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2004~2006年200例猪囊虫病患者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近年来猪囊虫病的分布和发病特点及治疗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4~2006年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猪囊虫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统计分析。临床分型以脑囊虫病78。结论近年来山东省猪囊虫仍处于较高的发病态势,发病特点以农村男性中青年患者为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山东省近年来猪囊虫病的分布和发病特点及治疗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从2004~2006年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猪囊虫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例患者中,山东省为179例(89.50%),分布于全省15个地级市。来自安徽、河南等8省的患者为21例(10.50%)。在本组患者中,农村居民以2.82:1高于城市居民;男性患者以2.45:1高于女性;患者年龄以18~40岁(42.50%)的中青年患者为最高;临床分型以脑囊虫病78.00%为最高。200例患者经用吡喹酮(PQT)结合阿苯哒唑(ALB)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50%,其中治愈率为42.50%。 结论 近年来山东省猪囊虫仍处于较高的发病态势,发病特点以农村男性中青年患者为高。治疗结果显示吡喹酮(PQT)和阿苯哒唑(ALB)的联合应用仍是目前猪囊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猪囊虫病 临床资料 诊断 治疗

  Clinical analysis of 200 patients with cysticercosis cellulosae from 2004 to 2006.

  SUN Dong-ju, MAO De-hua, WANG Xiao, et al.

  (Urban Health and Anti-epidemic Station of Jining City, Jining 272035, Shandong, P. R. China; Shandong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Jining 272033, Shandong,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infective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cysticercosi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The data concerning treatment of 200 cysticercosis cases from 2004 to 2006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Of the 200 cysticercosis cases,179 patients were from 15 prefectures and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89.50%),  21 patients were from 8 other provinces including Anhui, Henan etc.(10.50%). The infection rate of cysticercosis in rural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area (with the ratio of 2.82:1); the infection rate in ma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s (with the ratio of 2.45:1). The average age of the cases was 42.50 years old(from 18 to 40 years old) . The quantity of cerebral cysticercosis accouted for 78.0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of praziquantel (PQT) combined with albendazole(ALB )were 96.50% and 42.5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cidence of cysticercosis is still higher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young adults are the main group infected with the disease in rural areas.  PQT combined with ALB is effective for treatment of cysticercosis.

  Key words:Cysticercosis cellulosae; Clinical data; Diagnosis; Treatment

  猪囊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者可致颅内高压、癫痫发作、失明甚或导致死亡。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山东省猪囊虫病的发病特点及分布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2004~2006年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猪囊虫病患者资料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从2004~2006年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猪囊虫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统计分析。

  1.2  检查方法  通过直接压片镜检、病理学、影像学(B超、CT、MRI)等方法检测囊尾蚴;患者入院前均进行CT或MRI检查,入院前、后均进行血清和脑脊液(CSF)抗囊尾蚴抗体IgG(IHA、ELISA两种方法)及IgG4抗体和循环抗原(CAg,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等6~8项免疫学检查,然后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

  1.3  诊断标准  按照葛凌云等[1]猪囊虫病的诊断标准对所有病例进行确诊。

  1.4  临床分型  按照葛凌云等将猪囊虫病分为皮肌型、脑型、眼型和混合型四种临床类型[1]。 除上述四种类型外,囊尾蚴结节在人体脊椎管内压迫脊髓可引起感觉障碍、尿潴留及瘫痪等,猪囊尾蚴寄生在心肌内可引起心律不齐和心肌缺血等[2]。

  1.5  治疗方法

  1.5.1  抗囊疗法  200例患者均采用吡喹酮(PQT)、阿苯哒唑(ALB)剂量递增疗法[3]住院治疗。第1疗程采用ALB 20mg/kg/d,连服12d,再用PQT 30mg/kg/d,连服12d;第2疗程PQT 30mg(或50mg)/kg/d,连服12d;第3 疗程PQT 50mg/kg/d,连服12d。每疗程间隔2~3个月。

  1.5.2  辅助疗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驱绦治疗,腰穿测颅压;有较频繁癫痫发作者给予抗癫痫治疗;对于高颅压患者首先脱水降低颅压,待颅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和视乳头水肿与眼底出血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再接受抗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头痛、癫痫、发烧、皮疹等反应,给予脱水、脱敏及抗癫痫等对症处理。

  1.6  疗效标准[4]  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虫灶已消失或仅存小量钙化灶。②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消失;头颅影像学检查囊虫灶好转但未完全消失。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仍然存在或加重;头颅影像学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地区、职业、性别及年龄分析  本组患者来自山东者179例(89.50%),分布于全省的15个地级市,住院病例数依次为聊城、济宁、济南、菏泽、泰安、德州、滨州、临沂、潍坊,枣庄、东营、淄博、青岛、烟台、莱芜,分别为32、31、21、17、16、13、12、11、8、5、4、3、3、2和1例,其中聊城、济宁、济南、菏泽和泰安5市分别以17.88%、17.32%、11.73%、9.50%、8.94%高于其它10个地级市。来自安徽、河南、江苏、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8省的患者为21例(10.50%),上述8省的住院病例以次分别为5、4、3、3、2、2、1和1例。在本组患者的职业中,以农民127例(63.50%)为最高,其次为工人45例(22.50%),学生20例(10.00%),商人6例(3.00%),干部2例(1.00%)。在所有的患者中,男性为142例(71.00%),女性为58例(29.00%),男女之比为2.45:1;年龄3~71岁不等,以18~40岁85例(42.50%)为最高(表1)。病程最短5d,最长26年;其中以1/2~5年者129例(64.50%)为最高。患者职业以农民127例(63.50%)为最高,其次为工人45例(22.50%),学生20例(10.00%),商人6例(3.00%),干部2例(1.00%)。

  表1  200例囊虫病患者年龄分布(略)

  Age distribution of 200 cysticercosis cases

  2.2  病史及临床表现  本组有绦虫史者45例(22.50%);曾食“米猪肉”者 17例(8.50%),头痛和头晕者172例(86.00%),有癫痫抽风史者149例(74.50%),有皮下结节者44例(22.00%),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者73例(36.50%),家庭聚集性患者3例(1.50%)。

  2.3  临床分型  本组脑型为153例(76.50%), 混合型为43例(21.50%),皮肌型为4例(2.00%)。

  2.4  脑CT影像分型  根据脑CT影像分为脑型和混合型,分别为153例和43例;按照患者治疗前脑CT影像表现分为4型,其中单发小囊型41例,多发小囊型80例,炎症型48例,混合型27例。

  2.5  疗前免疫学检查结果  对161例患者检查血清和CSF的8项免疫学指标,结果8、7、6、5、4、3和2项阳性者分别为5、8、17、 43、51、29和8例;在单独检查血清4项免疫学指标的39例患者中, 4、3和2项阳性者分别为4、17和18例。

  2.6  患者各年度治疗情况比较  本组患者经2、3、4个疗程或4个疗程以上治疗者分别为41、95、57和7例。其中治愈85例,治愈率为42.50%,有效者108例,有效率为54.00%;无效者7例(3.50%)。其中2004~2006年治愈率分别为45.33%、46.48%和33.33%,其有效率分别为49.33%、50.70%和64.81%(见表2、图1)。

  表2  200例囊虫病患者各年度患者住院治疗情况比较(略)

  图1  200例囊虫病患者各年度治疗情况比较(略)

  3  讨论

  猪囊虫病是我国流行比较广泛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感染率为0.14%~3.20%[1],以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较多。本文对2004~2006年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200例猪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来自本省者179例(89.50%),分布于全省的15个地级市,其中,以聊城、济宁、济南、菏泽和泰安5个地级市明显高于其它10个地级市,此外,安徽、河南等8省的就诊患者为21例(10.50%)。表2结果显示,2004~2006年,三年间山东省猪囊虫病就诊病例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该病在全省流行范围仍较广泛,而且绝大数为脑囊虫病患者,应引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以2.82:1高于城市居民,工人以1.61:1高于学生、商人和干部,男性患者以2.45:1高于女性,其发病年龄以18~40岁(42.50%)的中青年患者为最高。分析原因主要与其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农民和工人患病数占所有病例的86.00%,是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连茅圈、猪群放养、使用新鲜粪便作肥料等,为囊虫病的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猪囊虫病感染的主要因素,如家庭生熟刀、板不分,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习惯,均可导致该病感染。此外,由于农民和工人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普遍较低,这部分人尤其是男性中、青年工人、农民(包括农民工)由于外出就餐机会较多,而且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偏低及防范意识不强,常去卫生条件差,达不到消毒标准的小餐馆就餐,尤其是深受欢迎的街头小吃,尽管价格低廉、服务方便快捷,其卫生状况之差令人担忧,但许多中、青年工人、农民等却对此毫不在意,因此,增加了这部分人群的感染机会。本文统计结果表明,有8.50%的患者有食“米猪肉”史,22.50%的患者有绦虫史;针对上述情况,各地应加大对该病的宣教力度,提高广大干群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对该病防范意识;同时食品卫生监督及畜牧肉检部门对猪肉及其制品加大监督力度,制止“米猪肉”流入市场,做到预防为主。为不贻误诊治,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囊虫病的治疗非常关键。目前,囊虫病的影像学、血清学、病理学等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是目前囊虫病主要诊断方法特别是血清学检查如IHA、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内抗囊尾蚴抗体和循环抗原(CAg)等,凭其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5,6]已作为囊虫病确诊必不可少的诊断指标。本文对200例猪囊虫病确诊病例,应用吡喹酮(PQT)和阿苯哒唑(ALB)经2~4个疗程或4个疗程以上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50%,其中治愈率为42.50%。表明吡喹酮(PQT)和阿苯哒唑(ALB)联合应用仍是目前猪囊虫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病情较重的患者仍需要治疗4个疗程以上,因此,有必要筛选新的更为有效的猪囊虫病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葛凌云,李庆山.囊虫病诊治[M].第1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71~176,48~51,289~290,171~176.

  [2] 段绩辉.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形势与控制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86.

  [3] 李庆山,葛凌云,徐洪秀,等.吡喹酮、阿苯哒唑剂量递增疗法治疗脑囊虫病415例疗效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8(2):124~126.

  [4] 甘绍伯.全国囊虫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5(1):Ⅹ-Ⅺ.

  [5] Espindola NM, Iha AH, Fernandes I, et al. Cysticercosis immunodiagnosis using 18- and 14-kilodalton proteins from Taenia crassiceps cysticercus antigens obtained by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J]. Clin Microbiol, 2005,43(7):3178~3184.

  [6] Parija SC, Balamurungan N, Sahu PS, et al. Cysticercus antibodies and antigens in serum from blood donors from Pondicherry, India[J]. Rev Inst Med Trop Sao Paulo, 2005,47(4):227~230.


作者单位: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山东 济宁 272035;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淋巴丝虫病/绦囊虫病合作中心,山东 济宁 272033; 济宁市樱花纺织医院,山东 济宁 272035.

作者: 孙冬菊,毛德华,王霄,张敏,孙志贤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