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9期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64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以加味血府逐瘀汤(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3g、牛膝12g、川芎10g、丹参20g、地龙30g、生甘草6g、杜仲12g、桑寄生15g)+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结果在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以加味血府逐瘀汤(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3g、牛膝12g、川芎10g、丹参20g、地龙30g、生甘草6g、杜仲12g、桑寄生15g)+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压的变化。 结果 在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率25.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率12.1%,总有效率75.8%;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头晕头胀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是通过扩张血管口径,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而起降低血压作用。

【关键词】  加味血府逐瘀汤 高血压

 从2005~2007年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配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64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122例全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衰等高血压加重因素已得到控制的患者。其中门诊63例,住院59例,按就诊和住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62~68岁,平均(62±3)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高血压病分级,1级高血压病18例,2级高血压病46例,。对照组58例,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60~66岁,平均(60±2)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0年;高血压病分级,1级高血压病13例,2级高血压病45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及分级标准:1级高血压病,收缩压18.67~21.20Kpa和(或)舒张压12.00~13.20Kpa;2级高血压病,收缩压21.33~23.87Kpa和(或)舒张压13.33~14.53Kpa;3级高血压病,收缩压≥24.00Kpa和(或)舒张压≥14.67Kpa。中医辩证标准:头胀痛、眩晕、胸闷痛、口唇紫暗、舌暗、脉涩或结或代。

  1.3  方法  治疗组以加味血府逐瘀汤(海南省中医院制剂室研制,规格200ml/瓶)1次/d,每次200ml,14d为一疗程,同时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氢氯噻嗪12.5mg/次,每日3次,其为山西省临汾民康制药厂生产,批号为010603,010201,010103,规格为25mg/片。而配合10%氯化钾口服溶液,每次5ml,每日2次口服,为海南省中医院制剂室配制,批号为021226,规格为10%氯化钾溶液500ml/瓶。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氢氯噻嗪12.5mg/次,每日2次,并10%氯化钾口服液口服,每次5ml,每日2次口服。 2组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变,并观察症状、体征及血压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系数检验,t值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33Kpa及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67Kpa或以上;具备其中一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33Kpa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33~2.53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4.00Kpa及以上;具备其中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2  症状疗效标准  以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值为依据;积分值治疗后改善90%以上为痊愈;改善60%~89%为显效;改善30%~59%为有效;改善30%以下为无效。

  2.3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治疗组64例中,显效16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显效率25.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58例中,显效7例,有效37例,无效14例,显效率12.1%,总有效率75.8%。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略)

  2.4  两组临床症状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头晕头胀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失眠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活血通络,滋阴补血,平肝潜阳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见治法。血虚血行壅滞,血瘀内停,血行缓慢而发眩晕。“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表2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略)

  2.2    传统的降压治疗多以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为多,而近年来活血化瘀、温阳利水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有利于逆转高血压血管重塑,并能扩张毛细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同时发现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系统作用[5]。
   
  本研究在传统平肝潜阳的基础上并用活血通络药,旨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和延缓靶器官的损害。观察中发现该方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
   
  加味血府逐瘀汤由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来,是由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3g、牛膝12g、川芎10g、丹参20g、地龙30g、杜仲12g、桑寄生15g、生甘草6g等组成,具有理气活血通络,平肝潜阳舒筋之效,共奏降压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当归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外周血管,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降血压;生地有降血压作用;桃仁有增加脑血流量,扩张兔耳血管作用;红花对周围血管有明显消除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起到降压之效;枳壳能改善心、肾、大脑的血流;牛膝短暂降压及扩张血管作用;川芎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肝阳上亢之头痛多挟瘀和风火,瘀血与风火相携,头痛必剧,丹溪曰:“头痛须用川芎”。川芎集活血行气于一身,祛瘀通络,气行则血行,血气通而痛则消;丹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凝血,降低血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外周血管,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地龙有降压作用;杜仲煎剂及乙醇提取物均对实验动物有降血压作用;桑寄生能降压,舒张冠脉及增加冠脉流量。以上诸药合用可干预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的钙通道,扩张血管口径,舒张阻力血管,并通过调节中枢神经,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而起降低血压作用。另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科学家2008年4月15日发布研究报告称,他们在脑血管壁上发现了一种蛋白质,能够“设陷阱”截留白血球,从而导致血管发炎,阻碍血液流通,进而引发脑缺氧。
   
  自50年代开始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一直以排钠利尿,造成体内水、钠不平衡,使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作用为其主要降压机制。而体内负钠平衡,松弛了血管则是它的最重要降压机理。该类药易造成水电解质、糖、脂类代谢紊乱。噻嗪类利尿药(双氢克尿噻)易造成高血糖、高胆固醇和高尿酸血症。老年人对利尿药降压反应敏感、耐受性差,故需慎用。
   
  而本临床观察表明,加味血府逐瘀汤无论是在降压效果比较中(表1),还是在临床症状的疗效比较中(表2)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故本观察认为加味血府逐瘀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并能明显改善头晕头胀等症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一辑.1993,28~31.

  [2]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7:97.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学出版社,2003,146.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7~278.

  [5] 王达平,高志瑞,胡源.水蛭土元粉治疗高血压病32例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38~39.


作者单位:海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海南 海口 570203.

作者: 王勉 秦扬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