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9卷第5期

老年人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白细胞介素8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腹腔内感染,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受抑制,除了感染本身对机体的损害外,还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腹腔感染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因子在腹腔感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炎症介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静脉血中的细胞因子TNF、IL6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腹部手术;老年病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腹腔内感染,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受抑制,除了感染本身对机体的损害外,还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腹腔感染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因子在腹腔感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炎症介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静脉血中的细胞因子TNF、IL6和IL8进行动态检测,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腹部术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05年10月,随机选择我院普通外科住院老年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85)岁,腹腔感染组28例,包括急性阑尾炎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11例,消化道穿孔7例,肠瘘5例,腹外伤5例;对照组28例,无腹腔感染,为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

  12  标本收集  分别在术前采集老年患者静脉血,术后第1、3、5、7天采集静脉标本,分离血清及血浆,置-80℃超低温冰箱保存,成批检测。

  13  检测方法  TNFα,IL6,IL8含量测定采用放免法,试剂盒由Sigma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各取血浆100 μl,在抗体包被的96孔酶标板进行反应,酶标仪上测定光密度值,测定波长分别为450 nm,410nm。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SPS10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手术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TNF、IL6和IL8检测结果  对照组和感染组手术后不同时间静脉血TNF、IL6和IL8检测结果见表1,对照组老年患者静脉TNF水平术后第1天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3052,P<001);但术后第3、5、7天TNF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F=3569,P>005),对照组术后第1、3天IL6和IL8水平      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6429,4222,P<001),术后第5、7天IL6和IL8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F=2062,07768,P>005);感染组老年患者手术后TNF、IL6和IL8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组血TNF、IL6和IL8水平在术后1 d较术前升高(t=2167,26827,2754,P<001),术后3 d与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t=0536,20200,12897,P>005);术后7 d感染组血TNF、IL6和IL8水平较术前水平无显著下降(t=9213,199650,47060,P<001);感染组血TNF、IL6和IL8水平随患者的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

  表1  56例腹部术后静脉血TNF、IL6和IL8检测结果(略)

  *与术前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P<001。

  22  TNF、IL6和IL8相关性分析  对两组老年患者静脉血TNF、IL6及IL8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F与IL6、IL8呈正相关(r=0824,0884,P<001);IL6与IL8之间也呈正相关(r=0977,P<001),患者静脉血TNF、IL6及IL8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  讨论

  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产生的一系列高活性和多功能诱生蛋白,腹部手术时,细胞因子间的动态平衡严重失调。老年病人的多个重要脏器功能贮备明显减少,且处于代偿边缘,糖耐量下降,内环境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免疫功能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疾病转归和手术的耐受性及预后。腹部手术老年病人由于胃肠动力学受到干扰,手术、创伤导致分解代谢增强,机体往往外于免疫抑制状态。

  31  腹腔感染者TNF、IL6和IL8水平明显增高  TNF、IL6和IL8都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由多种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体内细胞因子网络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主要是诱导急性时相蛋白反应,能直接反映机体各种类型损害的严重程度,是性粒细胞的重要激活因子,参与免疫代谢和炎症争性期反应的调节,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对其它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起诱导和调节作用[1]。IL6由T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产生,能诱导B细胞和肝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和急性期蛋白,可作为反映机体炎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2];而IL8主要由单核吞筮细胞产生的具有趋化作用的早期炎症因子,可诱导中性粒细胞活化及颗粒释放,是中性粒细胞活化和迁移的重要调节因子[3]。IL6与IL8是由活化的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的多肽,是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的敏感指标。资料表明,胃肠道肿瘤老年病人术后促炎症细胞因子IL6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8都较术前升高,但术后第1天升高明显,术后3天已有下降,提示在无感染的手术创伤病人,细胞因子的变化仅为一过性反应与临床上术后短暂的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炎症反应表现相一致[4]。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感染老年患者静脉血中炎性细胞因子TNF、IL6和IL8明显高于无感染组患者。

  32  TNF、IL6和IL8水平与腹腔感染转归相关  腹部手术后患者血中TNF,IL6和IL8水平可有轻度升高,在无腹腔感染情况下,1周内可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有腹腔感染者经手术清除病灶或引流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也会下降,其下降水平和速度与病情发展有关。因此,观测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TNF、IL6和IL8水平变化,可以了解和预测术后恢复情况,特别是感染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情转归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腹部手术后TNF、IL6、IL8三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腹腔感染患者IL6升高最为明显,感染后内毒素入侵,激活巨噬细胞,引起TNF、IL6、IL8等炎性因子大量释放,TNF一方面引起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聚集和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同时还可诱导,IL6、IL8等其他细胞因子的瀑布样释放。IL6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及其免疫球蛋白的转录和生成,能刺激肝细胞产生一系列的急性期蛋白,肠道通透性增加与肠道局部和全身IL6合成上调有关,细胞因子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最终造成组织损害[5],所以对抗或消除这些因素的作用,将有助于改善腹腔感染的预后。本研究显示老年病人手术后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免疫功能的降低一方面会增加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另一方面对手术效果会有直接或潜在影响。因此,应重视术后老年病人的免疫调节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斌,黎介寿,全竹富,等重症感染病人应激激素和细胞因子与能量消耗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2):750

  2莫丽亚急性感染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2):78

  3罗世成,胡瑞详,章时彦,等低热卡肠外营养对术后病人代谢反应的影响 [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1999,7(4):161

  4徐祥,梁华平,罗艳,等多发伤病人血浆白介素10水平与创伤严重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J]感染、炎症和修复,2001,(3):139

  5全竹富,黎介寿,臧静,等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在腹腔感染致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早期的变化[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2):73
  
  滨州医学院护理系  滨州市  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 王庆华 陈强谱 王连文 郭丽芳 栾顺莲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