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围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结果 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围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炎、脓疱疹、败血症、肝炎综合征。 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linical analysis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100 neonates.

  ZHOU Yan-ling, LU Jun, CHEN Ying, et al.

  (Haikou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570208, Hainan,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octors  related to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  There 100 newborns with jaundice were reviewed.  Results  Of the 100 cases, 70 cases (70%) were with noninfectious diseases, 10 haemolysis, 45 perinatal foctors, 10 breast-feeding jaundice and 5 unknown jaundice. The other 30 infectious cases (30%) were mainly with omphalitis、neumonia、pyodermia、septicemia and infantile hepatitis.  Conclusion  Hyperbilirubinemia in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perinatal disorders. Thus effective measures including early intervention be taken.

  Key words: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较为常见,为多种病理原因引起,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故应高度重视。高胆的主要危害是引起核黄疸,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且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均可能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和智能发育。因此,应积极预防高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海口市人民医院从2005年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其中男75例,女25例。早产儿55例,足月儿40例,过期产儿5例,黄疸出现时间于出生后24h内6例,占黄疸总数的6%,出生后2~3d 30例,占黄疸总数30%,3~7d 50例,占黄疸总数50%,大于7d 12例。男性大于女性,其中城市边缘占80%,城市占20%,母亲受过高教育的占30%。

  1.2  诊断标准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金汉珍主编《实用新生儿》第2版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①出生后24h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μmol/L;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μmol/L,早产儿>225μmol/L[1]。

  1.3  诊断方法  100例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入院即抽取患儿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及间接胆红素值并逐步进行病因学检查,如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超敏CRP、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血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查(ABO溶血、Rh溶血)、G-6-PD测定,优生优育五项、甲状腺功能测定以及头颅CT或MRI、听力筛查等检查。

  1.4  治疗方法  寻找病因同时予积极退黄治疗,主要是蓝光治疗,辅助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血浆,促进肠道尽快排泄,增加喂养次数。

  2  结果

  2.1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00例中,非感染因素黄疸占70例,其中溶血致黄疸10例,围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肺炎、脐炎、脓疱疹、败血症、尿布疹、感染性腹泻。

  2.2  新生儿黄疸与出生时间的关系  本文资料所示黄疸出现时间于出生后7d内发生黄疸86例,占黄疸总数86.0%。因此更应关注生后7d内的喂养及护理

  2.3  新生儿高胆与围产因素的关系  围产因素占45%。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排便延迟或排便少,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麻醉药品,催产素引产、妊娠合并症,婴儿出生体重小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喂养,增加热卡摄入尤其是出生后3d的喂养好,可增进胃肠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减少大便中胆红素的肝肠循环,重吸收入血液循环,减少黄疸,做好围产保健,积极预防妊娠合并症及异常分娩,尽量避免用催产素引产,针对引起黄疸增多的围产因素进行预防,减少高胆的发生。

  2.4  治疗与转归  入院后均给予双面蓝光治疗,因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在治疗中以此为指导治疗依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围产期有很大的关系,故予早期干预治疗。在蓝光治疗的同时注意保暖,保证热卡供给、纠正缺氧、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补充核黄素,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或白蛋白的药物。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降至100μmol/L以下,病程2~14d,平均住院时间6d,治愈80例(占80%),好转自动出院20例(占20%),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1例死亡。

  3  讨论

  3.1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海口市人民医院2005年产科共出生800个新生儿,发生新生儿黄疸100例,黄疸的发生率为12.5%。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资料显示,非感染因素占首位,非感染因素中以围产因素致高胆为主。围产因素主要包括病理分娩,围产缺氧、药物影响,高危妊娠及高危儿等。高危妊娠、早产、窒息等可减低肝酶的活力和影响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使用催产素可引起胎儿血液低渗状态,导致红细胞破坏,胆红素生成增多。
  
  3.2  新生儿黄疸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情况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10%,随着母乳喂养率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母乳性黄疸发病率随之提高。目前认为母乳性黄疸主要是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美国儿科学会已制定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案:①观察;②补充配方乳+光疗;③停母乳+光疗;④停母乳不光疗;⑤暂停母乳改配方乳+光疗。胆红素脑病是胆红素(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后使脑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偶联作用脱节,因此脑细胞的能量产生受到抑制,使脑组织损害。现有研究[2]表明血清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水平可成为评估胆红素毒性的重要指标,当该比值>1时,即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3.3  如何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影响新生儿黄疸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围产因素。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黄疸出现早,因此①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②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固然重要,预防也更为必要。③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3.4  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对听力的损害是其神经毒性的一部分,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不但可在内耳毛细胞耳蜗核沉积,还可损害整个脑干组织,造成中枢性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异常[3]。故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应早期进行听力筛查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对避免影响患儿的语言和智力发育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 陈克正,张吉吉.足月儿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瘤的关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17(3):161.

  [3] 周丛乐.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损害及脑干诱发听觉电位检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92:81~82.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海口 570208.

作者: 周艳玲,逯军,陈英,林则彬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