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球后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球后注射的探讨,使球后注射更加规范。方法在球后注射时,用棉签顶住眶缘将眼球向上推移,进针时针尖要在棉签的外侧靠近眶缘的部位注射。结果通过对球后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只要从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并发症可以预防,正确及时地处理并发症,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球后注射的探讨,使球后注射更加规范。方法  在球后注射时,用棉签顶住眶缘将眼球向上推移,进针时针尖要在棉签的外侧靠近眶缘的部位注射。结果  通过对球后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只要从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并发症可以预防,正确及时地处理并发症,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  球后注射;球后出血;并发症
   
    球后注射是眼科常用的技术操作,球后注射的目的是将药物注射至眼眶深处的眼球后面。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眼后段及视神经周围。多用于眼科内眼手术的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后部的眼内炎症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而球后出血是球后注射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使球后出血的发生率有所提高。经过我们几年的临床实践及自身操作技巧的成熟,使并发症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注射前的准备

  1.1  物品的准备  根据药量可选择2~5ml注射器1个,注射用药:75%酒精、消毒棉签2根、棉块1块,球后注射针头。

  1.2  心理准备  球后注射的病人大多数心里比较恐惧,操作前要向病人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讲解操作过程,说明注射的目的,使病人在注射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

  2  操作方法

  (1)体位:病人取仰卧位并注意下颌不要仰起,操作者应在病人的头前。(2)消毒:用75%酒精消毒下睑外侧眶缘部皮肤,范围2cm×2cm,消毒时注意棉签上酒精不可过多,以免酒精进入病人眼内,引起不适。(3)眼位:注射前嘱病人向鼻上方注视,眼球不要转动。(4)在下睑中外交界处垂直刺入1cm后,此时常出现稍有抵抗力的感觉,穿过此韧性组织,针头有突破感,将针头转向鼻上方眶夹方向斜行推进至进针总长度3~3.5cm,此时针尖在肌圆周锥内,在眼球壁与睫状神经节之间。(5)注意抽吸是否有回血,避免针头刺入血管内,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6)注射完毕可用棉块盖住针眼,并用胶布固定。嘱病人用手掌压迫眼球10min。

  3  讨论

  3.1  必须了解眼的生理解剖位置  眼球位于眼眶前半部的球筋膜内,眼眶是一个略呈四边形的锥体骨腔,眼眶深度4~5cm,眼眶内有眼球、神经、眼外肌、泪腺、筋膜血管等重要组织。故行球后注射时,应按其解剖特点,避免刺伤神经、血管,达到治疗的目的。

  3.2  球后注射注意事项  在球后注射时,用棉签顶住下眶缘将眼球向上推移。进针时针尖要在棉签的外侧靠进眶缘的部位注射。注射时用力要适中,不可过轻,否则在穿过韧性组织时针尖不能进入,也不可过猛,过于粗暴,这样有刺伤眼球的危险。注射时深浅要适宜,如果针头刺入过浅,针头进入眶壁,药物进入结膜下达不到治疗效果;进针过深,易引起球后出血。所以,进针深度,不宜超过3.5cm,否则不仅会损伤血管,而且会伤及视神经。为儿童做球后注射时,进针深度应相应减少[2]。做球后注射时谨防针头穿通眼球壁,特别是高度近视眼轴过长时[3]。

  
  3.3  并发症的处理  球后注射的并发症可有皮下出血、复视、结膜水肿、球后出血、眼球穿通伤。其中眼球穿通伤及视神经损伤极少发生。复视常可自行缓解。结膜下水肿数小时可自行吸收,球后出血是球后注射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注射完毕后,有眼球突出,眼睑痉挛绷紧,眶内压升高,结膜或者眼睑皮下瘀血等,应考虑球后出血[4]。此时,立即用纱布垫住,用手加压,压迫1min,松弛10s,再压迫1min,松弛10s,连续3次。证明不再出血时,可加眼垫,用绷带包扎1天,以防止再出血,次日复诊。注意不可用力过重,以避免造成视网膜动脉阻塞,对可疑病例应检查眼底,了解有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抢救,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推注烟酸等,也可行外眼切开或者前房穿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基本功,并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与操作者能够很好的配合。这样才有助于并发症的减少。

  【参考文献】

  1  李志辉.眼科诊疗常规.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5.

  2  唐由之,吴星伟.眼科手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240.

  3  赵家良.眼科诊疗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7-678.

  4  李美玉.眼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2-563.

  作者单位: 10073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编辑:商  洁)

作者: 丁玉兰贾春曼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