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

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China)摘要:目的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确认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提示食品从业人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监......

点击显示 收起

     Determination of a food poisoning due to contamination with salmonella enteritidis.

  XIAO Jing-hui,WU Zhen-hong,ZHANG Zhen-wen,et al.

  (Bao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enzhen518101,Guangdong,P.R.China)
    
     摘要:目的 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 方法 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 结果 确认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结论 提示食品从业人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监督监测,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检测
 
    深圳经济发展特区处于热带地区,平均温度较高,细菌容易滋生;加上人口流动性大,人员复杂,卫生条件参差不齐,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对人民的健康和公众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2004年8月30日,深圳市宝安区发生了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几百人,涉及全区7个街道,经过实验室检测和中毒原因调查分析,确认本次事件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实验室检验结果和中毒分析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事发经过 2004年8月30日上午11时起,陆续有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到宝安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留院观察,这些病人均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主要是儿童)出现高热和脱水症状,引起各医院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往各医院进行调查,发现病人均食用过某糕点连锁经营企业生产的三明治,按照临床症状和病人食谱的调查,初步推断为食用不洁三明治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随着媒体向全区通报中毒事件,到区级医疗单位和各街道辖区医院就诊的疑似病人逐渐增多,至9月2日共接收疑似病人478人,涉及全区7个街道。

    1.2 临床症状 患者均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以腹泻症状为主,发热体温最高为40.3℃,腹泻次数最多为15次,呕吐最多10次,经抗生素治疗和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无危重和死亡病例。

  2 实验室检验

    2.1 样品来源 共采集样品534份,其中肛拭子478份,呕吐物3份,粪便7份,食品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生产用具以及环境等样品46份,其中包括未食用和 吃剩的三明治12份。

    2.2 试剂和材料 培养基:S-S琼脂平板、血平板、伊红-美蓝平板、卵黄琼脂平板、嗜盐性弧菌专用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等培养基,均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公司/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生化试验用微量生化管:杭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生产,有效期内使用;诊断血清:沙门菌诊断血清,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均在有效期使用。

  2.3 检验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89.14-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有关章节进行,并参考《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刘恭植主编)相应部分 [1,2] 。

    2.3.1 分离培养 取患者排泄物直接划线接种于S-S平板、伊红-美蓝平板、副溶血弧菌专用平板、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和卵黄琼脂平板,37℃培养18h;同时取肛拭子、环境及用具等样品用营养肉汤、SC增菌液、7.5%NaCl增菌液、嗜盐性弧菌增菌液等37℃增菌24h后接种于上述6种选择性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落染色镜检,纯培养后进行各种鉴定试验。

    2.3.2 血清学诊断 将可疑纯培养菌落用沙门菌诊断血清、志贺菌诊断血清、致病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等进行玻片凝集。

    2.3.3 生化反应将可疑纯培养菌落用微量生化管法进行生化反应。

  3 结果

    3.1 分离培养 各类样品在营养肉汤、SC增菌液中均匀浑浊生长,但在7.5%NaCl增菌液、嗜盐性弧菌增菌液中几乎不生长;接种培养基纯培养可见在S-S平板上有圆形突起、表面光滑湿润的粉红色菌落,无色半透明、菌落中心带黑点的中等大小的菌落和无色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其他培养基上无可疑菌落生长。

    3.2 革兰染色镜检 取3种纯化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镜下可见均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无芽胞和荚膜。

    3.3 血清学诊断 将粉红色菌落用致病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将无色半透明菌落用志贺菌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均无凝集现象,可排除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

    将无色半透明、菌落中心带黑点的菌落用沙门菌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发现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血清进行玻片凝集结果为:A-F多价血清“-”,O1因子血清“-”、O9因子血清“+”、Hg因子血清“+”、Hm因子血清“+”;用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血清进行玻片凝集结果为:A-F多价血清“+”,O1因子血清“+”、O9因子血清“+”、Hg因子血清“+”、Hm因子血清“+”,生理盐水对照均不凝集,推断得知这次分离菌株抗原结构式为1,9,12:g,m,根据考夫曼-怀特沙门菌属抗原表,符合肠炎沙门菌血清型表现。

    3.4 生化试验 将无色半透明、菌落中心带黑点的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平板,37℃培养18h,反应结果是:底层产酸产气、产硫化氢变黑、斜面不产酸;同时用微量生化管做生化鉴定,生化鉴定结果如表1,生化试验结果均符合肠炎沙门菌生化特点。表1 生化反应结果(略)
   
     3.5 结果 在534份样品中,共有155份样品检出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为29.03%,肛拭子、呕吐物、粪便488份样品中有136份检出肠炎沙门氏菌,检出率27.86%(136/488);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生产用具及环境等样品中肠炎沙门菌阳性19份,其中未食用和吃剩的三明治12份全部检出肠炎沙门菌。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学检验,可判定本次食物中毒为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4 讨论

    4.1 12份三明治全部检出肠炎沙门菌,且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均进食过三明治,进食该连锁经营店 其他食品则未出现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三明治中的面包、火腿肠和肉松均未检出肠炎沙门菌,剩下沙拉酱虽未采到,但采集的沙拉酱洗桶水中检出肠炎沙门菌。经过调查发现该生产企业对鸡蛋外壳未消毒,并用生鸡蛋混合奶油制作沙拉酱,放置1d后不加热就涂于三明治上,可能是鸡蛋或鸡蛋外壳污染了肠炎沙门菌,并在沙拉酱中大量繁殖引起食物中毒 [3] 。

    4.2 在进行血清学诊断时发现,同样是沙门菌诊断血清,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凝集特性不完全一致,可能是不同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血清效价不同或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制备。各疾控中心最好同时准备两种诊断血清,避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4.3 有些病人一家均进食三明治,但并非全部均出现中毒症状,其可能原因与个人抵抗力和进食数量有关;出现中毒症状的病人肛拭子阳性检出率不高,仅28.45%,其可能原因是病人就医前已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诊不够及时或采样不够规范等。

    4.4 本次食物中毒的病人分散在宝安区7个街道办辖区,中毒人数众多,但因报告及时,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各街道卫生监督所行动迅速,及时调查采样,立即停止售卖该企业食品,避免了中毒事件的扩大;同时通过电视、广播让食用过的人到医院检查,利于在症状加重前就到医院就诊,重症病例较少。

    4.5 该企业在宝安区7个街道共有23家连锁经营店,由于产品的产销量较大,造成大量食用者中毒发病,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该企业虽有卫生许可证,但在3个月前擅自生产未经审批的三明治;同时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缺乏食品卫生知识和防病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未进行鸡蛋消毒和加热处理,致使三明治受到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现在有许多食品生产企业都是向集团化、连锁化经营发展,一旦其产品受到污染,就可能引起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把好食品卫生质量关,才可能尽量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T4789.4-2003:19~31.

    [2]刘恭植.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1996,162~172.

    [3]薄葆芸,甘启如.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3(1):76.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 518101.
   
  收稿日期:2004-12-27

作者: 肖锦晖,吴振宏,张震文,肖惠贞,谭雪芳,廖鹏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