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2003~2006年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2006年分别在3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人群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地区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00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03~2006年分别在3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人群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地区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2003~2006年共检测麻疹抗体603人,其中阳性498人,阳性率82.59%。不同县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56%、84.57%、91.8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8457,P=0.0000);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9%、82.76%、83.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4730,P=0.9766)。 结论 被调查地区人群抗体阳性率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不同县(市、区)抗体阳性率、滴度(或水平)差别较大。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滴度 几何平均浓度

为了解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韶关市在2003~2006年连续4年选取3个县区不同年龄组的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3~2006年每年在一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儿童各30~50人。

  1.2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冷藏运输,-20℃保存待检。2003年和2004年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每份血清标本分别做4个稀释度:1:200、1:800、1:3 200、1:12 800,IgG抗体≥1:200判定为阳性,≥1:800达到保护水平。2005、2006年采用德国赛润ELISA  Classic麻疹病毒 IgG试剂盒进行麻疹 IgG抗体定量检测,IgG抗体浓度>200mIU/ml判定为阳性。其中2003年和2005年采集的是同一个县不同人群血清分别运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抗体检测。

  1.3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12.0、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情况  2003~2006年共监测603人,阳性498人,阳性率82.59%;2003、2004年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253.69、1:1 168.9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7.1115,P<0.01);2005、2006年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水平分别为434.01mlu/ml 、1 388.67mlu/m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5.6122,P<0.01),见表1。

  表1  韶关市2003~2006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情况(略)

  2.2  不同县(市、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情况  2003、2005年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A县人群麻抗体水平,阳性率分别为77.44%(103/133)、73.72%(101/137),经统计学分析A县两年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245,P=0.5689),两年合并统计阳性率为75.56%,见表2。2004、2006年检测的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县(市、区),阳性率分别为84.57%、91.81%。三个县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9.8457,P=0.0000)。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9%、82.76%、83.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4730,P=0.9766),见表2。

  表2  不同县(区)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略)

  2.3  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情况  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略)

  3  讨论
   
  由于麻疹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唯一的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率已大幅下降[1]。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的稳步提高以及麻疹发病率的大幅下降和爆发疫情的明显减少,麻疹的实验室监测工作对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的实施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麻疹的血清学调查是直接衡量人群免疫力总体水平的唯一方法[2]。从本次血清学调查的结果看,尽管目前韶关市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复种接种率多年来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仅为82.59%,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3],要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仍任重道远。建议把血清学监测列入麻疹监测系统,并为消除麻疹和制定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策略提供可靠及时的依据[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县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56%、84.57%和91.81%,均没达到WHO消除麻疹的目标[3]。其中A县情况特别明显,2003年和2005年是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其不同乡镇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7.44%、73.72%,同分别运用相同方法检测的另外两个县区相比,都反映出该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明显偏低,而且抗体滴度或抗体浓度也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县区,考虑是否与接种技术有关,建议在该县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以评价其免疫效果,为调整和完善韶关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的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9%、82.76%和83.07%,与WHO消除麻疹每个出生队列儿童都达到>95% 免疫力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3]。今后仍需切实抓好消除麻疹各项策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适龄儿童高水平的麻疹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人群麻疹抗水平,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0.

  [2] 王华庆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J]. 北京:中国计划免疫,2007,2:99.

  [3]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办事处. 消除麻疹现场指南[M].manila,2004.


作者单位:韶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韶关 512028

作者: 陈玉明 吴晓惠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