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0期

海口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调查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海口市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现况、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现况,为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口市7所大学、大专院校以及职高院校注册在读的16~24岁765名青年学生,采用统一设计的匿名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口市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现况、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现况,为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口市7所大学、大专院校以及职高院校注册在读的16~24岁765名青年学生,采用统一设计的匿名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资料。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导出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0.69%,对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病毒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率较低,只有34.38%,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中有性行为者占10.46%(80/765), 同性恋者占0.39%(3/765),吸毒者占0.13%(1/765), 80名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发生性行为时使用过安全套的是38人,占47.82%;每次都使用的14人,占17.39%。获取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75.02%)和报刊书籍(67.41%)。结论 大学生对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大于75%,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还缺乏正确认识,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有吸毒现象的出现,建议加强学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艾滋病;大学生;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

  目前,AIDS是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截至2005年底,全球存活的AIDS/HIV感染者约4030万,2005年全球艾滋病新增感染人数为490万,每天新增HIV感染者约1.4万人,其中近2000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约1.2万人的年龄在15~49岁之间,而这其中约50%的人是15~24岁的青年人[1]。青年学生是正处于性成熟阶段的特殊群体,文化层次比一般人群高,思想观念也较开放,他们具有青春期所特有的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并愿意接受和尝试各种想法、观念和行为,其中包括一些与HIV感染相关的行为,如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吸毒等。青年学生将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让他们远离艾滋病意义重大。对海口市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旨在了解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今后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以及进行高危行为干预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海口市7所大学、大专院校以及职高院校注册在读的16~24岁的青年学生为目标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到的班级全体视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前,调查人员统一培训,明确调查技巧、方法和有效问卷的回收。调查中,学生以不记名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调查,按班级集中填写,调查人员先向同学简要讲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学生知情同意后,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导出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65份,其调查对象来源包括大学、大专和职高,主要来源是大学,333人占45.53%;男女性别比例约各占一半,均不低于45%;年龄集中在17~20岁的人群,16岁有3人;年级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一、二年级划为低年级,三、四、五年级划为高年级,人群主要集中在低年级,649人,占84.84%。

  2.2 青年学生掌握艾滋病基本知识情况 

  在设计7个艾滋病基本知识问题中前6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较高,但对蚊子叮咬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见表1。表1  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略)

  2.3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情况 

  通过设计的9个有关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问题中有过性行为、没有固定性伴和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未用安全套的3个问题,有过性行为回答人数是80人,占有效问卷的10.46%;与同性发生肛交性关系的大学生3人占0.39%,1人有吸毒行为,且与别人共用过针具,见表2。表2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情况(略)

  2.4 有性行为青年学生者安全套使用频率情况 

  调查结果共有80名大学生有性行为,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见表3。在与三种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从未用安全套是11人,偶尔用是24人,每次都用是14人,分别占有性行为者13.77%、30.43%、17.39%,80名有性行为的青年学生中使用过安全套是38人。占47.82%,较低。表3  青年学生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情况(略)

  2.5 青年学生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78.17%)、报刊书籍(67.58%),来自咨询服务(4.58%)、课堂讲授(23.66%)、医生(18.04%)及朋友(24.84%)的较少。

  3 讨论

  3.1 加强宣传力度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 

  本次调查的的时间是在2006年9月进行的,765名青年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0.69%,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总体上较高,但是仍然未达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要求到2007年底,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85%以上。对蚊虫叮咬这一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都较低,这与陈英等人的调查结果相似[2]。让青年学生了解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与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同样重要,通过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可减少青年学生对艾滋病不必要的恐惧,改善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歧视态度,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调查显示[2]随着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增加,对艾滋病病人越少歧视。大学生是青年学生的一部分,因此,应针对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和需求,在学校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知识,提高他们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能力,使他们成为防艾的主力军。

  3.2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将性病艾滋病知识及性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 

  从大学生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结果来看,只有极少数是通过课堂讲授获得的,大学生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书籍和宣传资料,其次是宣传栏广告栏、广播、网络和听朋友说,这一结果与国内关于青年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多项研究调查结果一致[3~7],表明我国学校艾滋病教育的匮乏,也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在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根据《全面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的要求,有计划地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课程中。

  3.3 开展校内安全套可得性项目,推广100%使用安全套 

  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身体、心理、社会上都趋向成熟,但他们缺少知识和经验,又处于性活跃期,求知欲强,易发生高危行为。本次调查765名青年学生中有80名有性行为,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占17.39%,极低。这表明青年学生使用安全套的现况不容乐观,与国内的多项调查研究结果一致[8,9]。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安全套对于青少年的性安全非常重要,因此,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及保障校园内安全套的可及性。目前,国内及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学校园开展多渠道安全套可得性项目(School based condom availability program),对于控制和预防性病、艾滋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0]。

  3.4 加强大学生禁毒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校园有吸毒现象出现,提示应加强校园禁毒教育。近年来吸毒这一丑恶现象在我国迅速蔓延,特别是吸毒者趋向年轻化这一严峻事实,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毒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治安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诱发其他犯罪,破坏社会稳定,而且还威胁国家安全,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严重的威胁性和危害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力量,更应该自觉抵制毒品,决不能让毒品这个恶魔在校园滋生。 

  总之,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教育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及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合理设计教育内容和宣传方式,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让性病艾滋病远离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UNAIDS.AIDS Epidemic Update:Special Report on HIV Prevention[EB/OL.2006-01-26].http://www.unaids.org.

  [2]陈英,丁贤彬.重庆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4):277~279.

  [3]孙志风,王婧,冒荣,等.1 874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识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3~64.

  [4]陈晶琦,赵德才,王嘉,等.北京市3所大学一年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32~333.

  [5]叶利贞.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33.

  [6]袁源,尹钊,童敏明.2 106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问卷调查[J].中国校医,2004,18(2):173~174.

  [7]陈晶琦,赵得才,高宇,等.北京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3,12(3):25~28.

  [8]王宏志.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8):50~51.

  [9]彭爱青,申玉丽,张彩平.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1):7~9.

  [10]陈晶晶.学生成艾滋病传染高危人群“要做就安全地做”[EBADL].(2005-12-21)[2006-10-18].http://news.tom.com/2005-12-21/000N/04823613.htm1


作者单位:1.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海口 570102; 2.海口市皮肤病疗养所,海南 海口 570311.

作者: 陆秋娟,孙文会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