定处方一“补肾活血方”,为“右归丸”与“当归芍药散”的加减方,具体组成如下: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熟附子、肉桂、当归、赤芍、泽泻、川芎、茯苓、丹参。两方均出自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中“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具有补。肾温阳的作用;“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是中医临床上治疗“妇人腹痛”的常用方剂,二方加减合用共奏补肾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中医药优势在于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但存在疗程长、易复发等弊端。西医对本病例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前者由于创伤大,费用高,甚至要以切除子宫为代价,不易被患者接受;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静脉栓塞两种。药物治疗盆腔瘀血征只是暂时性的,停药后均会复发。抑制卵巢功能的治疗会出现闭经等各种更年期症状,让人难以接受。经导管介入卵巢静脉栓塞可以阻止卵巢静脉血液返流,减少卵巢的血液再灌注,减轻盆腔静脉瘀血;于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可改善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更好改善盆腔静脉生理状态,提高中长期疗效。与单纯服用中药治疗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