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7期

噪声暴露对从业人员心理状态影响的调查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对从业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监测,采用90种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以下简称SCL-90)对679名在职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接噪工人)420名,对照组(非接噪工人259名)的心理状态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SCL-90调查表由9顶因子组成,根据每顶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对从业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监测,采用90种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以下简称SCL-90)对679名在职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接噪工人)420名,对照组(非接噪工人259名)的心理状态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SCL-90调查表由9顶因子组成,根据每顶得分分类归纳出因子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应用方差与协方差分析统计各项研究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工龄、接噪水平段的差异。 结果 噪声暴露工人SCL-90的9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SCL-90的因子分随接噪强度的增加而增加,9项因子中只有躯体化随工龄和年龄增长而渐严重,其他各项研究指标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反而有下降趋势。噪声对男女心理均有负面影响。 结论 噪声暴露对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是全面的,尤其是噪声强度的水平是影响接噪工人心理状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噪声对工人心理影响无性别差异,且无时间累积效应。

【关键词】  噪声暴露 心理状态SCL-90 剂量-效应关系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除了引起特异性听力损伤外,还可以引起机体包括神经、代谢、心血管系统及心理健康等非特异性损害。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噪声是一种应急源[1]。本研究旨在探讨噪声暴露对工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并控制可能相关的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宝安区一大型台资家电厂冲压及制网车间作业工人460名作为观察组(男324人 女136人),其中初中以下145人,高中以上275人;对照组选择在观察组同一公司的装配及其他车间共300人(男210人 女90人初中以下95人,高中以上164人,且过去从未接触过噪声作业。此外,其年龄、性别、工龄、文化程度、婚姻等构成与观察组类似,且有可比性。两组工人以往均无精神异常史,近期工作、生活正常,无其他重大意外及生活事件。观察组: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27.6±11.0)岁;工龄0.5~18年,平均为(7.8±5.2)年。对照组: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为(28.9±12.7)岁;工龄0.5~20年,平均为(8.4±5.9)年。观察组共收回有效量表420张,应答率为91.6%。对照组收回有效量表259张,应答率为87.2%。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作业场所环境监测  对噪声暴露组与对照组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噪声(HS5660精密脉冲声级计)、作业环境气温(TES-13600数字温湿度计)、气湿(TES-13600数字温湿度计)、风速(AVM-01风速仪)、照度(JD-3型光照度计)及粉尘浓度(DFC-3BT型粉尘采样器),所测仪器都是经计量院进行校正的。

  1.2.2  采用90种症状自评量表[2](SCL-90)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量化评价。SCL-90调查表有90个子项目,每项有5个等级评分。这90个子项分别属于9个方面的因素,根据每个项得分分类归纳出因子分。利用因子分的高低进行工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定量评价。因子分的某一因子组成的子项得分之和为1~5分,分值越高,说明该项心理因子的水平越低,心理状态越差。

  1.2.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的录入、维护和统计计算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实现,采用FOXPRO建立数据库SPSS11.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并对各项测试指标的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及不同接噪水平段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

  1.2.4  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调查偏差和失误,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前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并且专门印发填表说明。现场调查时采用统一发放调查量表,统一介绍﹡调查量表内容和要求,集中填写,当场完卷的方式,回收问卷后及时复核,剔除废卷,在结束调查量表2周后,随时抽取5%调查对象进行重复调查。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一致性Kappa相关分析,所有调查项目Kappa值为0.603~0.908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2  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观察组与对照组来自同一公司的冲压、制网、装配等车间,两组工人的年龄、工龄及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作业环境监测结果  观察组噪声强度SPL为85~110dB(A),其Leq为91~94dB(A)(连续等效A声级),对照组SPL为69~82dB(A) ,Leq为71~79dB(A),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作业环境中的气温、气湿、风速、粉尘浓度、照度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两组SCL-90评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SCL-90各项因子及阳性项目数等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躯体化、阳性项目数得分两组间差异最为显著(P<0.01),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其他8项研究指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差于对照组。

  2.4  不同性别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内SCL-90评定结果比较  无论男性或女性观察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高,并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中除恐怖一项女性因子较男性高(P<0.01)外,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噪声对工人心理健康影响无性别差异。

  2.5  观察组不同接噪水平SCL-90评定结果比较  依据作业场所监测结果,按不同接噪水平将观察组接噪工人划为3个组,其评定结果见表1。表1显示,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各因子分与阳性项目数也增加,经组间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噪声对工人心理状态的影响随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1  观察组不同接触水平SCL90评定结果比较(略)

  注: 组间方差分析, P<0.05, P<0.01。

  2.6  观察组不同接噪工龄SCL-90评定结果比较  按接噪工龄将观察组分为4个组别(因深圳特区人口流动性大,工人在一个公司的连续工龄一般都较短)。为了消除年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年龄为协变量做协方差分析。表2结果显示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并不随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引入年龄作为协变量进行的协方差分析可以发现,躯体化、忧郁、敌对及阳性项目数与接噪工龄的长短并无关联,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各因子分主要表现在接噪初期(1~4年)的增高,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反而有下降趋势。

  3  讨论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噪声对机体的影响除了引起听觉损伤外,还能导致其他非特异性损伤,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高强度噪声暴露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意志及行为神经功能的改变[3]。本研究采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SCL-90作为评定量表,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心理疾病的程度,是目前评价各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4]。
   
  表2  以年龄为协变量的SCL-90因子与接噪工龄的协方差分析(略)

  注: P<0.05, P<0.01。
   
  本次结果表明噪声暴露组SCL-90各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噪声作业工人在心理应急、心理状态调节上较对照组差,提示噪声作业对工人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除女性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性外,其他各项研究招标男女无性别差异,分布一致,这可能与女性固有心理特征有关。表明噪声对工人心理健康影响无性别差异。
   
  不同接噪水平的三个组在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及经济条件等混杂因素影响后,SCL-90各因子分与阳性项目数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高强度噪声暴露是作业工人心理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且二者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通过调整年龄后的协方差分析,不同接噪工龄段SCL-90 各因子分与阳性项目数并没有随着工龄的延长面产生相应的改变,除了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项研究指标均只在接噪声初期(1~4年)组为高,以后随着工龄的延长反而有降低趋势。这可能原因是,1-4年工龄段以年轻人居多,普遍有情感不稳,在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的认识上,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及社会适应困难,对社会、他人、及自己期望过高与现实之间产生冲突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噪声暴露对心理影响不具有时间剂量累积效应。
   
  综上所述,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在控制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严格执行劳动法与职业病防治法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应对资源,特别是社会的支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护工人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D. F. Dinges. Stress, fatigue and behavioral energy[J].Nutrition Reviews, 2001, 59, (1), Part II: 30.

  [2] 吴文源.精神科评定手册[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

  [3] Cbubarov IV,Zinkin VN,et al.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workers subjected to noise exposure[J].Gig Saint[Article in Russian],1999, (2):16.

  [4] 朱昌明,宋质敏.MMPI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0,23:339.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卫生监督所,广东 深圳 518108; 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0.

作者: 贺中汉,朱志良,何剑锋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