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3期

广西50多年疟疾防治研究成就与经验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广西50年疟疾防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防治后期疟防成果巩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疟疾科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50多年的反复防治,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病率从1954年的296。022/万,到2007年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和分析广西50年疟疾防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防治后期疟防成果巩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疟疾科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50多年的反复防治,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病率从1954年的296.7/万降至2006年的0.022/万,到2007年底,全区有89个县(市)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疟疾防治工作,只要政府重视,同时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继续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关键词】  疟疾防治;发病率;成就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 of malaria control and research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past 50 years.

  GUO Chuan-kun,LI Xue-ming,LI Jin-hui,et 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ning 530028, Guangxi,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y and analyze the success experience and lesson of failure in malaria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past 50 years,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olidate the results of malaria control at the late-stage of malaria control.  Methods  The data of organizing measures, technical measures and malaria scientific research applied in various years and various disease periods since 1954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markable successes have been achieve in malaria control through repeat control measure taken in whole Guangxi in the past 50 years. Malaria incidence decreased from 298.7/10000 in 1954 to 0.022/10000 in 2006.  Malaria has been basically eliminated in 89 counties in this province.  Conclusion  As long as governme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malaria control and the technical measure was suitable to local situation.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can be reduced to low level and the results of malaria control can be consolidated.

    Key words:Malaria control; Incidence; Achieveme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部,位于北纬20°54'~26°20',东经104°29'~112°04',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交界,东、西、北面分别与广东、贵州、云南、湖南毗邻。全区辖14个地级市92个县(市),总面积23.67万km2,2005年底总人口为4 925万,广西共有12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1 794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4.57%。广西是我国南方历史上四大高疟区之一,据估计,建国初期的1952~1956年疟疾发病人数在12.5~54万,疟疾发病率在677~2 809/10万之间[1]。50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疟疾防治工作极为重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疟疾防控工作纳入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病种,经过几代疟疾防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广西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触目的成就,疟疾发病率从1954的296.7/万降至2006年的0.22/10万。居民血检原虫率也从1954年的16.49% 降至2006年的0,到2007年,全区92个县(市)中已有89个县通过广西卫生厅的组织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疟疾标准[2]。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现将广西50年疟疾防治研究成就概述如下。

  1  疟疾流行概况
         
  据文献记载,早在2000~2800年前广西已有疟疾流行。疟疾是严重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也是国家限期消灭的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广西疟疾流行严重,据1936年对百色、梧州和柳州等地抽样调查,农村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为56.47%,脾肿率为43.79%[3]。1938年广西人口死因调查表明,因患疟疾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7%。建国初期的1954年,全区疟疾发病率仍高达296.7/万,占传染病总数的70%,流行虫种以间日疟、恶性疟为主,三日疟散在分布。广西分别在1954年、1963年和1971年发生3次较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疟疾发病率分别为296.7/万、102.6/万和50.3/万,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为16.49%、9.62%和7.65%。

  2 疟疾媒介

    广西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复杂,非常适合媒介按蚊孳生,因此按蚊相极为复杂。发现的按蚊(含变种)共有30种[4],证实为疟疾媒介的有微小按蚊、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日月潭按蚊[5]。全区92个县(市)中有78个县(市)发现有微小按蚊分布,从桂南的防城区到桂北的龙胜县,从桂东的贺州区到桂西的西林县都有分布。微小按蚊是人、牛血兼吸的蚊种,人血指数在0.0458~0.1390之间,子孢子自然感染率在0.08%~8.11%之间[6]。广西共有15个县发现有嗜人按蚊分布,分布的北端为龙胜县,南端为防城港市港口区[7]。嗜人按蚊的人血指数为0.2912~0.6330,子孢子自然感染率在0.25%~1.86%之间[6]。中华按蚊则是全区性分布的蚊种,以平原区、丘陵区广大水稻种植区最为普遍,中华按蚊嗜吸牛血,兼吸人血,其人血指数为0.060。子孢子阳性率在0.09%~0.48%之间。日月潭按蚊是仅次于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分布的蚊种,其地理分布与微小按蚊相平行,共有73个县发现日月潭按蚊的分布,仅在50年代疟疾发病较高的县检出子孢子阳性,子孢子阳性率在0.06%~3.23%。

  3 疟疾防治过程

    50多年来,广西的疟疾防治大致经历了调查摸底、全面防控和后期监测几个阶段。

    1950~1957年为调查摸底阶段,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面对严重的疟疾流行形势,专业人员短缺,疟疾疫情未摸清等,主要任务是建立防治机构及培训人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发动群众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摸底,了解疟疾疫情,为全面开展防治打下基础,同时积极治疗现症疟疾病人,降低发病率和减少疟疾死亡病例。
         
  1958~1980年为全面调查和控制阶段,通过较大范围的试点和面上调查,基本摸清了广西疟疾流行的特点是山区、丘陵区流行严重,平原区流行较轻,这与疟疾主要媒介微小按蚊、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山区,丘陵区,中华按蚊主要分布在平原区有关。针对广西疟疾流行的特点,在微小按蚊、嗜人按蚊为媒介的山区、丘陵区采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治疗疟疾病人的综合性措施,在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采用重点治疗传染源、辅以杀虫剂喷洒的措施,同时在全区推行对2年内有疟史者进行抗复发治疗,流行高峰期重点人群预防服药。经过较大规模的防治,疟疾发病率从1958年的124.6/万降至1967年的7.2/万,居民原虫率也从8.11%将至2.76%。但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导致60年代和70年代初出现两次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全区疟疾发病率从1967年的7.2/万升至1971年的50.3/万。此阶段的任务是恢复和重建防控机构,认真总结疟疾成功控制和出现反复的经验教训,加强疟疾防治措施,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同时强调疟防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重新进行疟区分层,实行分类防治,使疟防工作不断深入,疟疾发病率从1971年的50.3/万降至1980年的4.76/万。
         
  1987年起,全自治区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疟疾防治进入后期监测巩固阶段,针对疟疾发病率较低、病例分散的特点,开展了血检发热病人侦查传染源、氯喹+伯喹5d疗法治疗现症病人、清除病灶点为主的监测措施,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建立了大范围的疟疾区域联防,开展联防联控,使疟疾发病率进一步降低。

  4 防治成就

  4.1 疟疾发病人数显著减少 

  根据疫情报告估计,建国初期的1952~1956年,广西疟疾发病人数在12.5~54万,疟疾发病率在677~2 809/10万之间 ,经过三个阶段的全面防治后,疟疾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6年疫情报告疟疾发病人数为110例,发病率为0.22/10万,与1954年相比较,疟疾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均减少99.98%以上,疟疾病例数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比例也从1954年的70%降至2005年的0.1%(110/151 228),全区92个县市疟疾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考核,已有89个县市达到国家基本消除疟疾标准,其中31个县达到消除疟疾标准[8]。占全区县市总数的96.74%。

  4.2 消除了恶性疟疾 

  广西原是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区,全区92个县(市)均有流行。在50和60年代,恶性疟病例占全部疟疾病例的33%以上,到70年代,恶性疟病例仍占疟疾病例的18.34%,随着疟疾防治综合措施的落实到位,恶性疟流行范围明显缩小,病例迅速减少,到80年代,恶性疟病例仅占总病例的2.05%,随后恶性疟病例逐年减少到基本绝迹。从90年代到2006年长达16年时间,仅在凌云县、武鸣县和德保县检出3例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近年检出的恶性疟病例均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异地感染回归或经商人员从高疟区输入病例[9~10]。

  4.3 居民带疟原虫率极低 

  居民疟原虫携带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疟疾流行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百色、梧州和柳州等地居民的疟原虫阳性率高达56.47%, 解放初期的1954年,全区居民原虫阳性率为16.49%,桂南和桂西南的部分居民原虫率高达41.2%[11],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居民带虫率逐年降低,1980年全区血检病灶点居民15.42万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3 675例,平均带虫率为2.38%;1981~1990年对历史上的病灶点、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多病灶点的居民进行监测,共血检93.5万人次,居民带虫率仅为0.59%,1991~2006年监测73.1万人,仅检出疟原虫阳性537例,带虫率为0.073%。1984~2006年,每年发热病人监测人数在48~243万之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84年的0.34%降至2006年的0.02%[12]。

  5 主要经验

  5.1 党政领导重视和支持是搞好疟防工作的关键 

  50多年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疟区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关心和重视疟防工作,成立了自治区人民政府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病办和卫生厅一直把疟疾作为重点传染病来控制,纳入议事日程,根据疟疾防治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应的疟防工作政策和每5年疟疾防治规划,从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保证疟疾防治工作正常进行。1985年区卫生厅转发了卫生部、公安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水利电力部、农牧渔业部制定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暂行办法》,1995年在区政府协调下,区卫生厅与区煤炭工业厅、区冶金工业厅、区林业厅、区农垦局联合下发了《广西农、林、矿场疟疾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保证了疟疾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速了控制和消除疟疾的进程。

  5.2 建立与健全疟疾防治机构和加强人员培训 

  建国后,1954年8月成立了广西省卫生防疫站,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同年成立了广西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13],各地(市)和县设立相应的防治机构,乡(镇)卫生院设立防保组,形成较为完整的疟疾防治网络。1958~2006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进修班60多期,培训了大批的疟防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疟疾防治和监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抗疟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5.3 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治 

  根据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20世纪50~70年代,针对疟疾发病高和暴发流行的特点,采取“三根治、一预防和两喷洒”的防治措施。进入80年代,根据全区疟疾发病已降至较低水平的情况,及时调整防治策略,重新进行疟区分层,采用血检发热病人为主发现传染源的措施,及时治疗疟疾病人、重点处理病灶点和净化疟区的的监测措施。90年代后则采取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及时发现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人,防治传染源输入扩散,巩固疟疾防治成果的措施。

  5.4 建立区域疟疾联防,巩固防治成果 

  经过积极防治,广西疟疾发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由于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的虫媒传染病,同时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高度流动成为威胁许多地区疟防成果巩固、甚至引起疟疾扩散和暴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组织疟疾区域联防,制定统一的防治措施和行动方案,每年定期进行交叉检查,召开联防区年会,表彰先进,交流灭疟信息及经验,提高疟疾防治质量,巩固疟疾防治成果。1975年首先成立了跨省的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此后又相继成立了广西东部灭疟联防区、广西西南灭疟联防区、桂林市联防区、百色市联防区、河池南部6县联防区、贺州市疟疾联防区和粤桂琼三省流动人口联防区等8个疟疾联防区,全区92个县(市)全部参加了疟疾联防,形成了区内外疟疾联防联控机制,使基本消除疟疾的区域逐步扩大连成一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疟疾防治成果。

  5.5 坚持科学研究与现场防治结合 

  广西的疟疾科学研究始终坚持实验室与现场结合、服务现场防治的方针,围绕疟疾防治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防治早期,进行了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摸清了广西区疟原虫流行的种类、主要传疟媒介及其生态习性,掌握了疟疾流行的特点,为全面控制疟疾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广西山区、丘陵区疟疾流行严重,平原区疟疾流行较轻的特点,在全面防治的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在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大新县、隆林县高疟区进行了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治疗传染源及预防服药综合措施的实验研究,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到全区各地,使全区疟疾发病率迅速下降。在80年代中期,根据疟疾发病已降至较低的特点,在隆林、大新、武鸣和玉林等11个县615多万人口地区开展了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方法的研究,加快了控制疟疾流行的步伐。在全国五二三办的领导和组织下,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制药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和开发抗疟新药青蒿琥酯,先后进行了该药的药理、毒理和临床实验研究,为广西区、国家和世界疟疾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14]。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摸清了广西区的传疟媒介有4种,证实了嗜人按蚊是广西区北纬21°~25°低山丘陵区的主要媒介,阐明了桂北嗜人按蚊数量明显多于桂南的原因[7]。采用遗传杂交及同工酶的方法证实桂西、桂南和桂北三地微小按蚊虽存在差异,但未出现生殖隔离,仍为同一个种[15]。对广西与海南、云南的微小按蚊是否存在姐妹种进行研究,证实广西与海南的微小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16],与云南的微小按蚊存在部分生殖隔离[17]。通过人工感染证实不同地理株的间日疟原虫对中华按蚊感染性存在明显的差异[18],建立简便、快捷区分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CSP基因鉴定方法并查明了我国南方5省区间日疟原虫基因型地理分布,广西间日疟原虫温带族占绝对优势[19~20]。研制了单管、套式/多重PCR诊断疟疾试剂盒并应用于实验室和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还进行了稻田养鱼,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蚊帐防制疟疾媒介等研究。通过科学研究解决了现场防治中遇到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广西疟疾防治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巩固了防治成果,加速了广西区控制和基本消除疟疾进程。

  6 结语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广西区的疟疾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与科研结合的方针,在全面规划、分类防治、逐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下,积极采取查治传染源、喷洒灭蚊、开展健康教育以及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等综合措施,疟疾防治取得了令人触目的成就,全区92个县市中有89个县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其中31个县市达到消除疟疾标准。虽然广西疟疾发病率连续20年控制在1/万以下,但在黔桂交界的边远山区疟疾传播仍没有完全阻断,疟疾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增多,而如何有效管理流动人口还缺乏有效可行的办法,上述种种因素对疟防成果巩固构成很大隐患。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残存病灶点、输入性疟疾病例侦查及随访,摸索有效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办法,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疟疾防治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祖杰.中国疟疾的防治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0~271.

  [3]王福益.实用人体寄生虫学[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75.

  [4]陆宝麟.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7~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9~90.

  [6]郭传坤,李锦辉,覃业新,等.广西疟疾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

  [7]郭传坤,李锦辉,覃业新,等. 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环境因素调查[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16:343~345.

  [8】王槐芳,李锦辉,石维志.广西30个市县消除疟疾措施与方法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177~1181.

  [9]王槐芳,石维志,杨韵希,等.广西基本消除恶性疟策略与方法研究[J]. 广西预防医学,1999,5(6):336~342.

  [10]李锦辉,黎学铭.广西区疟疾防治进展及面临第挑战[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17(2):152~153.

  [11]郑家骥,杨韵希,王槐芳,等.广西地区微小按蚊与疟疾的关系[J].广西寄生虫病防治,1965,1(1):1~7.

  [12]李锦辉,郭传坤,覃业新,等.广西疟疾监测措施及效果[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3):161~164.

  [13]董柏青.情满八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光辉历程[M],2001,1~2.

  [14]张剑方.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事,研究纪实[M].第1版.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67~69.

  [15]石焕焕,黄若密,何登贤,等.桂北与桂南微小按蚊杂交试验[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13(2):1~3.

  [16]石焕焕,何春林,黄若密,等.海南与广西两地微小按蚊杂交试验[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4):399~401.

  [17]许政拱,叶奕英,黄若密,等.广西和云南两地微小按蚊的杂交试验[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10(2):287~290.

  [18]许政拱,叶奕英.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对中华按蚊感染性的初步探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7,5(3):161~164.

  [19]郭传坤,黎学铭,林睿,等.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初步研究[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15(6):336~338.

  [20]黎学铭,郭传坤,李锦辉,等.我国南方五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与疟疾防治效果关系的探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病杂志,2005,23(5):274~276.

作者: 郭传坤,黎学铭,李锦辉,黄亚铭,覃业新 ,林珍,杜 2013-9-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