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3期

低水平接触氯乙烯健康效应的调查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低水平接触氯乙烯的健康效应。收集该厂1996~2005年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烯的测定数据。结果在接触低于限值的水平(0。3mg/m3),轻度中毒患病率平均在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低水平接触氯乙烯的健康效应。方法 以某PVC树脂厂580名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164名后勤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职业病体检。收集该厂1996~2005年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烯的测定数据。结果 在接触低于限值的水平(0.1~6.3mg/m3),轻度中毒患病率平均在1.3%~9.7%。接触组肝损害、心电某些指标异常、神经衰弱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尽管工作环境浓度符合接触限值,对工人仍应进行

【关键词】  氯乙烯;低水平接触;健康效应;卫生标准

  为了解某化工企业氯乙烯生产、使用现场的劳动卫生情况及作业者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06年3月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PVC糊树脂厂作业工人580人作为接触组,其中男性386人,女性194人,年龄范围为20~45岁,接触工龄为1~12年,选择该厂不接触任何化学毒物的后勤人员为对照组,共164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56人,年龄范围为20~45岁,工龄为1~18年。

  1.2 方法 

  车间空气中氯乙烯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健康体检项目有:询问职业史、病史、一般体检、心电图、B超、肝功能、血红蛋白、白细胞、胸片检查。

  2 结果

  2.1  劳动卫生状况 

  该企业于1995年建成投产,其生产工艺是电解食盐产生烧碱和氯气,并用电石破碎加水湿法产生乙炔,然后进入反应塔合成氯乙烯后,再进入聚合釜内聚合PVC糊树脂。生产氯乙烯主要是在罐体内进行,接触氯乙烯的工段主要为转化、压缩、精馏、聚合、清洗等工段。生产过程中主要有毒物质为氯乙烯、氯气、氯化氢、甲苯及粉尘等。设备均从国外引进,密闭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该厂应急预案措施基本齐全,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在无设备泄露的情况下不超过国家标准,设有总控制室,电脑控制,内装空调等防护设施。

  2.2  毒物监测结果 

  以各种作业地带空气中氯乙烯浓度划分组群。把精馏、压缩、聚合、进出料划为高浓度工种组,包装、仪表、主控划为中浓度工种组,破碎、乙炔为低浓度工种组,其监测结果见表1。表1  车间空气中氯乙烯年平均浓度监测结果(略)
  
  2.3  接触组和对照组症状和体征检出结果

  本次共体检744人,按GBZ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59-2002《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18-2002《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确诊慢性氯乙烯轻度中毒共35人(男23人,女12人),接触氯乙烯轻度中毒检出率为6.0%,其中轻度中毒男工(4.0%)与女工(2.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组不同程度的头昏、失眠、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肢体酸痛、手足麻木、皮肤干燥、肝大、脾大,其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转氨酶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4%,19.3%,1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达19.66%,其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心电轴轻度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ST段-T段改变等,其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心电轴轻度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T段-T段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2.5 接触组不同工龄组氯乙烯轻度中毒检查结果 

  本次调查接触组中,把工龄分为<7年、7年~、10年~ 3个工龄段,其氯乙烯轻度中毒检出率分别为3.0%,10.5%,9.8%。把7年~、10年~与<7年工龄组比较,其轻度氯乙烯中毒检出率随工龄的增长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6 接触组不同浓度工种组氯乙烯轻度中毒检查结果 

  由表2可见,低浓度工种组、中浓度工种组、高浓度工种组氯乙烯检出率分别为1.3%,4.9%,9.7%,其中,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不同浓度工种组轻度氯乙烯中毒检出率组别受检人数轻度中毒人数检出率(略)注:经χ2检验,与低浓度工种组比较,* P<0.01。

  3 讨论
         
  从本次体检结果看,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损害的情况下,接触氯乙烯作业人员主要表现肝大、脾大、转氨酶升高、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头昏、失眠、食欲减退、肢体酸痛、手足麻木、皮肤干燥等,其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且与工龄长短、浓度高低有关。基本符合氯乙烯主要损害肝、脾及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的理论。本次调查长期接触氯乙烯作业者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心电轴轻度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ST段-T段改变等,其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心电轴轻度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T段-T段改变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生产氯乙烯时,要加“阻聚剂”和有机溶剂,这些毒物的联合作用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1]。本次检查考虑到该企业建设投产不久,防护措施基本齐全,生产设备先进,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合格,因此,未查X射线,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工龄的增加,轻度中毒的发生率也增加。头昏、失明、食欲减退、四肢乏力,手足麻木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工龄的增加,这些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也增加。另外,调查发现随暴露浓度的增高,轻度中毒检出率增加,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氯乙烯接触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累积量也越大,对工人的损害也较大。
              
  本次体检确诊氯乙烯轻度中毒35人,占受检人数6.0%,从氯乙烯年平均监测资料显示,均为合格,而且浓度较低,有害因素并未超过卫生标准的规定,但通过健康监护或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工人中已有健康损害。说明该厂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在转化器、分馏塔、贮槽、压缩及聚合釜内清洗或抢修时,接触氯乙烯浓度较高,所以在聚合釜出料和清釜过程,应先测定釜内温度和氯乙烯浓度合格后,工人应穿防护服和使用通风式面罩,在另一人的监督下,方可进入釜内清洗。该厂为氯碱企业,因此也存在一些混合因素及高毒物品的联合作用,这也警示我们对接触高毒物的工人应加强职业体检,并跟踪观察,每年体检1次,对接触浓度高者,应每1~2年作手指X射线检查,作为临床观察者,应特别注意氯乙烯中毒对肝脏的影响与病毒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特别考虑两种病因交叉作用的可能性。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建议加大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仪器设备有无跑、冒、滴、漏现象,职工是否按规程操作,职业病防护及应急设施、个人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接触高毒物品的作业劳动者实行岗位轮换,配备并制定应急预案等,积极争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2]。

【参考文献】
    [1]梁友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114.

  [2]孙瑞学.2004年北京市大兴区高毒物品作业企业职业卫生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杂志,2006,19(12):54~55.

作者: 张红梅作者单位: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郴州 2013-9-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