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112眼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49例98眼FFA显示活动性病变:后极部及黄斑区有视网膜下散在的多发的荧光素渗漏点,不断增大、融合,形成多囊状的视网膜下液体积存区。7例14眼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112眼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49例98眼FFA显示活动性病变:后极部及黄斑区有视网膜下散在的多发的荧光素渗漏点,不断增大、融合,形成多囊状的视网膜下液体积存区。7例14眼陈旧性病变呈不同程度的透见荧光。结论  FFA对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为双眼弥漫性渗出性葡萄膜炎,常伴脑膜刺激症状,因而又称为葡萄膜脑膜炎[1]。笔者共收治56例112眼,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协助诊断,现将造影所见分析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2005年被确诊为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的患者56例112眼,男30例,女26例。年龄18~56岁,平均36岁,均为双眼发病。

    1.2  方法  眼科常规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节检查,了解全身情况。先行皮试,双眼充分散瞳,检眼镜检查眼底并记录诊断。使用Topcon-50V眼底照相机,先拍摄双眼彩色眼底像及黑白眼底普通对比像,然后从肘前静脉快速推入20%荧光素钠3ml,5s注射完,在开始推荧光素时,开始计时,注药约10s后进行连续及定时拍照,冲片后阅片。

    2  结果

    49例98眼显示有活动性病变,包括:(1)视盘早期有深层毛细血管扩张58眼,合并REC扩张38眼,合并RPC扩张12眼;后期有深层渗漏着色58眼,合并REC渗漏38眼,合并RPC渗漏12眼。(2)后极部网膜有散在的强荧光斑9眼密布强荧光小点80眼,两者兼有5眼,后期有囊状染料潴留58眼,斑片状12眼,染料潴留及着色斑24眼。(3)视网膜血管早期轻、中度静脉扩张25眼,后期轻度静脉渗漏1眼。(4)脉络膜早期有充盈迟缓8眼,散在弱荧光斑(持续19s~5min)43眼,后期像正常8眼,消退或变强荧光43眼。

    7例14眼陈旧性病变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透见荧光,夹杂斑点状遮蔽荧光。

    3  讨论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双眼发病,表现为双眼视力突然减退。眼底改变明显,起初视乳头和黄斑部明显水肿、发炎,并发多病灶,相互融合形成局限性的视网膜脱离,进而引起下方视网膜大片脱离,炎症消退后视网膜复位,有广泛的脱色素和部分色素增生形成晚霞样眼底[1]。

    3.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  主要表现为广泛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其次为视盘毛细血管扩张渗漏和脉络膜循环障碍。

    3.1.1  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  本病具有选择性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特点。本组几乎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色素上皮受损。较早期病例,荧光造影可见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多数针尖样强荧光点,大多自动静脉期或静脉早期开始显影,逐渐增浓、扩散、融合。由于这些强荧光点多呈疏密不均的分布,后期多形成大小、数目不同的湖状、囊状染料潴留和着色。这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荧光图像,只要除外交感性眼炎便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说明,眼底后极部多形态的神经上皮脱离是脉络膜的液体通过多发性色素上皮损害,积存于视网膜上皮下的结果。过多的液体沉积便形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随着病情的好转,上述针尖色素上皮损害逐渐消失,或变为渗漏轻微、境界不清的斑、片状不均匀强荧光。疾病痊愈后,由于不同程度的色素脱失而呈透见脉络膜荧光。

    3.1.2  视盘毛细血管扩张渗漏  本组病例出现视盘深层毛细血管扩张渗漏者占半数以上,其中2/3同时有视盘表层辐射状毛细血管(REC)扩张渗漏,约1/3为较严重的扩张渗漏,呈明显的视乳头炎症。另有少数伴有视盘周围辐射状毛细血管(RPC)扩张渗漏,且多见于上述毛细血管扩张渗漏的病例。由以上各层毛细血管受累的情况,说明视盘的改变主要来自深层睫状血管系统,由于表层与深层毛细血管有交通支,故表层容易受到波及。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较少受累,只有1/4的视网膜静脉呈现轻度或中度扩张,其中仅有1例轻度渗漏。

    3.1.3  脉络膜循环障碍  本组观察到眼脉络膜充盈迟缓。此外,约2/5的病例造影早期可见弱荧光斑点散布,持续19s~5min,有的消失,有的变为强荧光。这很可能是脉络膜毛细血管到脉络膜毛细血管小叶充盈迟缓所致。在陈旧性病例中,有的可见到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灶。说明脉络膜血管受累也是本病的征象之一。

    3.2  临床分型  从荧光血管造影角度上,川田根据渗漏发生的主要部位分为脉络膜型、视乳头型和混合型[2]。本组绝大多数病例为脉络膜型,主要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水肿,神经上皮脱离。临床上该型极易误诊为中浆病和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尤其是神经上皮脱离局限于黄斑部的早期病例,本组曾有过此种误诊者达8例13眼。荧光造影中浆病和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均为后极部单发或多发喷出型或墨渍型渗漏,而本病为广泛密布的强荧光小斑点,较易进行鉴别。因两者的治疗原则截然不同,这种鉴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视乳头型是以视盘充血水肿为主征,荧光造影除视盘毛细血管扩张渗漏外,尚伴有轻度斑点样色素上皮损害,可以与视乳头炎相鉴别。混合型是视盘和脉络膜炎症并存的类型,一般病情较重,临床上易误诊为视神经网膜炎。荧光造影仍可通过本病特异的色素上皮损害图像加以鉴别。

    FFA对本病的诊断显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单靠FFA与视神经炎、中浆病、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等疾病相鉴别,所以还应结合临床表现、眼前节及眼底改变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聂爱光.现代黄斑疾病诊断治疗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34.

    2  梁树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释义.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34.

  作者单位: 063004 河北唐山,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眼科

    (编辑:宋  青)

作者: 冯桂玲 2006-8-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