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2期

海南省1990~2005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海南省1990~200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1990~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5年海南省共计报告甲肝病人153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结论海南省存在甲肝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海南省1990~200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1990~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5年海南省共计报告甲肝病人15 3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01/10万,1991年发病率最高(20.82/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5.66/10万),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点出现。各市县均有病例发生,发病率最高为陵水县(36.2/10万),最低为白沙县(3.46/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春夏为季节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5~9岁组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约为2:1。结论 海南省存在甲肝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应采取在适龄儿童及高危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流行特征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ral hepatitis A of Hainan Province in 1990~2005.

  LI Zhen,CHEN Shao-zhu, CHEN Rui, et al.
  (Hai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ikou 570203, Hainan,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ral hepatitis A in Hainan Province in 1990~2005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formulating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The reported epidemic data of viral hepatitis A of 1990~2005 in Hainan Province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Results  Totally 15 388 cases were reported in Hainan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05, with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rate of 13.01/100000.  The higtest incidence rate appeared in 1991(20.82/100000),and the lowest in 2002(5.66/100000). Viral hepatitis A cases were reported in all cities or counties,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36.2/100000 in Lingshui City,and the lowest incidence rate of 3.46/100000 in Baisha City. There were viral hepatitis A cases reported in the whole years, with the epidemic peak in the spring. Most of them were peasants mainly in the age group of 5~9 years old.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2:1.  Conclusion  There is potential risk of outbreak and epidemic of viral hepatitis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seasures should include viral hepatitis A vaccination in the children and high-risk populations,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food sanitat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Viral hepatitis A; Incidence rat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病毒性肝炎是海南省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历年来在传染病发病中均居于前三位。海南省病毒性肝炎疫情自1959年开始就有记载,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至90年代开始建立肝炎分型报告制度。为探讨海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本文对海南省1990~2005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海南省1990~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疫情资料,同期人口资料由统计局提供。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1990~2005年共计报告甲肝病人15 388例,占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总数的19.79%,占整个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的5.24%,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01/10万,发病率波动在20.82/10万~5.66/10万之间。发病率最高为1991年20.82/10万(1377例),最低为2002年5.66/10万(455例)。1991~2003年疫情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疫情有大幅度上升,从2002年的5.66/10万上升到2004年13.23/10万。见图1。

  2.2 地区分布 

  除东方市1991年、1993年,陵水县1993年,昌江县1998年没有病例报告外,全省各市县1990~2005年每年度均有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在3.46/10万~36.2/10万之间,发病率最高的是陵水县为36.2/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白沙县3.46/10万。有8个市县年平均发病率高于全省年平均发病率,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陵水县、万宁市、五指山市、定安县和三亚市,发病率依次为36.2/10万、23.4/10万、21.1/10万、17/10万和14.6/10万。

  2.3 季节分布 

  1990~2005年全省每年各月均有发病,但主要发病集中在3~7月之间,病例占总发病数的47.30%,2月份发病较少为6.20%。见表1。表1  海南省1990~2005年1~12月甲肝发病情况(略)

  2.4 职业分布 

  甲肝16年累计发病,农民4 072例,占总发病数26.46%,第二位为学生2 682例,占总发病数17.43%,第三位为散居儿童2 046例,占总发病数13.30%,第四位为工人1 722例,占总发病数11.19%,前四位累计发病10 522例,占总发病数的68.38%。

  2.5 年龄分布 

  不同年龄均有发病,以青少年为主,30岁以下人群占总病例数的55.02%,其中5岁组人群发病最多占15.28%,其次为20岁组占9.2%,40岁以上人群仅占9.36%。见表2。表2  海南省1990~2005年不同年龄组甲肝发病情况年龄组(略)

  2.6 性别分布 

  1990~2005年甲肝男性发病10 251例,占66.62%。女性发病5 137例,占33.38%。男女发病数之比约为2:1。

  3 讨论

    甲型病毒性一直是海南省主要传染病,九十年代以来发病率一直位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前三位。自1990年病毒性肝炎进行分型报告以来,海南省甲肝年均发病率为13.01/10万,占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总数的19.79%,占整个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的5.24%。90年以来,全省未出现过甲肝大面积的暴发流行,1992年调查甲肝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为74.5%[1],发病基本呈散发状态,无周期性及流行年。

    海南省甲肝发病呈现点多面广的流行特征,各市县均有病例发生,年平均发病率陵水最高,万宁次之。这两个市县是东部沿海毗邻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水平、人文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均很相似,提示甲肝发病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从发病季节上看,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发病高峰在春末和夏季,这与一般甲肝好发季节在秋冬季不同[2]。在所有的甲肝病人中,职业以农民、学生、儿童为主,年龄以5~9岁组最多,性别则男高于女。
   
  甲肝是典型“粪→口”传播的消化道法定乙类传染病,病死率低,易引起暴发流行,如1988年上海因食用毛蚶发生的甲肝暴发[3]。海南省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开放旅游省份,气候炎热,盛产海产品,餐饮服务行业发达,流动人口众多。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设施、环境卫生、饮用水、人群卫生习惯得到明显改善,致使人群中的甲肝自然感染降低,造成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甲肝暴发流行的危险性。因此,应加强甲肝的综合防治工作,在做好适龄儿童及高危人群中开展甲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加大食品卫生、饮食卫生的监督监测力度,加强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把住“病从口入”关,是控制甲肝发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传清,黄好壮,王敏,等.海南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下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61.

  [2]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5.

  [3]康来仪.上海地区1988年春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9,7(1):26.


作者单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3.

作者: 李臻,陈少珠,陈蕊,陈丽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