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效果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BCG)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予卡介苗膀胱内灌注。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8个月,1年内4例复发,复发率7。9%,4年内16例复发,复发率为3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方法 对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予卡介苗膀胱内灌注。 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8个月,1年内4例复发,复发率7.9%,4年内16例复发,复发率为30.8%。 结论 卡介苗膀胱内灌注能显著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  膀胱癌 卡介苗 灌注法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肿瘤最常见的肿瘤。近年发病有增加的趁势[1]。对收治的52例膀胱癌,行手术治疗后予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40~75岁,平均60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初发50列,复发2例,单发40例,多发10例。肿瘤直径大小为0.5~4.8cm。临床分期Tai15例,T1 30例,T2 5例,T3 2例,病理分级G1 18例,G2 30例,G3 4例。

  1.2  治疗方法  术后2周开始用卡介苗(BCG)120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保留2h,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定期作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并记录每次膀胱灌注的全身及局部反应情况。所有患者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B超或膀胱镜检查。第2年每6个月1次,如发现有可疑病变,即取活检以明确有否肿瘤复发。

  2  结果
   
  52例随访12~48个月,平均28个月,1年内无癌生存48 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7.9%,4年内复发16例,复发率为30.8%,1~4年中有2例复发2次以上。死亡7例,1例术后13个月死于心肌梗塞,2例死于脑血管意外,4例死于膀胱肿瘤病转移。治疗后有轻度尿频、尿痛2例,低热2例,经2~3d后症状完全消失,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见严重的全身反应。

  3  讨论
   
  膀胱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被认为与膀胱癌有关的因素有:①化学性致癌物质如β-萘胺,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α-萘胺;②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③饮食习惯,如吸烟,饮用咖啡等;④使用某些药物,如长期服用非那西丁,使用环磷酰胺;⑤盆腔的放射性照射等。致病机理亦未得到完全阐明。因此,膀胱癌的治疗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及临床过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方法,其术式分为:①保留膀胱术式如TURBt,膀胱部分切除术;②全膀胱切除,尿流致道术。保留膀胱术式优点是:手术简单,病人恢复快,膀胱得以保留,术后患者能按正常情况排尿,无需通过复杂的尿流改道,复发后又可再次行手术治疗。故较易为患者接受。对于浅表性膀胱癌选择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期膀胱灌注预防其复发。对于T2以上浸润癌多数主张行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辅以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但此方法未能得到患者的完全接受。因此,目前仍有少浸润癌采取保留膀胱术式。而保留膀胱术式缺点是易复发,据文献报道,保留膀胱术式其复发率高达50%~70%,其中10%~15%发展为浸润癌[2],亦有报道为60%~90%[3]。术后应用抗癌药物膀胱灌可降低其复发率。疗效除药物本身因素以外,还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肿瘤的分期及大小,用药途径与剂量,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诸多因素。用于膀胱灌注的药物很多,总体上分为2类:①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②免疫治疗药物如卡介苗,干扰素等。其中BCG的效果最好[1]。BCG膀胱灌注,通过引起局部炎症的反应,破坏肿瘤的生长环境,使肿瘤细胞坏死脱落[4]。BCG诱导的炎症反应,需T淋巴把细胞的参与。BCG抗肿瘤活性常需纤维连结蛋白介导的接触。此蛋白为一种糖蛋白,是一种与BCG结合于膀胱上皮有关的蛋白质,该蛋白在血浆和其他体液中以可溶的形式存在,在结缔组织和基底膜中则以不溶的形式存在。在膀胱上皮基底膜和粘胱下层中,可找到纤维连结蛋白,它也是一种与创伤愈合有关的蛋白质。BCG激发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是T淋巴细胞,BCG的附着允许局部感染的发生以及机体对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引起一系列免疫连锁反应,迅速活化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并使之增殖,分泌白介素-2(IL-2),干扰素(TNF)等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放大,达到抗肿瘤的作用[5]。
   
  本组52例1年复发率为7.9%。4年复发率为30.8%,表明BCG腔内灌注能显著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延迟了复发时的病变进展速度,减少膀胱切除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1991,239~250.

  [2] 俞天麟,金 御.手术学全集.泌尿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07.

  [3] 赵勇,唐江梅,卢丽英.三种灌注药物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5:251~252.

  [4] 陈铁峰,王绪保.局部应用氨甲喋呤和卡介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18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9:402~403.

  [5] 卢根生,金 御,宋波,等.BCG膀胱癌 灌注对局部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210~212.


作者单位:阳春市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 阳春 529600.

作者: 黄多斌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