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第5卷第3期

高州市1950~1999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高州市50年来控制急性传染病成果,为更有效地控制或消除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分析流行病的研究方法,将高州市1950~1999年法定报告的急性传染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州市50年的急性传染病年均总发病率为1288。总发病率最高是1954年的1033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 总结高州市50年来控制急性传染病成果,为更有效地控制或消除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分析流行病的研究方法,将高州市1950~1999年法定报告的急性传染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高州市50年的急性传染病年均总发病率为1288.32/10万,年均总死亡率为7.27/10万。总发病率最高是1954年的10335.80/10万,最低是1999年的53.43/10万;总死亡率最高是1967年的60.43/10万,1993和1994年无死亡病例报告。50年代以虫媒性传染病为主,占传染病总数的69.56%;60年代和70年代都是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传染病总数的84.37%和62.95%;80年代和90年代均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传染病总数的56.76%和46.43%。 结论 经过卫生防疫工作者50年的努力,高州市急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年均总发病率和年均总死亡率90年代比50年代分别下降了94.93%和98.74%。   

  关键词:急性传染病;法定报告;发病;发病率;死亡率

  Analysis of trend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years of1950~1999in Gaozhou City.

  LI Zhi-shi,HE Jin-qing.(Gao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aozhou525200,Guangdong,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 up experience in control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in fifty years in Gaozhou City,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ective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And the reportable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from1950to1999in Gaozhou City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nnual average total incidence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Gaozhou City in fifty years was1288.32per hundred thousand,and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mortality was7.27per hundred thou-sand.The morbidity was highest in1954being10335.80per hundred thousand,and the lowlest in1999being53.43per hundred thousand;the total mortality highest in1967was60.43per hundred thousand,in1993and1994no death cases were reported. Conclusion As a result of effort of fifty years the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Gaozhou City have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and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the1990to1999dropped to94.93%and98.74%than that from1950to1959.   

  Key words:Acute infectious disease;Reportable;Invasion;Morbidity;Mortality      

  高州市自1950年成立公卫组(防疫站的前身),在抗击急性传染病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个胜利。现将高州市1950~1999年法定的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后预防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高州市1950~1999年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   

  1.2 方法 利用分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 ,对高州市1950~1999年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 高州市50年来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最高是1954年10335.80/10万,最低是1999年53.43/10万,平均是1288.32/10万,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0年代和70年代。1950~1999年急性传染病总的发病趋势是发病率逐渐降低的,90年代与 50年代比下降了94.93%(表1)。    

  表1 高州市1950~1999年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比较(略)

   2.2 急性传染病谱的变化 50年代以虫媒传染病为主,占69.5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0.88%,两者在传染病谱中占了90.44%,这10年中有8年疟疾发病率为最高。60年代呼吸道传染病上升为主要传染病,其发病数在这时期的传染病谱中占了84.37%,其中麻疹发病率有8年最高。70年代仍是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但肠道传染病上升到第二位,两者分别占传染病谱的62.95%和34.43%,10年中8年麻疹发病率为最高,2年痢疾发病率最高。80年代肠道传染病继续上升到了第一位,呼吸道传染病下降为第二位,两者分别占传染病谱的56.76%和36.93%,痢疾的发病率有7年最高,其余3年是麻疹发病率最高。90年代仍是肠道传染病为主,占了传染病谱的46.38%,其中病毒性肝炎占24.31%,痢疾占22.07%(表2、表3)。另在解放后已经绝迹的性传播疾病,在90年代又开始发现,并有增长的趋势。    

  2.3 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变化 急性传染病死亡率60年代为17.09/10万,比50年代的14.28/10万增加了19.68%,但70年代后逐渐降低,到了90年代下降到0.18/10万,比50年代降低了98.74%。50年中,有20年是狂犬病的死亡率最高,10年是麻疹死亡率最高,8年为乙脑死亡率最高。因此,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死亡率高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的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表2 高州市1950~1999年急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和构成比(略)

  表3 高州市1950~1999年主要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病名 各年代的年均发病率(1/10万)和构成比(%)(略)

  3 讨论   

  经过50年的综合防治,高州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率90年代以前是上升的趋势,但1990年以来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3.1 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率60年代比50年代有所上升,但70年代之后白喉、流脑发病率下降很快,80年代以后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都降低了。高州市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1975年使用百白破混合制剂,1980年使用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尤其是实行计划免疫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显著降低。实行计划免疫前麻疹的年均发病率为652.36/10万,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的年均发病率是17.76/10万,下降了97.28%;实行计划免疫前,百日咳、白喉和流脑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19.64/10万、3.14/10万和27.47/10万,实行计划免疫后,它们的年均发病率依次降低为1.46/10万、0.028/10万和0.094/10万,分别下降了98.78%、99.11%和99.66%。1994年以后无白喉病例报告,1998年全市范围内实施了7岁以内适龄儿童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后,1999年首次无麻疹病例报告。麻疹、百日咳和流脑的周期性流行规律已被打破,流行高峰也被削平 [2] 。   

  3.2 肠道传染病 高州市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以痢疾为主,其次是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率较低。50年以来,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是降低的,但80年代以后其在传染病谱中上升为第一位。1966年后,通过对适龄儿童服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我们控制了小儿麻痹症,自1994年以来,已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例发生;1985年起乙肝血源疫苗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1992年开始使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993年开始应用甲肝减毒活疫苗,故90年代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降为年均41.86/10万。对于肠道传染病,除了应用疫苗预防外,还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改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 [3] 。   

  3.3 虫媒传染病 以疟疾发病为主,50年代年均发病率是2361.95/10万,通过对疟疾患者的根治、发热病人的筛查、流行季节疫点周围全民预防性服食“乙胺嘧啶盐”和灭蚊防蚊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1968年以后,每年发病率均控制在1‰以下,达到了基本消灭标准。其次是乙脑,1976年开始使用乙脑灭活疫苗,除此外,采取灭蚊防蚊、控制动物传染源 [3] 和1990年以后开展乙脑疫情监测,使90年代的年均发病率控制在0.87/10万,1998首年零病例。   

  3.4 人畜共患传染病 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其发病率最高的一年是1984年5.55/10万。具体采取对家犬进行登记管理、定期免疫,对未免疫的犬只采用灭的办法,对动物咬伤者进行伤口清理消毒后用人用狂犬疫苗接种。因此,90年代仅报告7例狂犬病,其中91年1例、98年和99年各3例,其余7年均为零病例。对钩端螺旋体病,采用灭鼠防鼠、圈猪积肥、防止水源和食物被鼠尿及病畜尿污染、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接触疫水等综合预防措施 [4] ,使发病率曾一度上升的钩端螺旋体病到了90年代年均发病率控制为0.40/10万,95年、97年和98年零病例。

  参考文献:    

  [1]钱宇平.流行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4~5.

  [2]张忠诚,陈桂兴,张素洁,等.临沂市1956~2002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2):120~122.   

  [3]迮文远.预防接种手册[S].上海:上海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1:1~5.   

  [4]王季午.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176.   

  作者单位:高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高州 525200.

作者: 李志式何金庆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