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丹东市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丹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方法根据丹东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对2006年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1。66/10万,达到了10年来麻疹发病率最高水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丹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 方法 根据丹东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对2006年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6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1.66/10万,达到了10年来麻疹发病率最高水平。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特点,暴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27.8%。3~7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0岁组和10~15岁组为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32%,未免疫者8.19%,免疫史不详者占59.8%。 结论 2006年为丹东市麻诊流行年,导致流行的病原因是麻诊病苗免疫不落实。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easles in Dandong City in 2006.

  WANG Rui, LIU Yan-yue MENG Li-juan, et al.

  (Dandong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andong 118002, Jilin,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asles and discuss the strategies of controlling measles.  Methods  The descrip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status of measles in 2006 in Dandong City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conventional report system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Results  The reportedincidence of measles was 21.66/100000 in 2006, being the highest in recent 10 years. Both sporadic local outbreaks were recorded . The number of cases in outbreaks accounted for 27.8% of the total cases. The hign incidence of measles was seen between March and July.  The infants in the aged group of 0 years old and children in the age group of 10-15 years old were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Those with history of measles vaccination accounted for 32% of all cases, while those without the history accounted for  8.19% and those of unknown immunization accounted for 59.8%.  Conclusion  To control local outbreak of measles the work of conventional immunization with measles vaccines and the fortified immunzation with measles vaccines still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management of mobile population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Measle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继天花 和脊髓灰质炎后要消灭的传染病[1]。丹东市1997~2005年麻疹发病率一直在1.3~5/10万的较低水平。但2006年丹东市麻疹发病率为21.66/10万,达到了十年来麻疹发病率最高水平。为了解丹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策略,现对丹东市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丹东市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丹东市统计局,实验室资料来源于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麻疹抗体监测结果。

  1.2  诊断标准  以中国CDC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规定的麻疹诊断标准作为病例分类依据。病例分为3类,分别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病例。

  1.3  抗体检测  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所用试剂为广东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2.1  疫情报告和病例诊断  2006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48例,排除123例,确诊525例,其中本市人口364例,占69.33%,外来人口161例,占30.67%。在病例中,实验室确诊164例,临床诊断314例,有流行病学联系47例,分别占确诊病例的31.2%、59.81%、8.95%,报告发病率为21.66/10万,无死亡病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全年除9~11月无病例报告外,其他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份,发病503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95.81%。4~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319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60.76%。

  2.2.2  人群分布  男283例,女242例,性别比为1.16:1。发病以低年龄为主,15岁以下为高发年龄。病例分布呈现两个高峰,0岁组为一个高峰,发病率为408.44/10万,10~15岁组为第二个高峰,发病率为37.3/10万,30岁以上年龄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见表1。

  2.2.3  地区分布  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的特点。病例数大于50例的地区有振兴区、宽甸县、凤城市,占全市总病例数的88.57%,发病率最高的凤城市病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57.33%。各县(市、区)麻疹发病率在3.42%~57.33%范围内波动。

  2.2.4  暴发疫情分析  2006年全市发生麻疹局部暴发疫情8起,暴发病例为146例,占病例总数的27.81%。病例分布在凤城、振兴、宽甸3个县(市、区),疫情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地。暴发疫情持续时间最短4d,最长91d,暴发时间集中在3~7月份。

  表1  丹东市2006年麻疹病例年龄分布(略)

  2.2.6  免疫史情况  在525例病例中,有免疫史者168人,占32%;未免疫43例,占8.19%;不详314例,占59.81%。0岁组71例病例中29例未达免疫年龄,占40.84%;8~12月龄42例病例中有免疫史13例,占30.96%。流动人口157例病例中,有免疫史者96例,占61.16%。

  2.2.7  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在主要的监测指标中,发病7d内报告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达到80%,采集血清标本216例,采集率为41.14%。标本合格率、标本及时送达率低于80%,,144例标本阳性,阳性率为27.42%。

  3  讨论
   
  自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以来,丹东市麻疹发病率下降十分明显。1997~2005年发病率一直在1.33~2.35/10万的较低水平。但2006年丹东市麻疹发病率21.66/10万,达到了近十年来麻疹发病率最高水平。其原因可能为:(1)麻疹发病两个高峰都在15周岁以下年龄组,其中0岁组和10~15岁组发病率最高。0岁组病例未达免疫年龄者占40%,8月~12月龄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30%,说明麻疹抗体水平低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应重视常规免疫,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2]。2005年对全市儿童3~5周岁年龄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抗体阳性率83.41%,提示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滴度已经下降,如不能及时加免,到10~15岁时,抗体滴度下降的儿童比例进一步增多,导致麻疹保护水平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一旦有传染源传入,便可能引起暴发,因此会在10~15岁年龄组形成另一个发病高峰。(2)凤城市、振兴区、宽甸县发病率较高,凤城市病例以学校内暴发为主,而宽甸县和振兴区病例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聚集地。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30.67%,而且无免疫史者占总流动人口病例的39%,提示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还存在一定的免疫空白。随着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的逐年递增,作为传染源,必将增加本地人口麻疹发病的几率[3]。
   
  丹东市麻疹病例的报告和调查及时率都能达到要求,但标本采集率和标本及时送检率及标本及时检测率都达不到要求,影响了疫情的及时诊断和处理,导致续发病例增加。
   
  因此,丹东市的麻疹防治工作应放在15周岁以下儿童,工作重点应是加强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建议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进行一次大规模麻疹疫苗接种,减少易感人群的累积[4]。
   
  切实加强流动人口麻疹疫苗的接种管理,及时消除免疫空白点,确保人群麻疹抗体滴度保持在较高水平[5]。
   
  完善麻疹监测网络,提高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及标本及时检测率,从而提高对疫情诊断敏感性。在暴发疫情地区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加强对局部暴发疫情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控制全地区的麻疹疫情[6]。
   
  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成功控制麻疹经验,在有条件地区,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在8月龄初免的基础上开展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MMR)接种,以达到在人群中有效控制及至消除麻疹的策略[7]。

 

【参考文献】
    [1] 刁连东 冯子健,麻疹[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182~184

  [2] 吴霆,王绍良,凌罗娅,等.控制麻疹的策略[J].中国计划免疫,1998,4(1):56~59.

  [3] 于竟进,我国当前麻疹控制的任务与策略[J].中国计划免疫,1998,4(2):116~119.

  [4] 唐丽琼,官陈平,王清华,等,福州市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11):581~583.

  [5] 刘东磊,孙美平,杨洁,等,北京市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1):30~32.

  [6] 钟革,刘巍,罗水英,等.广西壮族自治区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8):424~426.

  [7] 胡家瑜,施燕,倪莹菁,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二剂免疫的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4,10(4)221~223.


作者单位: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2.

作者: 王瑞 刘岩跃 孟丽娟 修洁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