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物理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疼痛30例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摘要:伴随着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并由这种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称为疼痛。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地持续3个月以上者均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的治疗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科采用物理综合疗法配合自制消痛膏治疗慢性疼痛性疾病3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伴随着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并由这种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称为疼痛;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地持续3个月以上者均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的治疗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科采用物理综合疗法配合自制消痛膏治疗慢性疼痛性疾病3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慢性疼痛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40.5±6.7)岁,病程为(8.45±5.2)年。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肩周炎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腰肌劳损6例。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前VAS评分为6.74。

        治疗方法

        采用消痛膏(组成:骨碎补、自然铜、红花、鸡血藤、乳香、没药、川牛膝、伸筋草、透骨草、川乌头、草乌头、黄柏、苍术、萆薜、土鳖虫、地龙等。将上述药研末和匀,然后将药末与凡士林按1:4的比例调匀成膏,存盒备用)外敷患处,厚度约为0.5cm,使用神鸟牌CQ_BS8型神灯(TDP)照射敷药患处30min。然后于患处放置布垫(用40~C热水浸泡),使用低中频远红外温热治疗仪,将10cmX 6cm胶质电极放于布垫上,将电流强度调至患者耐受而无刺痛感为宜,一般局部电流量不超过40mA,全身电流量不超过60mA,小部位如指关节电流量不超过10mA,面部电流量不超过5mA,每次20min。上述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及疼痛评估:疗效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自觉症状和局部压痛感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局部压痛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和局部压痛均减轻,功能改善。无效:疼痛无变化,或仅有治疗当时症状的短暂改善。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结果:治疗30例,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不同病种疗效: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肩周炎6例,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腰椎间盘突出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显效6例,无效1例。腰肌劳损6例,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

        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本治疗方法不因疾病的不同而疗效有差异。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前 VAS评分为:6.74±0.9,治疗后VAS评分为2.72±0.74。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讨论

        慢性疼痛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不能自行缓解的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可伴有抑郁、焦虑等改变。主要是由于炎症和精神损伤所导致的痛觉神经细胞高反应性的一种表现,与急性疼痛完全不同。慢性疼痛依疼痛部位不同可分为背痛、腰痛、腿痛等。

        本治疗方法中,神灯(TDP)照射可产生大量红外线,从而起到热疗作用,使血管扩张,气血流畅,脉络舒展。TDP电磁波对机体的刺激还可以使植物神经一介质一血管反应系统激活,通过中枢的内啡肽能神经释放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与体内的阿片受体相结合而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可使血管收缩反应减弱而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开放,血循环活跃可改善组织代谢状态,而起到消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低中频远红外温热治疗机是在电流的辅助下,药物离子直接刺激病灶,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改变,加快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功能,恢复受损的组织和神经;药力集中,无副作用,见效迅速。具有针药结合的双重治疗作用。物理绿色疗法与中药结合治疗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方中骨碎补、自然铜可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红花、鸡血藤、乳香、没药、川牛膝可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伸筋草、透骨草、川乌头、草乌头可温经散寒;黄柏、苍术、萆薢可利湿消肿;同时配以地鳖虫、地龙虫类药可搜风剔络而止痛。诸药合用,可共奏补益肝肾、活血消肿、温经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

        上述病例,随访1年,除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因剧烈运动后复发,均未见复发。治疗中5例无效病例,均为治疗当时症状有短暂改善,考虑与其精神焦虑及心理因素有关。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