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双因素理论在疾控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疾病预防与控制随着新时期社会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卫生防病的要求增加,卫生管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即双因素理论是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体现了现代社会医学管理的理念,在21世纪的卫生防病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外的发展已经相当广泛和成熟,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疾病预防与控制

  随着新时期社会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卫生防病的要求增加,卫生管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即双因素理论是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体现了现代社会医学管理的理念,在21世纪的卫生防病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外的发展已经相当广泛和成熟,在人员选拔和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该理论引伸出了工作内容丰富化、扩大化、弹性工作时等多种劳动组织形式和激励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绩效。但目前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尚未普及。现对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前景作一概述。

  1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激励”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郝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外部环境如公司政策、管理措施、人际关系、物质条件、薪金、福利等,这些因素若恶化到职工不可接受时,职工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这些因素若处理的好,也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使其安心工作,而不是激发其积极性和促进生产率的增长。正如讲卫生只能防止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故称这类因素为保健因素。而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增加工作的责任、工作的发展前途及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会经常地提高生产效率。故这类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1]。郝茨伯格理论强调二个方面,第一,导致工作满意感的激励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感的保健因素是彼此独立并不相同的;第二,这二种感觉不是相互对立的。即工作满意感的对立面不是工作不满意而是没有工作满意感,工作不满意的对立面不是工作满意而是没有工作不满意。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都是起作用的,只是其影响程度不同而已。二者的比较如图1所示[2]。这种理论对管理的启发是:要调动和维持职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主要的是要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工作的满意感。

  2  疾控系统的工作特点

  疾控机构是一个公益事业组织,是政府举办的机构,包括人力、设备资源的配置。长期以来,整个疾控系统存在着单位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单位的大锅饭。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人们在工作时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并抵制扰乱这种舒适安排的任何改变,各岗位工作量不能相对均衡,不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激励机制普遍缺乏,工作效率偏低[3]。每一个疾控机构之间的差距,主要是领导能力的差距,职工素质的差距。尽管疾控机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样也要发展,讲究科学管理,否则又如何优质高效地履行自身职责为社会公众服务。

  图1  郝茨伯格理论示意图(略)

  3  疾控机构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3.1  保健因素分析  保健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外部条件的需求,是那些能满足个人、生理、安全、社交等低层次需要的因素。如生活设施、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资福利等因素。这些因素是疾控机构的保健因素,如果建设不到位,就会使人们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疾控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工作上,我们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建立职工的参与机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良好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加强信息交流,领导要经常下到科室,与职工进行思想沟通,消除隔阂,帮助科室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归属感,形成凝聚力。在生活上,开展生活关怀,如慰问困难职工,在职的和离退休职工住院后,单位领导都要亲自去医院关心;组织多种沟通方式,如职工运动会、个人特长展示、节日的联欢活动等,能相互交流、亲密关系、消除误解。

  3.2  激励因素分析  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是指那些能满足个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贡献等的因素,能带来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满意感。在疾控系统主要指个人的发展,技术职称和职务的晋升。属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这类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它的欠缺不会导致人们的不满,而其改善却可以使人们感到满意,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它包括价值观、专业的激励作用、个人发展和晋升。因此,管理者应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但一旦使不满意改观后,就不在有正向作用,要想使员工有积极的工作热情,还必须从激励因素入手。首先建立公平有效的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分不同的层次,有什么能力、达到什么水平,则得到什么层次的奖励;对工作突出的业务人员,给于比领导还要高的奖励,使其价值得到体现,增加成就感,并使其安心现有工作而不是费尽心思往领导岗位上发展;第二,可以分配重要任务,承担较大责任。疾控工作一大特点是经常下乡指导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有潜力的员工放到重要岗位上,以体现对其重视,激发工作热情;第三,大胆展示个人前景。在激励过程中,要让职工感到在单位工作是有前途的,其个人发展充满希望和可能,因而为前景而努力工作。;第四,增加科主任和业务骨干的权利。让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有关决策。经常参与管理决策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表现。作为管理和领导人员不要过多限制人才,要充分信任,敢于放权,给于人才宽松的发展空间。从双因素的观点可知,一个组织所采取的激励措施要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首先要分析不同人群的真正需要,其次弄清这些需要的实现受那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属于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因素所产生的满意效果,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进行激励。同时要记住,保健因素是基础性的,激励因素是关键性的,决定性的,因此,只有工作本身的激励才能唤起人们工作的热情,内在激励重于外在激励。

  4  结语

  进入21世纪,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能感觉到人在整个生产中的作用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下,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中国的激励体制仍很不完善,效果也不尽人意。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应用该理论,对我国社会中保健因素和员工的工作激励因素进行细致的研究,肯定赫茨伯的保健与激励理论中的“激励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员工各得其所、各尽其职,对做好各级疾病预防与 控制工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雁飞. 管理心理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42~143.

  [2] 孙多勇,朱仁崎. 郝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领域的有效性检验[J].求索,2006,9:25~27.

  [3] 鸿光.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和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2,3(46):47~48.


作者单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3;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澳大利亚 墨尔本 3086.

作者: 韦茂国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