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富含DHA的鱼油制剂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3。83g/kg·BW剂量的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及对产生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通过小鼠骨髓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 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3.33g/kg·BW、1.67g/kg·BW和0.83g/kg·BW剂量的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及对产生亚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 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有明显的诱导骨髓细胞形成微核的作用;通过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 结论 实验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产生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也未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有关其在其它方面的毒理学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鱼油 DHA 遗传毒性 亚急性毒性

近年来,鱼油类制剂的消费热在我国很多地方悄然兴起,鱼油中的活性成份[1]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由二十二碳六烯酸(Ducosahexenoic Acid,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构成,自有研究[2,3]发现鱼油中含有的DHA和EPA具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记忆,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作用以来,市场上就开始涌现出大量鱼油类制剂的保健食品,人们也开始争相购买和食用富含DHA的鱼油制剂的保健食品,形成了一股热潮, 但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我们来说毕竟还是一种新食品, 而且由于目前海洋湖泊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后,鱼体内可能积聚着汞、镉等重金属物质和含氯化合物,尤其在鱼油中富集较高含量,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引起积蓄中毒[4,5]。所以我们在关注其给我们带来健康促进效应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大量和长期食用此类产品会不会给我们的机体造成某些副反应或者可能存在某些远期危害。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的NIH小鼠和SD种大白鼠,小鼠体重25~30g,大鼠体重70~90g,SPF级,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在SPF级实验动物房饲养1周,检疫后用于实验。

  1.2  主要试剂  鱼油制剂(含25%DHA和8%EPA),某生产厂家提供的市售品;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P) ,注射用针剂,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血球计数试剂,美国雅培公司;生化试剂,日本日立公司。

  1.3  方法

  1.3.1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选择健康的NIH小鼠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设为玉米油对照组、CP阳性对照组(剂量为40mg/kg·BW)和鱼油(高、中、低)剂量组,鱼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采用其人体推荐日服量的100、50和25倍的剂量,剂量分别为3.33g/kg·BW、1.67g/kg·BW和0.83g/kg·BW。采用常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给药方式为经口灌胃,连续2d,每天1次,间隔24h,于第2次给药后6h,处死动物,取胸骨涂片,按常规方法固定和姬姆萨染色,并进行显微镜常规阅片。

  1.3.2  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  选择健康的SD种大白鼠8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分别设为玉米油对照组和鱼油(高、中、低)剂量组,鱼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采用其人体推荐日服量的100、50和25倍的剂量,剂量分别为3.33g/kg·BW、1.67g/kg·BW和0.83g/kg·BW。给药方式为经口灌胃,连续30d,每天1次,间隔24h,其间对大鼠进行一般情况观察,包括大鼠的一般表现、行为、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等,并每周称一次体重和两次食物摄入量,计算每周及总的食物利用率。于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血通过雅培3700全自动血球计数检测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通过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液生化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尿素氮。采血后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检查,称量大鼠肝、脾、肾及睾丸的重量并计算脏/体比值,大鼠肝、脾、肾、睾丸及卵巢需要固定保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常规固定、切片、镜检。

  1.3.3  统计处理  数据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鱼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雌雄小鼠的微核率均未见明显升高,也未见到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意义(图1),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有明显的诱导骨髓细胞形成微核的作用,表明未发现含25%DHA的鱼油制剂有明显的遗传毒性作用。

  图1  雌雄小鼠的微核率变化(略)

  2.2  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

  2.2.1  一般情况观察  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大鼠的一般表现、行为、大小便、皮毛等出现异常,也未发现大鼠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

  2.2.2  体重和食物利用率的变化  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鱼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体重和食物利用率指标有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意义(图2)。

  图2  雌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略)

  2.2.3  血液学指标  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鱼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有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意义(表1)。

  2.2.4  血液生化学指标  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鱼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血液生化学指标有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意义(表2~3)。

  2.2.5  脏器重量及脏/体比值  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鱼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脏器重量及脏/体比值指标有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意义。

  表1  雌雄大鼠血液学指标(略)

  2.2.6  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  本研究条件下对大鼠的大体解剖检查未观察到鱼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雌雄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胃及小肠、脾脏和性腺等器官有异常情况;对大鼠肝、脾、肾、胃肠、睾丸及卵巢进行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特殊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大致相同。

  2.2.6  小结  对SPF级SD种健康大鼠每天灌胃给予3.33g/kg·BW、1.67g/kg·BW和0.83g/kg·BW富含DHA的鱼油制剂,试验时间共30d,在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

  3  讨论
   
  自从有研究[1,2]发现爱斯基摩人的健康与他们饮食以鱼类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始,世界各地的医学研究都先后证实,经常食用鱼类或由鱼肉内提取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增进健康、抵抗疾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活性成份DHA是一种脂肪酸类的油脂,在脑中的有较大的含量,同时更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的少数物质之一[6]。DHA也是构成脑细胞膜的重要成份和必要物质,对脑细胞突触的生长和神经传导网络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DHA在人体眼睛的视网膜细胞中含量非常的丰富,它可促进和强化视网膜细胞与大脑的联系,能够有效的增进眼睛的功能。而且DHA对促进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维持、增进记忆的机能,促进某些脑细胞的活性[7~10]。

  表2  雌雄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略)

  表3  雌雄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略)

  鱼油类制剂因含有丰富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其主要活性成份DHA和EPA,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深受研究者的关注和消费人群的喜爱。但也有学者[11~13]认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不饱和双键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分解而引起酸败,受热时氧化反应加快,氧化生成的挥发或不挥发降解物对人体健康有损害作用。其所包含的DHA 、EPA氧化后,可产生丙二醛等有害物质,容易导致蛋白交联,从而使肌肉失去弹性,黑色素增多,而且其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还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在本研究条件下我们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有明显的诱导骨髓细胞形成微核的作用;通过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鱼油类制剂毕竟还是一种新型食品,有关其长期食用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还较少见到,其食用安全性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消费者在食用此类产品还是要适量控制,不要过度食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民,马海乐,李国文. 鱼油生理活性物质EPA和DHA分离进展[J].食品科学, 2002,(10):.

  [2] J. H. O. Dyerberg, F. Bang, Stoffersom, et al.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and atherosclerosis? [J]. Lancet,1978,15(2):117~119.

  [3] 曾小雄.DHA和EPA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天然产物开发与研究,1997,9(1):65~70.

  [4] 唐黎标. 是是非非说鱼油[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5,(01):25~26.

  [5] 刘运铎,朱佩强. 鱼油的生理功能及保健作用[J]. 医药产业资讯 , 2005, (18):78~100.

  [6] 李红娟,刘德华,张恩平. 发育期补充鱼油对大鼠脑内脂肪酸组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J]. 卫生研究, 2000, 29(1):48~49.

  [7] 余纲哲. 鳗骨油的提取与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1994,(3):66~69.

  [8] 肖玫,欧志强. 深海鱼油中两种脂肪酸(EPA和DHA)的生理功效及机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08):504~508.

  [9] 熊正英.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运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 (3):67~70.

  [10] 曾晓雄,罗泽民.DHA和EPA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7, 9(1):65~70.

  [11] 翁新楚,董新伟,任国谱. EPA和DHA的生理功能及其氧化稳定性[J].生物工程进展, 1994, 14(6):56~60.

  [12] Bang H O, Dynerg J, Hjorne N. The composition of food consumed by Greenland Eskimos[J]. Acta Med Scand,1976,200(1-2):69~73.

  [13] W. J. Kort, et al. Prostaglandins Leukotrienes Essent[J]. Fatty Acids, 1992, 45(4):319~327.


作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实验所,广东 广州 510300

作者: 李志 黄俊明 胡永成 杨美玲 张紫虹 谢晋卿 黄志彪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