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2月第2期临床医学

经球结膜可调节缝线结合抗青光眼术临床应用研究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抗青光眼术后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前房不能形成、无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是常见并发症,一直困扰着青光眼患者及眼科医师。自1971年开始,Schaffar等介绍了松解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几经探索,日渐完善。我院采用改良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巩膜下咬切术治疗青光眼,减少了......

点击显示 收起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抗青光眼术后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前房不能形成、无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是常见并发症,一直困扰着青光眼患者及眼科医师。自1971年开始,Schaffar等介绍了松解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几经探索,日渐完善。我院采用改良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巩膜下咬切术治疗青光眼,减少了青光眼的并发症。此法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减少了平均住院时间,不需激光拆线等,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推广。自2003年1月~2004年3月,我院开展了可调节缝线结合巩膜下咬切术58例77眼,与同期行单纯巩膜下咬切术病例64例79眼对比,总结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青光眼,需行滤过性抗青光眼术的住院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8例77眼,男31例39眼,女27例38眼,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4.7岁;对照组64例79眼,男30例34眼,女34例45眼,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7.9岁。
   
  1.2 术前情况 实验组双眼闭角型青光眼54例69眼,开角型青光眼4例8眼,急性期住院46例,缓解期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对照组双眼闭角型青光眼61例74眼,开角型青光眼3例5眼,急性期住院43例,缓解期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1例。
   
  1.3 方法 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同巩膜下咬切术。沿角巩膜缘11∶00~1∶00位,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于3∶00位角巩膜缘内1mm处做穿刺口,做梯形巩膜瓣,巩膜下咬切术式同传统术式,巩膜瓣尖端一侧做死结缝合,另一侧先将显微缝线在球结膜与巩膜瓣尖端相应部位自外向内穿入,然后缝合巩膜瓣,在球结膜下打活结(当在巩膜外牵拉留置在结膜囊内的缝线断端,缝线可自行松解,并能完全拆除到眼外),铺平结膜瓣,两端各缝合1针。自角巩膜缘预置前房穿刺口注入林格液0.1~0.15ml,使前房恢复,结膜瓣切口处无液体明显外渗,术后根据前房及滤过泡形成情况决定拆除可调节缝线的时间,如术后无浅前房出现,但滤过不明显,则在术后3~4天拆除可调节缝线,拆线后经下睑按摩眼球,使滤过泡逐渐形成。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仅1例发生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其中14例16眼术后无明显滤过泡形成,经拆除可调节缝线后形成良好的滤过泡。对照组7例发生浅前房、脉络膜脱离。
   
  2.2 随访 实验组58例中49眼,对照组64例中59眼经过随诊,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15个月。从随访材料中可见,实验组远期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眼压控制稳定,均无包裹性滤过泡及滤过消失现象;对照组复诊中,10例12眼无有效滤过泡形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并发症 此术式较普通巩膜下咬切术易出现结膜瓣撕裂,产生结膜线口渗液,此外,此法为活结固定,经验不足者牢固度不如经角膜缝线法。其中1例1眼(2.63%)产生结膜线口处撕裂,约2mm大小,房水外渗,给予1%显微线缝合,涂膏包扎后1周结膜撕裂口愈合,滤过泡形成良好;另2例2眼(5.56%)术后第2天出现可调节缝线自行松解,其中1例滤过泡弥散,前房略浅,经加压包扎3天后形成良好的滤过泡。
    
  3 讨论
    
  可调节缝线结合巩膜下咬切术使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手术后效果更理想,减少了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发生,拆除可调节缝线时间多在术后3~4天,如拆除过晚则可能由于巩膜瓣下纤维机化组织形成,难以形成有效滤过泡,对于术中应用MMC等抑制增殖药物患者5例,拆除可调节缝线时间可延长至7天左右。
   
  实施手术医师应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及青光眼手术技巧者,能熟练进行活结技术,以减少术中反复操作形成结膜撕裂、伤口及术后拆线困难等情况的发生,降低手术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
   
  此项技术的实施,使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无有效滤过泡及术后眼压失控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减少了术后用药及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国内现已有多家较大医院在开展松解缝线技术,有经角膜缘做可松解缝线,此法效果可靠,牢固性强,但因线结留置于角巩膜缘部,患者异物感强,不利于术后休养及结膜瓣的愈合,而且拆线复杂,易形成滤过泡破裂,有行氩激光拆线技术,但仅适用于设备完善的较大医院,我们开展的经球结膜可调节缝线结合抗青光眼术技术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可接受性强,并发症少,有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及推广。 

  作者单位:024000内蒙古赤峰市眼病防治中心 

作者: 刘香 2005-6-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