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0卷第6期

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影响研究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康复疗法。急性偏瘫脑卒中是导致成人急性偏瘫的主要原因,该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12月对由于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140名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60例病人均为首次发病由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病人,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康复疗法;脑卒中;急性偏瘫


    脑卒中是导致成人急性偏瘫的主要原因,该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科自2005年2月—2006年12月对由于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140名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60例病人均为首次发病由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病人,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例,男75例,女65例;年龄(58.6±12.5)岁;脑梗死116例,脑出血24例。对照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56.5±10.6)岁;脑梗死98例,脑出血22例。两组病人入院时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即急性期有脑水肿者,给予20%甘露醇、速尿或白蛋白,用量及时间视病情及病人经济条件而定,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给予改善脑功能的药物;脑梗死病人加用降纤酶或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同时注意常规治疗,如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采用5项技术:①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及转换;②关节被动治疗;③神经肌肉促通术;④功能性电刺激;⑤辅助器械等。早期康复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和步行期。卧床期康复内容:①体位变换;对有颅高压史,为防止脑疝的发生,忌作颈部屈曲及伸展,侧卧位时,颈、躯干同时侧翻,并用于支持其头部,且瘫肢避免过度伸展。②良肢位维持;防止关节和肢体变形;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在下肢外侧置枕头或沙袋,足下垫硬物使足与小腿成直角,关节放置时间屈伸各半。③被动关节活动训练:被动关节活动的目的是防止关节挛缩,即对瘫痪肌肉按摩、捏拿、揉搓,并对各关节进行全范围被动运动,每次20~30 min,3次/天,动作轻柔,力量从小到大,忌暴力,以防关节脱位及损伤。坐位期:在患者意识障碍恢复,全身状态稳定时进行,患肢肌力达2级时,要求患者以健肢带动患肢,作Bobath手法进行伸直运动,下肢运动时将下肢放最大半屈曲位置,后嘱患者患肢伸直,伸直有困难时,可给予助力,让患者坐起,诱发躯干肌肉的活动,达到两侧躯干肌肉平衡。训练3~4次/天,每次20~30 min。床上动作训练应于坐位训练同时进行,包括主动翻身,移动,桥式运动训练,躯干活动训练,起坐训练及ADL(进食、更衣、排泄)和全身协调性训练等。离床期:患者坐位耐久能达30 min以上,且患者肌力能达3级时,可行站立及行走助力运动,最初的站立应在两人的辅助下进行,站立后嘱患者抬头挺胸,双膝关节伸直,全足着地,移动重心,使患肢负重,掌握平衡直至能独立站立。步行期:能独立站立30 min后,并具有移动能力时,进行步行训练,首先原地踏步训练;站立平稳后可站于床头,练习踏步,注意患肢负重移动重心,保持平衡,患肢能抬起负重后,行助力行走,家人扶于患侧,注意行走时挺胸站直,步距大小接近正常,尽量走直线。在坐位期,配合直立床,智能化自行车训练,离床期辅助平行杠,跑步机,阶梯训练器应用,促进偏瘫病人的恢复。在各个治疗时期,康复治疗师与病人采用促通技术一对一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灸/电刺激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2]。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判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法。两组病人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由专人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TAT4.0版软件,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明显减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Barthel指数比较

    2.2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见表2。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导致偏瘫患者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但病后的功能障碍随之成为主要问题,因此,脑卒中后急性偏瘫的康复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康复介入越早,病人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我国现代康复治疗开展较晚,急性期仅集中于药物治疗,一般在病人恢复期才开始康复治疗,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期,病人不能回归社会和家庭。早期康复之所以有效,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结构、功能上的重组能力和高度的可塑性。这是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重要理论依据[3]。早期康复治疗是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与临床治疗同期进行的。早期进行规范化的反复运动训练,通过各种方式刺激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传出,达到神经功能重组的目的[4]。但是神经功能重组和代偿性一般不会自动发展,而有赖于学习和训练。卒中后偏瘫病人可自发地进行某些运动功能的学习和训练,但往往不够及时或正确,致使运动不足而引起肌肉萎缩,关节以及其他全身性并发症如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就是及时的进行以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等为主的运动疗法,通过系统的、有选择的、有针对的康复训练和有规律的针灸电刺激,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通路,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重组,加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降低异常肌张力引起的痉挛,打破异常的痉挛模式,改善肌群间的相互平衡协调功能,最终恢复分离的精细的和可以控制的正常运动模式,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5]。本组观察结果显示,无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是Barthel评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本研究表明,对脑卒中致急性偏瘫的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准则[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 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 周华东.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滨州市人民医院 滨州市 256610

作者: 王忠功 彭爱学 韩修英 程方敏 孙奉辉 李新营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