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中医幻灯库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一、内风
内风主要是肝经病变的一类证候
表现,内风的病理属性当分为虚、
实两端,属虚者为阴虚血少,筋
脉失养,或水不涵木,以致虚风
内动;属实者为肝阳化风,或热
极生风。


1 肝阳化风
症状: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肌
肉润动,震颤,或头痛如掣,言
语不利,步履不实,面赤,甚则
突然昏扑,口眼歪斜,不醒人事。
舌红苔薄,脉弦。
病机:肝阳上旋,阳亢化风。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

2 热极生风
症状:壮热如焚,头痛,两目上
视,手足抽搐,项强,甚则角弓
反张,神志不清。舌红,苔黄,
脉弦数有力。
病机:邪热亢盛,伤及营血,
内陷心肝,煽动内风。
治法:清热凉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3 阴虚风动
症状:颜面潮红,精神疲倦,手
足心热,四肢契从,肌肉蠕动,
口舌干燥。舌红绛,少苔。脉大
无力。
病机: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虚风内动。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

二、内寒
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由脾肾阳虚而生,属虚证,故又称虚寒。

1 阴寒内盛
症状:形寒怕冷,四末不温,甚
则四肢逆冷,呕吐清水,或腹中
冷痛,下利清谷,或呼吸缓慢,
口鼻气冷,或神志迟钝,面肢浮
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阴寒内盛,阳气虚衰。
治法:助阳祛寒。
方药:四逆汤加减。

2 脾肾阳虚
症状: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
呕恶频作,脘腹冷痛,畏寒喜暖,
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胖,
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三、内湿
内湿系指内生之湿,与脾有密切
关系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肥胖,
痰湿过盛;或因饮食失节,恣食
生冷,过食肥甘,纵饮酗酒;或
饥饱不节,内伤脾胃,以致脾的运
化、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聚而
成湿,且可随病因及体质的不同,
而有寒化、热化之分。

1 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痞满作胀,或恶心欲
吐,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身
重或肿,或腹痛,肠鸣,泄泻。
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寒湿内郁,困恶脾运。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胃苓汤、实脾饮加减。

2 湿热内蕴
症状:发热,倦怠,脘腹痞闷,呕
恶厌食,胁痛,口苦,口粘,口渴
而不欲饮水,大便泻利,小便短赤
频急,疼痛,或见目睛、肌肤黄染
周身瘙痒。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湿热蕴中,脾胃气滞。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3 脾虚湿困
症状: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
脘腹胀满,纳谷欠香,多食则账,
大便溏软,甚或濡泻,肢体困重。
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
腻,脉濡细。
病机:脾虚不运,湿邪内停。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汤加减。

四、内燥
内燥是津液耗伤的一种表现,
多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
伤亡津液,或失血过多,或久病
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主要病机
是津液耗伤,阴血亏耗,病变涉
及肺、胃、肝、肾。

1 肺胃津伤
症状:时发低热,干咳无痰,口
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病机:燥伤肺胃,津液亏耗。
治法:滋养肺胃,生浸润燥。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2 肝肾阴亏
症状: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或
耳鸣耳聋,或五心烦热,或腰脊
酸软,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
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
病机: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润燥。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内火
内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
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内热炽盛而
引起,称为“五志之火”。内火有
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心肝气郁化
火,或胃热火盛,有火旺的一系
列症状;虚火多为肺肾阴虚火旺,
表现为阴虚的特点,火旺每易伤
阴,与阴虚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1 实火
症状:头痛,面红目赤,心烦躁
怒,不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
齿龈肿痛,出血,尿赤便秘。舌
苔黄腻,舌质红,脉数或弦数。
病机:心肝火旺,胃热火盛。
治法:清热泻火。
方药: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2 虚火
症状:五心烦热,潮热骨蒸,颧
红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涩,
腰膝酸软,干咳痰少带血,形体
消瘦。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
病机:肝肾阴虚,虚火内灼。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
加减。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